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查处的国家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大多与受贿有关。对这些涉案人员,国家都依法予以了严惩,但贿赂犯罪依然屡禁不止,依然呈易发多发势头。这与十分猖獗的行贿犯罪不无关系,而行贿犯罪之所以猖獗,打击不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违纪不违法”,成为时下某些人奉行的信条.很值得人们深思。“违纪不违法”,这句话实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道出了某些人的“精明”,工于。心计,老谋深界,善于钻“空子”打“擦边球”;二是说明执纪中存在漏洞,使一些人误以为违法从严,违纪从宽,出点小问题无所谓。在现实生活中,不光是一般群众,就是领导干部,若触犯法律,一旦查实,便构成了犯罪,不但要名誉扫地,权力、职位也都化为乌有,严重者判上三年五载甚至走上断头台。而“违纪不违法”则不然,不少人从中捞足了好处和实惠。一些“技艺高超”者,既吃“羊肉”又不惹“膻…  相似文献   

3.
梁彤在5月18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五个不良心理:1.虚荣心理20岁左右的大学生,大多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也亟需被他人认同,但若寻求不当,就可能使一些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寻求各种途径满足虚荣心,甚至犯罪。2.攀比心理过强的竞争意识在有些大学生身上转变为不良的攀比心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频频发生,由此引发的百姓上访告状连续不断。随着纪检机关的介入,一批危害农村、侵害群众的腐败村官被严肃查处,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村干部是“二处分”干部,甚至还有被纪检机关建议依法予以罢免的村干部。农村干部违纪现象的反弹,纪检机关建议的“苍白”,值得我们深思。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缺乏对农村干部的有效监  相似文献   

5.
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的时候,他们总会后悔莫及、痛哭流涕地找原因,说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学习,理想信念动摇,不愿接受监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说的都是真话,但细心考量,发现最实质的其实是缺乏文化理念的支撑,尤其是缺  相似文献   

6.
政坛好声音     
正"企业家是创业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可否认,企业家也会有缺点和错误,也有违纪违法现象,甚至也会有人犯罪。但是,这丝毫不能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近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全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企业家的作用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7.
张克 《实事求是》2002,(5):50-51
县处级以下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逐渐凸现出的一个严重问题 ,它使腐败案件的发案源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 ,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举报逐年减少和腐败案件增幅降低 ,而低职位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居高不下甚至有所增长 ,形成了腐败群体低职化的趋向。  一、腐败低职化的一些表现一是低职人员腐败案件的性质比较严重 ,突发性和不可控性更强。因而 ,违纪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也更严重。近几年来 ,克拉玛依市纪检监察系统和司法机关查处的县处级领导干部 ,案值最大的没有超过 10万。而乡科级及一般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案中 …  相似文献   

8.
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特别是职务层次较高的领导群体中仍然比较突出,预防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研究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惩治对策,对于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大多数干部都是党员。作为党员干部本应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部分干部背离了这个原则,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违纪行为,甚至触犯刑律,滑向犯罪的深渊。 干部的违纪和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违纪或犯罪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这种心理的形成和  相似文献   

10.
刘小栋 《先锋队》2013,(6):44-45
针对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突出的问题,交城县纪委监察局去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中解决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专项行动,同时对农村涉纪信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思考,并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突出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进一步从源头上加大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有效预防职务违纪犯罪的发生.近日.民和县纪委、县检察院就预防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职务犯罪工作进行了联合宣教。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对珠海市三所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认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趋于稳定,对政治关心程度、政治认同概念的了解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强,但对政治参与满意度、基层民主选举活动的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弱。民办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特征,完善政治认同心理机制;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力度,优化政治认同培育体系;增设政治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规避网络自由化风险,防止不良因素腐蚀,以促进大学生关心政治、学习政治、了解政治、参与政治进而认同政治。  相似文献   

13.
许琳 《世纪桥》2014,(11):95-96
目前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反思。大学生犯罪事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重点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探索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对大学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不久,我们在对环县各级纪检 监察组织1993年5月以来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以及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分析中发现,当前基层干部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组织的高度重视。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逐年增多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原因 一是少数党员干部素质不高,促使了违纪违法行为的滋生蔓延。从环县的情况看,近年来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价值取向出现“困惑”,于是以权谋私、侵占国家和群众利益,一些…  相似文献   

15.
""80后""90后"公职人员违纪违法呈现出小官大腐官大腐、急于兑现、利用技术犯罪、"独狼式"腐败等特点近年来披露的不少违纪违法公职人员案例中,"80后""90后"字眼引人关注。少数青年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例呈现出小官大腐、急于兑现、利用技术犯罪、"独狼式"腐败等特点,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存在组织监管失察、机制运转失守等问题,突显扎紧扎牢制度笼子、进一步完善"不能腐"制度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高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从查处违法案件和发现的违纪问题来看,高校在基建工程、大宗物质设备采购、教材图书采购、招生考试、职称评定等关键领域,违法案件和违纪问题比较集中,有的也相当严重.认清当前高校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和监督机制,是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使人心情不能平静,令人担忧。这就是:违纪违法案件逐年上升;个案的金额越来越大;违法犯罪人的职务越来越高等。违纪违法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还在滋生、蔓延,特别是有少数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和监督。要从根本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就必须坚持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日,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值得关注的是,高劲松的前任张田欣去年已落马,而张田欣的前任仇和,近期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同一个岗位上的三任市委书记在不到一年内相继落马,他们的“前腐后继”发人深思。据初步统计,多地都曾经发生过同职位官员接连落马的现象,且涉及数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处于相持阶段,其斗争异常尖锐、复杂、激烈。党和政府以及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特别是查处了一批又一批大案要案,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问题相当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20.
政坛好声音     
正"实现善治,或许是一个十分遥远的理想目标。但不断地走向善治,应当是我们对现实政治的一个起码要求。"——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在新书《走向善治》自序中写到。"企业家是创业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可否认,企业家也会有缺点和错误,也有违纪违法现象,甚至也会有人犯罪。但是,这丝毫不能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