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们常常谈论什么是幸福?其实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连有尊严的生活还没有实现,更不用说幸福了,这些被人肆意欺辱和歧视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回避的伤痛。疑弄脏豪车车主将环卫工打进医院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低工资的环卫工人,因其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部分人骨子里存在对此行业的歧视心理,致使不尊重环卫工人甚至随意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屡屡发生。2014年3月9日晚7点半左右,环卫工郭秀利在眉山市湖滨路"山水园林垃圾地库"处正忙着清理垃圾。在郭秀利工作前,一辆宝马汽车早已停在了地库旁。随后,一  相似文献   

2.
3月27日,在张家界天门山海拔1400余米的西线栈道绝壁上,一群吊着绳索的环卫工在悬崖外清理峭壁及树枝上的垃圾,过往的游客看到“蜘蛛侠”们吊在悬崖下捡垃圾,惊讶的同时对这些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作业的工作者表示敬佩,同时也对部分游客随手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表示谴责. 把环卫工人比作“蜘蛛侠”,是人们对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环卫工人的美赞.只不过电影里的“蜘蛛侠”除恶救难.这里的“蜘蛛侠”绝壁上除脏,保护环境.电影里的是虚拟的侠,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劳动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件最最普通的事情——拣垃圾.  相似文献   

3.
[现场] 多地环卫工人遭遇“飞来横祸” 11月21日 沈阳环卫工工作中被撞飞 11月21日下午,沈阳市大东区榆林大街88号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50多岁环卫工吴某在执行清扫工作时被一辆黑色轿车撞飞10余米,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相似文献   

4.
爆竹声中的除夕夜,是举家团圆的日子,环卫集团三分公司的环卫工张秋兵却不能与家人团聚,而是坚守岗位与京城满地的爆竹残屑一起度过了除夕.“能让大家在初一大早看到一个干净的北京,这是我的职责.”张秋兵和他的同事李立栓一起,从除夕夜坚守到大年初一清晨6点,无间断作业.环卫集团专门出动40部作业车辆,132名环卫工人,清运烟花爆竹残屑30.2吨,与2014年同期清理的41.57吨相比,减少11.37吨.  相似文献   

5.
广州得了个“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之一的美誉,有朋友告诉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据说在那一次卫生大检查中,南华西街是让检查团的成员大饱了眼福的。听了朋友的议论,我心生一个疑点:该街是不是靠突击搞卫生来装门面的? 我随便挑了一天下午,吹毛求疵地,逐条街逐条巷去挑毛病。我服了,时逢下午5点多,只见家家的门角都很有规则地放着一小袋垃圾——那是等着环卫工人来统一清理的,而路面则怎么也找不到一丁点垃圾。最奇的是,我左瞧右看也  相似文献   

6.
正连续几天,北京室外的温度都是零下十几度,特别是凌晨四五点钟,更是天寒地冻!柴随莲是通州京环公司一名普通的环卫工,已经从事环卫工作二十年了。像往常一样,她4点从家里出来,5点准时到岗。先是清扫辅路,然后擦洗果皮箱,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干完这些,她习惯性地拿出水杯喝了几口,可是,杯子里的水已经冰凉了……在寒冷的环境里,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人非常辛苦。为了能让一线的环卫工人喝上热  相似文献   

7.
正连续几天,北京室外的温度都是零下十几度,特别是凌晨四五点钟,更是天寒地冻!柴随莲是通州京环公司一名普通的环卫工,已经从事环卫工作二十年了。像往常一样,她4点从家里出来,5点准时到岗。先是清扫辅路,然后擦洗果皮箱,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干完这些,她习惯性地拿出水杯喝了几口,可是,杯子里的水已经冰凉了……在寒冷的环境里,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人非常辛苦。为了能让一线的环卫工人喝上热  相似文献   

8.
新闻对对碰     
《工会博览》2010,(18):5-5
新闻A 8月13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长安乡临时聘用制环卫工人、64岁的唐树生,在38度以上的高温下清运完垃圾后,倒在离垃圾库几十米远的路边,送龙马潭区中医院后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和超高热”,于当天下午3时40分左右死亡。  相似文献   

9.
阳敏 《南风窗》2008,(6):35-37
英国政府去年拟征收"垃圾税"遭遇公众抵制而失败。中国,有关税费方案正在积极酝酿之中。有人问: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罢工?答案是:环卫工人罢工。如果城市无人清扫。人们将生活在垃圾城堡之中,情状不难设想。人们随处制造着垃圾,却常不以"垃圾"为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曾打出"绿色奥运"的旗号,承诺届时"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如此庄严的承诺。让公众开始关心"垃圾"话题。实际上,不论2008年之前,还是2008年之后,垃圾问题都是困扰中国城市生活的重大难题。那么,北京垃圾处理的现状如何?"垃圾减量"的根本出路,是否在于征收传说中的"垃圾税"呢?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言,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来京务工人员;20年的排污管道清理经验,使他从一名环卫工人成为百姓和同事们心中的"救急热线";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一线劳动模范的朴实形象;他不仅是环卫系统第一个人党的外来务工人员,更于2011年当选为石景山区政协委员.他就是石景山区垃圾清运队管工班班长赵五.  相似文献   

11.
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他正作业回来.他一米七几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上还存留着清理小广告时的纸屑.他那朴实、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我的同事、北京环卫集团第三分公司道路作业三中心张元亮,同事们都叫他亮子,一名普普通通清理小广告的环卫工人. 在亮子的印象中,几年前的北京城大街小巷里都有着小广告的影子.电线杆上、人行道上、墙面上都贴着“办证”、“贷款”,它们被称为“城市牛皮癣”,清理过一波之后,没过几天又重新贴上.  相似文献   

12.
王维平 《南风窗》2008,(6):38-39
把垃圾当成资源来对待时,我们就应该用"管理"这个词,而不是"处理"。可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垃圾管理思想体系和实际操作经验。人类历史与垃圾同行垃圾始终伴随着人类,见证了社会的兴衰发展,据《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23年,就有了环卫工人。但同时,垃圾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困扰,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迈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美国人从1924年开始填埋城市垃圾,到了1980年代,到了无处可埋的地步。1972年以前,城市垃圾大部分都被运往农村做肥料,那时候的垃圾里极少金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农民工受歧视,得不到与其他劳动者同等劳动报酬;环卫工人被打,得不到社会足够的尊重.此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表面看是制度、社会分工以及等级观念造成的,但其背后却是与这些因素相关联的社会道德的缺失.农民工也好,环卫工人也罢,这些特殊群体或行业受到不公平对待,反映了社会上对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的轻视,这是社会道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田磊 《南风窗》2012,(15):12-12
在我们刊登了一篇关于环卫工人们艰辛劳动、收入微薄的文章后,一周内收到了大量读者打来的电话和寄来的信,多半都是跟那些老环卫工人们同样命运的底层劳动者,诉求也是清一色的,希望我们的记者去采访一下他们更加辛苦的劳动、更加微薄的收入。这多少有些让人吃惊,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应该不在《南风窗》的读者范畴之内。在进一步的了解中,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多半从未听说过这本杂志,这次完全是口口相传而来,因为终于还有记者肯写他们的故事。有太长时间,我们的传媒业吝啬于给这个群体一丝关注。他们没有购买力、没有消费力、更没有影响力,是被这个快速运转着的社会甩出去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5)
正高架桥下卫生死角一改原本脏乱差现象成"街心公园";"环卫驿站"投用为环卫工人解决"歇脚难"问题;垃圾屋采用垂直绿化植物墙技术摇身一变成了独特的城市"盆景"……去年底以来,行走在观湖辖区,居民们不难发现,像这样的崭新气象不胜枚举。新气象带来新变化,居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观湖辖  相似文献   

16.
王卓 《工会博览》2013,(32):23-24
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在一段相声中说过这样的话:“小时候,我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长大之后,我却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我认为画家和环卫工人都是描绘美好事物的,他们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全国垃圾分类热潮的掀起,"零垃圾"这个有助于垃圾源头减量的概念或许大家已经不陌生了。但是,鉴于长久以来生活习惯的原因,可能大部分人仍觉得很难有动力去落实、去行动,更是难以想像一家四口人一年的垃圾,用一个罐子就能装下。"零垃圾"与"断舍离"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早由一位叫比亚·约翰逊的法国女士提出。她的倡导是尽量不制造任何垃圾的"苛刻"生活,利用各种手段为地球"减负",比如杜绝使用一次性商品,把多余的物品转赠他人,或者捐给慈善机构,把生活中可降解的垃圾进行堆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3)
正不能合法地调动供给,也就无法实现"共享经济"的核心价值,这便是专车行业的内在矛盾。广州是各大网约车平台不能忽视的市场,尤其是对Uber而言,广州是全球订单量最大的城市。1月中旬,在专车市场,广州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交通部门从滴滴、Uber等6家平台清理了8万辆在广州运营的外地牌"专车",二是广州市以国企为依托组建的体制内专车平台"如约"上线内测。表面上看互不相干的两个消息,其实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清理外地牌专  相似文献   

19.
正她,18岁那年,从一把扫帚开始,书写了30年的"环卫情缘"。这两个普通数字的背后,篆刻着一位平凡女性的芳华,记录着一位环卫工人的坚守。她叫张文敏,北京市劳模,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垃圾压缩转运站站长。30年如一日,她把环卫当成自己家的事。扫地扫出一套"清扫经"  相似文献   

20.
主席日记     
在工会主席们曾经写过的日记中,可以体味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看到他们的精神境界和人物性格.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晴 每年的夏天,海淀区总工会都会为一线职工暑期送清凉,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慰问的是我们可爱的一线环卫工人. 下午两点准时出发,午后的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天空,刺得我们的眼睛都睁不开,马路上,柏油都已被太阳烤得发软了,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喘不过气来.约莫半个多小时我们就赶到了填埋场,同行的还有环卫中心杨书记和工会何主席.看着热得好像要冒烟的填埋场,没有一块能站人的阴凉地,连云彩似乎都被太阳烧化了.杨书记和何主席好心建议说,“咱们就在场外边和工人们打声招呼吧,坑里就别下了”.我说“别,咱们来就是要下到坑里去看望我们正在干活的一线工人”.就这样,大家踩着黑绿色浓稠的垃圾、泥汤,闻着刺鼻的垃圾恶臭,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滑地走向工作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