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0):194-F0004
<正>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  相似文献   

2.
张德琴 《人民论坛》2012,(36):178-179
报刊批评是承载政治使命的政党报刊的产物,而政党报刊与政党政治密不可分。政党政治是近代政治的主要形式。"政治为体、新闻为用"的政党新闻事业运作必然包含一种特有的法精神。中国共产党报刊批评精神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报刊实践。利用报刊进行批评监督,是共产党在创办新闻事业初期就已明确倡导的工作策略与手段。  相似文献   

3.
服务天地     
对民政报刊既要重"订"更要重"阅"编辑同志:近时期,笔者发现一些地方订阅民政报刊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重"订"轻"阅",订、阅脱节。重视订是对的,民政报刊是民政工作者的学习园地,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各级民政办公室都应该有民政报刊。但订是为了阅,只注意订,不注意阅读,不能从报刊上获得信息、获得知识、获得经验,这也是一种浪费。为此笔者建议,各级民政部门,对民政报刊要认真阅读,对一些重点文章应该多看几遍,若能如此,对我们的工作定会大有益处。四川省宣汉县民政局王先查在1998年各类林立的报刊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政…  相似文献   

4.
<正>在国家图书馆查阅旧报刊,意外地在1947年3月2日《时代日报》"文化版"上读到署名"记者"的一篇记录稿,题为《所谓"鲁门弟子"——许广平先生的谈话》,文章不长,全录如下:现在文艺工作者中间,在相互  相似文献   

5.
<正>报刊作为呈现日据时期台湾文化的重要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当我们翻看这些旧报刊时,常常会看到很多与日本殖民统治全然对立的抗日书写。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台湾民报》、《台湾大众时报》、《台湾新文学》为中心,还原台湾同胞在殖民地语境下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真实声音,再现日据时期台湾报刊的抗日主张。一1954年,杨守愚在《赧颜闲话十年前》中,曾高度评价《台湾民报》在日据时期反日运动的引领作用:"反  相似文献   

6.
在报刊出版行业,作者"一稿多投"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不允许"一稿多投"则是我国报刊出版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一个对投稿作者的习惯性约束。然而,时至今日,"一稿多投"禁来禁去,仍然没有禁绝,原因何在?报刊要维权!作者也要维权!如何改变这种对立的局面,本文将通过对"一稿多投"性质及产生原因的分析,论述如何才能使得二者由对立走向对话,合法维护各自权益。  相似文献   

7.
张桂远 《传承》2010,(3):80-81
1958年,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报刊的广泛关注。从报刊的文章看,思想宣传在超英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报刊出版者是作品的主要传播者之一。依照我国著作权法,报刊出版者应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本文将以此为题,谈以下几点:一、报刊出版者的概念;二、报刊出版者使用作品的种类;三、报刊出版者的权利;四、报刊出版者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主持者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传媒化生存"的社会. 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关注着人们的生存,维系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看电视剧,观望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们进电影院,品位"梦工厂"的巍峨与震撼;人们读报刊新闻,了解大千世界动态百事;人们看杂志,探讨衣食住行的奥妙与技巧;人们打电话、上网,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聊天……总之,传媒如同空气,无孔不入地浸透在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一根根信息流通管道,维系着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也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改变着一切.  相似文献   

10.
田中阳 《求索》2012,(11):104-106
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既是对近代湖南报刊火炬的传接,同时,也实现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新的超越,它们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即以政治为本位,以"经世致用"和"原道"作为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但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特异之处的生成,还有湖南本土当时特有历史背景的直接影响,它们成为此一时期湖南报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形成其区域文化特性的酿造因素。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与湖湘文化精神互动互应形成高耸不朽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文化坐标。它承续了湖湘文化精神,并使湖湘文化经历了一次现代的精神转换,使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有近万种报刊,分散在数千家出版单位。报刊业目前主要有两个不足:一是资源重复构建,出版单位集约化弱;二是难以抵挡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报刊市场正不断萎缩,部分报刊甚至陷入生存困境、绝境。与此相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却呈现"逆生长"态势。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扎根主业、艰苦创业,成为全国高校期刊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首家高校期刊传媒集团,是自治区首批直属重点文化企业、自治区期刊业的领航集团,其期刊品牌优质,年销售总量  相似文献   

12.
泽富  志清 《政策》2003,(12)
今年,中办、国办报刊整顿《通知》和"实施细则"的出台,为我省彻底解决报刊征订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规范依据。我省抓住这一机遇,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加有力的措施。 8月4日,我省召开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会议,传达全国专项治理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精神,对我省专项治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指出,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农民负担监管办、纠风办,报刊和内部资料出版单位及其主管主办单位:向农村和农民硬性摊派、强制征订报刊或内部资料,势必干扰正常的报刊发行秩序,助长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加重农民和农村基层负担,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背离"三个代表"的要求,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三令五申,坚决制止报刊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排名及《研究报告》:《观察与思考》杂志2016年度杂志全文转载18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5.
陈雷刚 《传承》2014,(9):11-13
皖南事变后,廖承志在香港积极调动旅港文化人的作用,与香港抗战报人相濡以沫、共同奋斗,开辟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参与创办或协助创办了《华商报》《大众生活》等多种抗日救亡报刊。这些报刊促使香港从"文化沙漠"转变为"文化绿洲",推动了各项革命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报刊的广泛关注.从报刊的文章看,思想宣传在超英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不少为人们在工业化时代所意想不到的"奇迹":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图书报刊出版发行业成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影视业成了英、美、法、意、日等国的显要产业,出口产值超过了许多传统工业;体育经济收入、体育就业人数也非常多.  相似文献   

18.
<正>4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民族报》《民族画报》《中国民族》《今日民族》《民族时报》等全国民族类报刊记者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题采访团赴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全国民族类报刊记者大理行"专题采访活动。采访团先后对州人民医院、洱源县郑家庄示范点、牛街乡渔潭村、宾川县大营社区示范点、大理市大理镇阳和村南五里桥自然村等地进行深度采访,挖掘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公民导刊》设置了一个好的栏目——"争鸣",很受读者欢迎。"争鸣"话题要么是编辑部拟出的,要么是公开征集的,参与"争鸣"者以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居多。同时,笔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前话题几乎是有关人大工作的,而现在扩展到了其他方面。设置"争鸣"栏目,可以说是报刊改版仓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因为栏目如果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正>【读者来信】特稿"铿锵有力"读罢2009年12期《公民报刊》,忍不住为"特稿"《铿锵足音》拍手叫好!《铿锵足音》以约占全本杂志一半的篇幅,回顾了三十年来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锐意进取,开拓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