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梁宝渭 《传承》2004,(3):30-32
随着南博会倒计时的钟声,壮乡首府南宁天蓝、地绿、鸟语、花香,处处洋溢着日渐浓厚的南博会气息。推介南博会在外国人面前谈“广西”、“南宁”,知者甚少;而谈起“桂林”,知者甚多。通过推介南博会,必将使世人对广西、对南宁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南博会落户南宁的那一刻起,广西就不失时机地宣传、推介南博会,推介广西。就南博会的推介,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曾指出:“各级宣传舆论部门和新闻媒体包括电视、电台、报刊、网站等,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精心策划,整合资源,加强宣传,使全区家喻户晓,形成喜迎南博会、关心南博会、支持南博会、服务南博…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南博会,为南博会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起草,经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领导小组审定的“南博会宣传标语”业已发布,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要求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用各种媒体在显著版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第一年,是广西承办南博会的开局之年。自治区农业厅决心以中央1号文件为动力,以南博会为契机,以“三增”为重点,举全农业系统之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一、用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1234610”工作思路统揽广西“三农”工作全局,指导实践,促进农民增收。二、继续坚持机关干部奖惩与农民增收“双挂钩”,开展“五抓三高三满意”活动,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4.
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极大的关怀和重托,是我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一件大事、盛事。办好南博会,对于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对于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各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舞台;对于全面展示广西改革发展成就,提高广西知名度,加快广西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步伐,有着重大意义。本刊从这期起,开辟《南博会之窗》栏目,以推介南博会,宣传广西,介绍东盟,激发广西各族人民当好东道主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何颖 《当代广西》2004,(7):18-19
南博会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博览会,由于它鲜明的文化特性,也将为广西文化产业提供大有作为的舞台。广西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软件的作用,为国际商贸搭建舞台、增色添彩;另一方面也将为“南博会”开拓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并获得一个充分展示自身价值和实力的机会,大显身手,成为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南博会的繁荣。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一个好的规划,对于一个地方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根据文化经济时代的新  相似文献   

6.
谋事在人,成事在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近年来听到不少人再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老的成语。其实,这句成语最早出自《三国演义》一百零三回,诸葛亮北伐,围困司马懿父子于上方谷,正当大火焚烧,司马父子行将毙命时,突然天降大雨,浇灭烈焰,让司马懿父子得以逃命。为此,诸葛亮口义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就事论事,诸葛亮这次诱敌出击,陷司马懿父子于绝境,是经过长  相似文献   

7.
娄雪华 《湖湘论坛》2003,16(5):94-94
毛泽东同志指出 :“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 ,主要地是出主意 ,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 :“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 :“人才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如何用人及其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选好人才既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又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 ,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选好人才的重大现实意义 ,切实为党的事业造就一批又一批接班人。选拔人才 ,领导干部处在决策者、实践者的重要地位。因而领导干部要善…  相似文献   

8.
建言     
《创造》2013,(4):28
给南博会一个文化定位为了体现南博会的氛围,昆明做了不少努力。如果能够以文化搭桥,给南博会注入更多的文化因子,譬如举办南亚电影周及文化艺术论坛、展览、演出等活动,或许可以通过传递更多的"南亚风情"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认同。(人民日报海外版·易晖)也要密切关注负面效应我们在看到会展带来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蔡昭祚 《当代广西》2004,(10):15-16
作为南博会承办者——自治区政府乃至全区各级政府,规划南博会,筹备南博会,制定和落实多项措施,确保南博会如期成功举行固然重要,但是笔者认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完善各项服务机制,为南博会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本刊综述 《创造》2013,(4):31-32
南博会正成为一个契机,一个提升昆明城市品质、城市形象及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契机。14年前,春城昆明因一次世博会,得到了城市面貌的改变并赢得了掌声。如今,她即将面临举办和召开有南亚各国首领参会的高规格南博会,并因此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对东道主城市昆明而言,南博会又到底会带来什么?昆明人还  相似文献   

11.
世界区域经济和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如果没有稳定安全的投资软环境作保障,要想抓住和利用任何一个发展机遇都是不可能的。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南博会举办为主要标志的“南博机遇”带来的贸易和投资是多个国家有组织有倾向的贸易和投资,每个投资者的背  相似文献   

12.
江仕敏  穆希 《创造》2015,(6):24-25
盛夏时节,春城昆明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万商辐辏。6月12日至16日,气势恢弘的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迎来"首秀",由商务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盛会。通过前两届南博会的成功举办,在继续扩大昆交会影响力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南博会"搭建一个平台,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全新定位,为今年的南博会提供了更加宏阔的背景,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能。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活动,使本届南博会高潮迭起,硕果累累。本届南博会,创造了规模最大、参展客商最多、累计外经贸成交额增长最大等多个之最。5天来,无论是人头攒动的会展大厅,还是研讨热烈的系列论坛,无不将"亲诚惠容、合作共赢"这一主题词阐释得淋漓尽致,向世界各国递交了一份"8+19"的完美答卷。  相似文献   

13.
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南宁市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南宁市的极大关怀和支持,是南宁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办好博览会,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促进广西和南宁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过去我们觉得东盟只是一个遥远的政治概念的话,那么,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尤其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落户南宁,今天东盟已走到我们面前了。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帮助广大读者认识机遇、了解挑战,本刊策划了这期《走进东盟》专题。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南博会也将年复一年地举办。因此,关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博会的报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本刊将持续关注这一话题,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发改委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本委的工作实际,在解决问题、推进改革和发展上求实效,着力解决影响南宁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围绕“12345”思路创新工作,丰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涵。“12345”思路为:“一个飞跃”,即各项工作要有一个新飞跃;“二个提高”,即促进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一个大的提高;“三个一”,即一个党员联系一个项目、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一个党员写一篇调研文章;“四个突破”,即推动重大项目、投资、招商引资、资金筹措有新的突破;“五个结合”,即先进性教育与“十一五”规划、服务南博会、136目标、为民办实事、农村“三大会战”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桂宣 《当代广西》2004,(6):17-17
国家商务部于最近发出通知,要求抓紧做好组织企业参加南博会工作。通知说,由商务部和东盟十国经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04年11月3日-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为确保首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各单位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博览会这一平台,积极促进出口,合理组织进口,扩大利用外资,加快“走出去”步伐,全面深  相似文献   

17.
本刊综述 《创造》2013,(4):29-30
云南坐拥区域优势之利,又获南博会落户之先机,如何让云南的对外开放走出自己的特色?南博会不仅仅只是一个展会,而是云南对外开放的一个全面升级的系统工程。省长李纪恒指出,办好南博会,关系到中国的形象、云南的形象,关系到国家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大局,  相似文献   

18.
梁宝渭 《传承》2004,(5):38-39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给广西各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西各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好南博会这个平台,积极拓展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发挥沿边、沿海优势,发展“两沿”经济广西沿边县市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国家二类口岸、有25个边贸互市点、4个海上边贸码头,又有国际联运铁路经过,水陆交通极其便利,为双边贸易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南博会落户南宁,为广西沿边各县市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水楼台先得月。广西沿边的崇左、百色、防城港三市,紧紧抓住区位优势,寻求沿边经济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19.
壮苗赖沃土     
刘峰 《当代广西》2004,(6):37-37
打开“区门”走向世界,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广西。这是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的今天,广西不落伍,思而行,行必果的重要一着。广西力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头筹——获得南博会承办权,这是广西走向世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重要一步。近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发展虽然很快,2003年贸易额达8.26亿美元,比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将把广西经济推上一个持续增长的快车道,为广西稳固地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提供无法估量的动力。如何借“南博会”契机打造好五大合作平台?五大合作平台对广西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如何?笔者有如下五点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