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的北京,总是天寒地冻。每年1月8日这天早上,就会有固定的一群人身着深色素服,顶着凛冽寒风,神情凝重地来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默默献上鲜花,献上水果。每个人怀着烙在心底永远抹不掉的记忆与哀思,绕着纪念碑转一转,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个共同悼念的身影——开国总理周恩来。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因为那上面的碑文是周总理亲笔手书的。这群人中有很多与总理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们是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秘书、警卫、司机、炊事员、医务人员…… 在这群人中,有一位年逾古稀而不失硬朗的老者,他就是曾在总理身边当过五年卫士的韩福裕。见到记者,韩老极不愿多谈自己,只是非常谦虚地说自己很普通,没有什么,并不时地说自己这辈子很幸福,能在伟人身边工作。言及悼念活动,这位70多岁的老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2.
<正>鲜花,是美好的象征,一代伟人周恩来平生爱花。1991年10月,笔者为筹建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赴京,在北京西黄城南街拜访从1949年始在周恩来身边做了5年贴身卫士的韩福裕,问及周恩来是否爱花的事。他回答说,一般人谁不爱花?总理当然也爱花。不过,作为一代伟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高尚情操,甚至有他独特的情趣,那可能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选定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庭院作为自己工作  相似文献   

3.
《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一书中,在李鹏总理身边工作了10年之久的前资深外交官吕聪敏回忆了外交活动中的几次祝酒词风波。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4.
博览链接     
九月金秋,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面对来自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和代表,讲了他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第一件事,1993年7月4日,我到山西省吕梁山区临县的一个村里去考察。到了一所小学,那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窑洞,只有10多套破旧的桌椅,5个年级的同学混班上课,光线很暗。这幕情景我一直不能忘怀。我有几年没去临县了,不知那里的孩子现在上学条件怎么样?我放心不下。第二件事,1995年6月11日,我到甘肃省靖远。我走到一户农家,主妇双目失明,她身边有个六七岁的女孩儿,这位主妇拉着我哭个不停。我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说,我瞎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5.
一叶知秋看伟人王顺才辑不接收外事礼品彭伟光在《回忆在周伯伯身边的时刻》一文中,描绘──总理的客厅、办公室和卧室,明亮,宽敞,整洁,没有什么华丽陈设,这使我不可思议。一次我问总理;"你经常出国,又有那么多外国首脑来访,送了那么多礼品,怎么一件陈设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甘孜行     
秦刚 《廉政瞭望》2006,(10):55-55
著名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余世维先生,曾在讲座上谈到这样一件事:每年大年初一,他和妻子都要去寺庙烧香,但他从来不进寺庙,妻子曾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他说,我是个“奸商”,没脸去见菩萨。原来,在这之前,他曾经历了一件事情。在德国时,有一次,他在一座教堂前  相似文献   

7.
我在西北工作期间,有一次去省里开会,晚上聊天时,一位曾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给我讲述了一件谢老巧对千年绝对的事。 这件事同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关。韩愈,字退之,贞元中进士以后,先后任过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侍郎、吏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从洪水中救起妻子,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妻子活着还可以再生孩子;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死了可以另娶,孩子死了却不能复活。他们问这个人在救人时是怎么想的。这人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孩子离我太远,救上妻子,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大家听后一片唏嘘,如果当时他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  相似文献   

9.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这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的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  相似文献   

10.
马列1923年生于沈阳,1936年秋参加革命。1950年至1965年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外事秘书,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了15年之久。近日,马列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进行调研,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已79岁的老人。马列是一位十分可亲的长者,他朴素文雅,脸上总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每当谈起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往事,老人就十分感慨地说:“我这一生能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实在是我人生中的大幸。周总理高尚的人格,使我终生受益……”第一次随周总理出访1949年12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毛泽东就要访问苏联,说是给斯大林祝70大…  相似文献   

11.
朱松春 《学习导报》2014,(14):44-44
这是我调粟裕副总理处当科技秘书时发生的事。粟老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期间,几乎隔几天就要到总理处去汇报,每次出发前他总是交代身边秘书一定要为他准备一角零钱。一次我按捺不住好奇心问他:首长,你到总理那里带这一角钱干啥呀?原来,一次专委会上,总理当着副总理和部长的面说我告诉大家,我喝的茶叶是自己家里带来的,而各位则喝的是公家的招待茶,也就是公费,如果大家也不想占公家的便宜的话,那就放一角钱在这里吧!  相似文献   

12.
周总理的办公室座落在中南海,为三间旧式北房。从1949年进京,到病重住院,总理一直在这个办公室里处理党和国家的大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日里万机的周总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损失,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处理方方面面接踵而至的复杂事情。本来就很少的睡眠时间更少了,一般每天只有二、三小时,有时甚至几昼夜不停地工作。没有时间吃饭,工作人员只好在粥里放点菜泥和肉末,倒在茶缸里,让总理一边工作,一边吃点东西。有时为总理蒸几个包子,可是总理没有时间吃,常是凉了再热,热了又凉,当总理乘车外出时,赶快送到车上,让总理利用乘车时间吃几口。繁重的工作,使得总理一天天消瘦了,健康不如以前了。一次,总理身体不适,接待了外宾,又要去接见红卫兵,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再去,总理说:“我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能休息吗?”同志们想了许多办法,想使总理能多休息一会儿,但总理老是和蔼地说:“主席在考虑国家大事,我们应该多做具体工作,减轻主席的负担。”总理已年近70,又患有心脏病,大家忧心如焚,几次去找邓颖超,请她劝总理注意休息。可是仍不能奏效,总理还是废寝忘食地工作。 1967年2月3日,在总理身边工作的秘书、医务人员、警卫员、打字员、  相似文献   

13.
一1962年12月1日上午,周总理找粮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陈国栋和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少桥研究粮食调拨计划,谈好后嘱咐国栋同志叫我(作者时任粮食部党组成员、政策研究室主任)于夜间1时把计划表送到他办公室。当我按时把表送到总理办公室时,总理问我:“你核算了吗?”我说:“我已核算了三次,到您这里不敢含糊啊。”总理把数字核对了一遍,又把表格的说明从文字到标点审改了一下。看完后,总理叫我坐到他的身旁,然后打开抽屉拿出两张照片给我看:第一张是总理穿着女式戏装的照片。总理说,他年轻时喜欢京剧,时常参加一些演出,在这些演出中,他经常…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0月下旬,笔者为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开馆一事赴京走访相关线索人和征集文物资料,在北京西皇城根找到了当年曾任周恩来贴身卫士的韩福裕。韩福裕老人的档案资料意识很强。他不仅收藏有刚解放时的北京地图,还有一  相似文献   

15.
1976年7月下旬的一天,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汪东兴打电话急促地对我说:“老周,(指本文作者周启才,当时在中央办公厅工作。——本刊注)你,并通知李鑫,马上到怀仁堂正厅等候,中央有紧急重要任务交你们办。立即行动,不要误事。”说完放下了电话。我立即打电话告诉了李鑫。不到一刻钟,我们先后气喘吁吁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神色凝重,面带哀伤,对我们说:中央领导同志派我们来向你们传达一项紧急重要任务,目前毛主席病情危重,医疗组  相似文献   

16.
李殿仁 《湘潮》2011,(1):14-16
我曾有幸两次在杨得志身边工作:一次是1970年初到1973年底,杨得志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其间,我作为济南军区党委秘书,直接在杨司令员身边工作;另一次是1984年到1988年,杨得志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17.
纪东 《廉政瞭望》2008,(11):54-55
从1968年8月上任,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我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总理对身边秘书在学习与工作方面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也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醉酒     
孟红 《党史纵横》2008,(1):12-15
新婚之夜,周恩来“得罪”了邓颖超 周恩来第一次喝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典礼上。邓大姐后来曾对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说起过这件事,她笑着摇摆头感叹说:“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也就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反对他喝酒。可是没办法,几十年了,也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的酒一直没少喝……”  相似文献   

19.
西花厅往事忆念李琦1950年至1956年,我在总理办公室工作。有几件事至今难忘,虽然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有些模糊了,事情的印象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一)我是1950年初从地方上调到周总理身边工作的,既感到高兴又顾虑不能胜任,兢兢业业努力去做。...  相似文献   

20.
岁月匆匆流逝,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每当人们提起周总理,我便不禁追忆起在他身边工作的日日夜夜。 1956年3月9日,国务院会议上决定由我担任国管局局长。1958年9月,任命我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我在总理身边一直工作到“文化大革命”为止。 敬爱的周总理严于律己。1958年,京郊几个水利工地相继开工,中央机关组织干部上十三陵水库劳动。总理百忙中抽时间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