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舌尖2》延续了人们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情,纪录片开播后,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相关的微博,与此同时,边看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初识了中华美食的厚重能量,它所创造的空前收视奇迹,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在多次更改首播档期后,央视终于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舌尖2》),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全民"舌尖狂欢",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开始叫响。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2015年,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在连续多年对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调研的基础上,再一次把监督之剑指向"舌尖上的安全",通过明查暗访揪出问题症结,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常州市政协召开2015年有关食品安全提案协商督办会,市政府有关领导向委员们通报了建立完善食品追溯、检测、诚信三大体系的提案办理情况,并与委员进行协商。食品安全一直是常州市政协关心关注的焦点、建言履职的重点。2013年,市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了居民"菜篮子"安全专项视察,2014年组织开展了"强化餐饮业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专题调研,积极建诤言、献良策。2015年初,主席会议将中共界、医卫体  相似文献   

4.
正《舌尖上的中国3》(下文简称舌尖3)口碑崩盘了,自播出起便备受诟病,本该赢得好评的美食节目,变成了"吐槽大会";曾让人深夜舔屏的国产超级IP,带来了"全民找茬"。对此,该怎么看?将舌尖3贬得一无是处,并不客观。与前两季相比,舌尖3确有创新。单看网络点击率,数字也较为好看,据统计,舌尖3播出8天,相关视频在一些主流视频网站的点击总量超过两亿次,"激发了纪录片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新热潮"。  相似文献   

5.
子荷 《中国减灾》2013,(7):15-17
"掷出窗外"网站的创办人、28岁的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恒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他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电视里的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食文化的中国;还有一个是他网站上那样,黑心商人制造黑心食物并占有庞大市场的中国。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绝育黄瓜……说起食品安全,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浮现出数不胜数的问题食品。更为"创新"的是:皮鞋做果冻,塑料变猪耳,纸箱调调味还能当萝卜卖。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18)
<正>国务院公布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食盐改革落地已满半年,被称为"舌尖上的第一味"的食盐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延续两千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被打破了!国务院在2016年4月22日正式发布关于盐业体制改革的文件,决定从2017年1月1日开始,价格放开,盐业企业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跨省跨区域销售食盐。中国食盐改革正式落地实施已满半年,被称为"舌尖上的第一味"的食盐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最近,随着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重燃起人们对中华美食的热情,新鲜的食材、精美的莱式、复杂精细的烹制过程以及饮食传统的多样性,引爆了很多食客舌尖上的味蕾记忆。  相似文献   

8.
热词     
《中国人大》2014,(1):7
舌尖上的安全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共鸣,缘由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实际上,为保证食品安全,我国制定出台了世界上最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若法律法规不停留于纸面,人们何须"谈食色变"?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调任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的蒋秋桃代表,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了27年,对于事关老百姓舌尖上安全的监管问题,自然是她在全国人代会上关注的焦点,谈起食品安全问题,她也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0.
杨佩 《协商论坛》2015,(3):28-29
农民委员宋丰强再与总理面对面,手举题板建言打造"舌尖上的安全"在全国两会的舞台上,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从来不缺"故事"。今年两会上,宋丰强手举题板,与李克强总理关于"打造舌尖上的安全"的"互动"对话,再一次让他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正6月5日,湖南省通报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调查处置情况。调查组组长表示,此次事件是经销商为扩大产品销售,对产品性能作夸大宣传的欺诈、误导消费事件。从调查处置情况看,涉事产品并无质量问题,它本身并非奶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商家受畸形利益驱动,夸大宣传,把固体饮料当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卖,受到重罚,咎由自取!众所周知,不同于成人,婴幼儿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而强化监管是捍卫婴幼儿"舌尖安全"的重中之重。监管并非一个简单的动词,而是需要理念创新、方式创新以及力度加大等在内的一个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时讯     
《创造》2016,(1)
正《"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发布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最近发布《"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一批滇菜原料基地,构建高原特色食材供应链,培养一批餐饮专业人才,培育20户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餐饮龙头企业,进入全国餐饮业百强企业不少于3户,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滇菜产品和品牌企业,使云南餐饮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到2020年全省餐饮业总收  相似文献   

13.
正"卫生条件脏乱差的小摊点、小作坊、小餐饮如何监管?""我县的餐厨垃圾去哪了?如何避免回流到餐桌?"……4月25日,广饶县人大常委会就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特邀代表所提出的19个问题直指"舌尖上的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难点。县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及教育局、公安局、农业局、卫计局、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质  相似文献   

14.
读者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味?贵刊第7期《这个五月,"舌尖"很忙》报道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在中国播出后,社会上所引起的强烈反响。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生活习惯的人们,从微博表达、网购美食到边咽口水边等待电视节目,公众期待的恐怕不仅仅是一道食者的盛宴,还在期待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本来,这是一部商业纪录片,制作者盯着的是国际市场。但不料,却先是激起了国人的口腹之欲,进而激起了国人精神思想上的"大波动":大味必简,每个人最想吃的,是小时候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是外婆从小手把手教母亲做  相似文献   

15.
陈健 《时代主人》2013,(11):28-30
常言道,"食材好,食才好",九江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以为浔城百姓呵护"食材"的品质与安全为己任,凭借代表建议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多种手段,倾力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力求从源头上捍卫"舌尖"上的安全。一纸代表建议催生两万亩优质  相似文献   

16.
顾益康 《今日浙江》2012,(20):30-30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因其荟萃了中国丰厚的饮食文化而风靡全国。同时,地沟油、毒胶囊、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农产品和食品不安全的阴霾令国人忧心忡忡。充塞于网络、短信的"我们中国人可以不吃西药、不吃中药,但不能不吃农药"、"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却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等等调侃之词,引发了大家对如何才能保障"舌尖"上安全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浙江正在探索一条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食品安全的共治之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与公众健康最为息息相关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作为世界食品生产、加工制造和消费大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已成共识。2018年2月27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带队赴临安调研阳光餐饮智慧共治工  相似文献   

18.
<正>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条例》立足本省食品安全工作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热点难点,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确定职责范围,更好发挥政府监管职能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保证食品安全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应有职责,可以说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食品生产经营链条长,食品安全工作涉及范围广,相关政府部门分别承担了一定  相似文献   

19.
浙江温州市前不久出台"史上最细"公务接待细则,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鲍鱼、鱼翅等高档菜肴,不得提供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一场因"舌尖上"的鱼翅、鲍鱼引发的"舌尖上的争论"就此打响。拒绝鱼翅,是不是"大忽悠",哗众取宠?或又是浅尝辄止?另一波声潮也开始涌动:毕竟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应该宽容鼓励。这让人想起"姊妹篇":江苏淮安市决定自8月1日起,市、县两级拟提拔乡(科)级以上干部必须实行财产申报公示。仍是"舌尖上的争论":公示内容暂不向社会公开,只在内网公示,这与听说过、闻不到、看不见更吃不到的美食何异?另一种声音大  相似文献   

20.
"你听说过'舌尖上的保险'吗?"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张亚忠说,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承担食品生产经营者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可以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风险,保障百姓"舌尖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