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小榛 《党史文苑》2007,(10):60-6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在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制度建设中要突出党建的中心地位,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作用,要把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加强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在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制度建设中要突出党建的中心地位,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作用,要把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加强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形成了一脉相承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和谐社会理论,从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论视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也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强调党的先进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刚  代西 《党史文苑》2006,(8):11-1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强调党的先进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竹玉 《理论学刊》2006,3(10):79-80
公平正义既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置于首位,并从加强政府公共治理和提高公民自治能力等方面着力探讨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是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云芳 《理论研究》2005,(6):64-64,F0003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协调利益、加强监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树立科学的公平观是公平正义在我国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蒲鲁东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蒲鲁东认为,正义是一切事务的原则和标准,正义要求消灭资产阶级所有权,并且要实现价值的公平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就此指出:正义的产生和实现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探讨正义及其实现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状况;永恒公平的交换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十六大以来对党建理论作出重大贡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命题、党的建设新布局和一系列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论断,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孙寅生 《探索》2007,(3):13-17
求真务实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求真务实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如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肩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如何处理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同发展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目前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敏捷的回应、系统的回答,形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始终致力于探索社会公平问题.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社会公平思想。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  相似文献   

13.
从1956年起,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初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探索涉及到改革开放和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等问题,为日后全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从1956年到1976年,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半个世纪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江泽民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继承者和开拓创新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公平正义观进行了深刻解析和批判,指出其所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的内涵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将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置于当代中国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将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罗尔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正义理论做出了各自的阐释.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概括表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罗尔斯的以平等为取向的公平的分配正义理论,要求分配的不平等必须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结果,又要受到差别原则的补偿,使社会较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其理论根源是社会契约论和抽象人性论,注定了只能是对传统自由主义正义的改良.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革命性地提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正义,公平正义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比较分析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和权威性的根本来源,制度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二是坚持以公民权利为本位,作为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制度基础;三是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作为检验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最高标准。重点建设好四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平等的利益竞争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核心的存在是普遍的。领导集体必须要有核心。明确提出领导集体核心问题是邓小平的创造性贡献。维护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是邓小平的政治交代。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问题,不断探索农民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积极维护农民受教育权益,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农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中央领导集体平稳有序地完成新老交替,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