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84,(35)
许多国际体育界人士惊呼,第三世界运动员的崛起,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新的生气,而且将对世界体育强国造成越来越大的潜在威胁。他们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贡献,将对世界体坛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届奥运会上,第三世界的运动员已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动摇一些体育强国长期垄断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这些基地的存在问题日趋突出,要求“美国佬回家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亚洲:美国在菲律宾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它们对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与苏联抗衡和支援  相似文献   

3.
张健 《瞭望》1984,(16)
现在世界上正在掀起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浪潮”或“第四次产业革命”),实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度电子化、自动化、机械化、化学化、生物化的生产,成十倍、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于开发人的智力和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就  相似文献   

4.
世界石油安全走势与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石油生产地和消费地的不一致性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争夺,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的矛盾和争端。我国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国内外多角度构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即使人类从今天开始不吃不喝不烧,气候变化效应也会持续几百年时间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演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炙手可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里程 《瞭望》1996,(26)
5月15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此,我国掀起了一股“海洋热”。 海洋是地球自然地理区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财富。它作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持系统,对全球环境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把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海洋,作为解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7.
既是增长的中心,又是资金、贸易的中心,所以,毫无疑问,亚洲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这是亚洲正在经历着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经济重心的转移,也使得亚洲越来越多地成为世界政策制订的主导者和积极参与者,这也是很重要的。今后几年,亚洲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易杳  黄蕙 《瞭望》2002,(Z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两极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是以跨国公司兼并收购为特征的全球性战略重组,使企业规模越来越集中;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崛起,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推进各国经济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决定性力量。世界几大经济体都加快了结构性调整的步伐。“新经济”发源地的美国,对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的已不再是大公司。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字,在全美2100多万家独立企业中,99%的企业雇用的员工人数不到500  相似文献   

9.
万光 《瞭望》1987,(11)
在当前世界局势中,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多极化是同两极化相对而言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在美苏两极以外,出现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力量,使两极体系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多极化的发展 美苏两极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战后,它们在世界上划分了势力范围。在紧张的冷战对峙中,它们相继组成了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在世界上形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5,(1)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关注。随着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影响,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同时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大。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中称,中国已是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万光 《瞭望》1985,(38)
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新技术革命的巨大挑战。 在八十年代初西方发生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恢复得比较快。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曾经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以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苏联也不  相似文献   

12.
李周  包晓斌  杨东生 《团结》2006,(3):44-46
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大得惊人,但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尤其是最近50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需水量越来越大。随着水资源利用量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水危机,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关资料表明,最近20年世界总用水量的年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的河水都将耗尽或因污染而不能使用,人类将面临水荒。面对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一、国外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用三种水资源管理体制。一是按行政分区…  相似文献   

13.
自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在此形势下,世界经济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特占.第一,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密切与国际社会的联系。经济全球化尽管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确实为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据对117个国家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比较开放的国家在1970年至1989年之间的年增长幅度为4.5%,而相对封闭的国家的增长幅度仅为07%。现在各国开放的口子越来越大,对跨国公司的限制越来越小。即使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也是如此,无论…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间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动的不断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全球范围的缓和态势,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大发展、大开放、大竞争、大调整、大融合和大协调的新的历史时期。世界上已经没有封闭的市场,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开放政策,各国在发展自身的经济中都越来越多地接受或引进别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一切都促进了国际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人才和生产运作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15.
亚太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它聚集世界上最多的“热点”,也取得了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高速度,但各国发展极不平衡,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也最多。这一地区的事态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0月20日在北京闭幕的由普格瓦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和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共同举办的亚太地区和平和安全讨论会,就影响本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13个国家的50位  相似文献   

16.
我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明确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明确地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特殊性问题。其实早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就预见到了东方国家所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带有更多的特殊性。党的十七大是我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的方针路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标志着我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思想飞跃,是我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联系苏联在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更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我党的发展多么重要。我们不仅从我党和我国的发展逻辑和发展脉络来体会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当代最新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9,(18):16-16
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一个严重缺陷 近30年来,中国人大踏步地走向国外,海外利益占据了我们国家利益日益增长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是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像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今天的中国发展和整个世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反全球化浪潮的生成及其后果冷战后期以来,起源于西方世界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秩序与国内秩序。尽管许多非西方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主动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采取了妥协和融入的战略,但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一些非西方大国并没有像殖民时期和冷战时期的许多非西方国家那样最终沦为西方世界的附庸。相反,冷战结束后,这些非西方大国对西方世界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秩序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非西  相似文献   

19.
韩庆祥 《政治学研究》2022,(6):26-35+156-157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表明二十大报告意义重大、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重要文献。深入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发现贯穿其中的一个大逻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它包括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生成逻辑,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聚焦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是这一创新突破的基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根本性的创新突破都聚焦于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突破和成功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十八大以来;理论逻辑,在于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践逻辑,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逻辑,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经历了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走向“世界向我”的历史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二十大报告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劲,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前发展,世界多极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前进,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在走向新的历史阶段……世纪之交的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在迎来一个大转折、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 无疑,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希望在新世纪抢占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将使未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残酷。 但我们也相信,人类在经历了太多曲折、磨难、甚至血腥之后,驾驭经济发展、协调政治纷争、以及完善精神世界的能力更强、智慧更高。 世界正迎来大转折时代。 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