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汕头市采取得力措施对受今年台风“珍珠”的袭击和台风“碧利斯”影响的困难灾民给予全方位的救助,使困扰困难灾民的生活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一、生活救助,解决温饱问题该市把安排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开设课程、建立完整的立体咨询网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思想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要求高校必须加强艰苦奋斗教育。要深刻把握“艰苦奋斗”思想的科学内涵,艰苦奋斗不仅有“艰苦”的含义,更有“奋斗”的要求,也就是说艰苦奋斗不仅仅有物质生活消费领域的勤俭朴素,更有精神生活领域的价值观念的理想追求,精神上要振奋,思想上要刻苦。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群众有困难、有需求,他们想到来找你,这是一种信任。”蓝中一说,自己在工作上只信奉“真”和“实”,对群众说真话、办实事,当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具有“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个中心”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特殊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敢想、敢说、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常常以祟尚自我为中心。大学生又是人格和社会角色都未定型的“无根阶层”,往往以一种超越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何定位、朝哪里去,亟需从理论上做出解释。一、“福利”与“社会福利”“福利”与“社会福利”,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相当之高,但它们的准确含义,却始终模糊不清。从抽象的意义上讲,福利就是“生活上的利益”。但是,生活上的利益究竟包括哪些项目呢?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即人的社会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开学季,火爆的不仅仅是送儿子上清华的“歇业通知”,更有我们各高校的“有温度的迎新通道”.9月13日下午,中国残联举办了“我来北京上大学”残疾大学生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残疾大学生代表们围绕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期盼,畅所欲言,这里是他们的发言摘登: 成为有价值的人 在一个环境久了,总可以通过交流,去融人大家.学校是最宽容的环境,而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多是心理的坎.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适应从校园到社会角色的转变,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关卡.我们不需要特权,但至少要给残疾大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朋辈辅导在应用型大学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丽萍  李京京 《传承》2011,(29):76-77
为了探索新时期朋辈辅导在应用型大学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在十多年的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竞选和选拔,让优秀的高年级同学作为朋辈辅导员深入到各个低年级班集体中进行辅导,取得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正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的抽样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对城乡困难家庭(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一、城乡困难家庭医疗需求分析(一)有相当比例的城乡困难家庭长期承受疾病困扰城市困难家庭受访户中约有  相似文献   

10.
王志健 《青年论坛》2005,4(3):43-45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本文在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要倡导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要坚持“教学做合一”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市场上,海南的椰子产品、咖啡产品、棕榈藤产品、麒麟菜产品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热带产品,但这些产业却都无一例外面临着原料短缺、价格上涨等问题困扰,被扼住了发展的“喉咙”。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越来越多。许多国内不足的工业原料,开始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逆向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经过媒体渲染,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如果以国家包分配时代100%的就业率来衡量,今天的就业形势用“严峻”来描述有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同期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情况作为参照坐标,则不难发现,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大学生就业市场虽不能说是“风景这边独好”,但至少占尽“天时地利”,当属强势群体。  相似文献   

13.
就业焦虑下,求职无门让不少在校大学生担忧自己“毕业即失业”,纷纷选择提前实习以充实简历。一些求职辅导机构抓住“商机”,渲染“没有大公司的实习就无法得到好工作”的恐慌情绪,引诱求职焦虑的在校大学生“付费实习”,一些大学生为购买虚假实习证明耗费不菲。  相似文献   

14.
郭超 《青年论坛》2013,(1):66-69
基于道德悖论研究,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指的就是他们进行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和道德价值实现的能力.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纵容、滋长了道德悖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真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增强社会的“悖论意识”,有效预防和消解道德悖论.为此,要通过更新德育观念、训练道德悖论思维、在生活实践中增强道德体验等路径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顺利有效的做出职业决策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316名学生进行测试.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是否参加过职业辅导、是否兼职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有预测作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水平,应从多方面引导,降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公正、求安定的愿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中央领导的这些分析和判断,对我们从政治高度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生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08,(11):F0004-F0004
10月22日下午,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08年“广东福彩爱心助学子——帮扶生活困难大学生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在珠岛宾馆隆重举行。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8.
周振 《就业与保障》2023,(1):121-123
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探索就业创业的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革。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如何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提质增效,是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难题。文章基于“双创”的内涵,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重点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挫折感根源分析及解决途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雪莲  曲长旭  焦建亭 《青年探索》2006,19(5):27-29,49
近年来,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愈来愈多,我们以北京市大学生为研究的对象,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大学生心理挫折感量表BJUPSD,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感受到的挫折来自于我们所熟悉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生活与爱情4个方面;(2)在北京市的大学生中,感觉有强烈挫折感的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56%,受挫折感困扰而处于心理上亚健康的人数约占29.35%;(3)在(1)中提及的4种挫折感中,大学生心理挫折感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20.
杨燕群 《前沿》2014,(7):177-178
关注大学生职场需求和未来发展,通过构建“工作室”育人模型贯穿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全过程,突出“师徒关系”的师生合作和创新实践。本文以艺术类专业为例,阐述了工作室模式与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性的需求,达到育人成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