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众多民族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2.
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的一套维持机制。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需通过族际政治整合来协调族际关系以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族际政治整合的展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应坚持异中求同、刚柔并济、稳中求进、多维互动的原则,坚持以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统一与稳定、族际关系的和谐、边疆的稳定与民族的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初心与使命是行为主体的价值倾向中最稳定的部分,也是奋斗目标的核心环节。党的民族政策的初心与使命是指: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单元民族平等权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产生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的指导,继承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基因,以及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党的民族政策的初心与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入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从根本上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能够有效保障单元民族的平等权利;凝聚来自56个民族的磅礴力量,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各民族一律平等为根本原则,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灵魂,以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这一民族制度具有造福各族人民、促进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显著优势.疫情防控事关中华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大局与国际形象.抗击疫情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团结一致,疫情防控仅仅医治确诊病例是不够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是最为艰巨和紧迫的任务,必须展开一场切断传播路径、控制传染源的阻击战.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法制建设。在民族法制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互助、各民族共同繁荣、重视民族特殊性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民族、民族问题同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与民族、民族问题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它构成了这一时期民族、民族问题发展的特殊状况和必然规律。因此,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充分认识现阶段多民族社会发展的基本实际;弄清民族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能否健康有序发展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近年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仍面临多重“离心力”,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凸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够深入等。对此,需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以地缘为优势的民族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彰显以效能为导向的民族事务治理水平;着力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以情感为纽带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维度出发,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由来已久。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和捍卫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逐渐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华民族。民族问题始终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民族国家大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因而他们的认同结构也有层次性。国家认同整合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信念,体现多元一体的价值,居于最高认同层次。为实现构建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国家认同通常借助政治符号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的感知具象化;并且通过政治仪式以情境化方式在时空场域中凝结共同记忆。新中国70年的建设实践表明,多民族国家在发展建设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通过共同繁荣保持民族的特性与文化的多样;同时在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中增强了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是党和国家对学术理论界提出的新要求。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等基本关系范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对于这“四对关系”,可以从关系内涵、关系认知、关系进程、关系模式和关系协调等五个模块入手搭建总体框架,探索、思考、凝练研究成果。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概念,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溯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身份建构,中华民族的内生性、本土化的理论与话语建构,塑造现代共同体观念的中国方案及其国际比较,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需要学术界共同努力、深入探讨,以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犯罪控制研究的意义 (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 众所周知,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今天生活在祖国辽阔疆域里的56个民族,是中国历史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各民族的团结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完善。本文以云南省纳古镇为例,阐述新时期如何构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4.
一、认真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对做好民族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我省也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有13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3%,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陆地面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在较短的时间中建立起来的,不同族体来不及深刻改造就纳入到一个政治屋檐下,组成一个多民族的政治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在形式上获得了“国民身份”。这种速成的民族国家并不会由于“国民身份”的普遍化而获得凝聚力,相反社会内部的异质构成和离散状态困扰着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国家复兴,需要在社会横向层面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社会纵向层面两个方面的结合,以此来克服多民族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离散状态。中国在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刑法是多民族文化的产物,应当体现作为中华民族构成内容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同时,少数民族性实质上是我国现有民族政策、国际种族有关规定内容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目前,刑法的少数民族性可以表述为: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保护与法制统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是促进我国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一大策略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进步,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一方面是各民族都有其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了中国当代56个兄弟民族,同时这些民族又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联系。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逐步形成了科学准确的中华民族观,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以及历史上各民族的总称,是生死相依、利害一致的共同体。通过革命的洗礼和广泛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种观念转变为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观。  相似文献   

20.
柴秀波 《理论前沿》2009,(20):23-25
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族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使之逐步被各族民众所认同,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我国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创设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