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0年我从苏联刚回到延安不久,就听到一些同志对主席和江青的婚事有些议论。江青是1937年秋冬到延安的,进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7年11月29日,康生夫妇随王明从苏联回来。回延安后,康生在组建中央社会部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他的夫人曹轶欧担任中央党校干部处处长。  相似文献   

2.
30年前的那天———1973年6月9日,是延安人民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75岁高龄的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来延安参观访问。这是建国后周恩来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重返延安。这次回延安,从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周恩来和毛泽东主席一起撤离时算起,到这时已相隔26个年头了。尽管上级一再通知要保密,但周总理要回延安的消息仍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延安城乡,传到了安塞、子长等附近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延安城。从飞机场到延安宾馆,从宾馆到南关招待所,马路两边人头攒动。人们翘首期盼、焦急地等待着周总理的…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8,(7):60-64
1940年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专门派4名同志到杨家岭接毛泽东同志来作报告。当他们走到延水河桥头时,正好碰上迎面走来的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打量了来接他的4个人,严肃认真地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  相似文献   

4.
2010年第12期《新湘评论》讲了一则故事:1941年元旦,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的金茂岳医生领着9岁上小学的儿子小德崇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拜年,其间从毛主席那里得到了一件新年礼物——红绸面的笔记本。小德崇十分高兴,还要请毛主席在笔记本上题字。题什么字合适呢?毛主席就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呢?"小德崇回答:"我喜欢玩。"毛...  相似文献   

5.
一本难得的好书──《从延安到中南海》读后李庚奇《从延安到中南海──中共中央部分机要人员的回忆》一书,在党的七十三周年之际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由老机要工作者杨复沛、吴一虹同志主编,李琦同志审阅,杨尚昆同志作序。机要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有一种十分神...  相似文献   

6.
黄承衍1914年生于福建闽西淮土村,1931年9月参加红军游击队,经历过长征,在延安时曾任毛主席警卫排排长。1938年北上到冀南三分区任营长、团长,智勇兼备,留下了许多故事。 黄营长“拜年”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永年县许庄村出了一个土匪。此人姓许,名仲旗,绰号铁磨头。铁磨头拉了一杆子人马,成立“保险团”,自命为团长,渐渐控制了永年县几十个村庄。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相似文献   

8.
我在红岩办事处工作了一年多点,但我很喜欢那里的环境。我们一起从延安来的同志都很要好,朱A(语今)、朱B(汉民),还有丁洪、王汶、卢瑾等等,常常在一起学习、工作、散步、打乒乓球,还有唱歌,“鸡鸭行”的“行长”童小鹏,还有赵大个、康锡玲、洪达,以后又来了李冠华、紫菲等等,完全像个大家庭。比亲兄弟姐妹还要亲。我就是在这样和睦、纯真、友爱的大家庭中生活的。红岩人的婚礼我们从延安出来的这群男女青年,在一起生活和工作,互相都逐渐有了更多了解,慢慢地自然会互相倾慕、相爱。本来红岩办事处内,除了几位老同志是夫妻都在一起工作的,大…  相似文献   

9.
陈奇文 《学习月刊》2012,(16):18-19
今年是延安整风运动70周年,当我们举行纪念活动的时候,湖北的同志很自然地联系到延安整风对鄂豫边区整风运动的引导。延安的整风运动是1942年到1943年在延安进行的。鄂豫边区的整风运动首先于1942年在部队开展《战时整顿三风》的运动;1943年冬紧接着全面开展整风运动至1945年8月第二期高级整风班结束时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春节,延安军委三局的干部战士在王诤局长的带领下到枣园给毛泽东同志拜年,这些青年人大多数是从大后方和敌占区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但在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中,都被康生打成了“派进来的特务”或“红旗党分子”。幸亏毛泽东同志及时发现了这一严重错误,提出反对逼供信和“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方针,才挽救了一大批革命同志。之后,尽管党组织做了一些善后工作,仍有许多同志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第12期《新湘评论》讲了一则故事:1941年元旦,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的金茂岳医生领着9岁上小学的儿子小德崇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拜年,其间从毛主席那里得到了一件新年礼物——红绸面的笔记本。小德崇十分高兴,还要请毛主席在笔记本上题字。题什么字合适呢?毛主席就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呢?"小德崇回答:"我喜欢玩。"毛主席笑着又问: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1)
正邹标昌:《湘潮》2015年第11期刊登的《胡耀邦与李昭:"挚爱之情永不改"》注重把握了4个"度":切入视角有温度。以耀邦同志夫人李昭的视角为切入点,以她与耀邦同志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的脉脉温情为线索,使人读之亲切可感。积累材料有广度。从老乡聚会时的惊鸿一瞥,到延安郊外的深情表白,再到到北京家中的一次散步,这些看似平常的细枝末  相似文献   

13.
李昌 《党史文苑》2007,(3):26-30
我与耀邦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的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耀邦时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也是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其实,这之前的1938年9月我第三次到延安时,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15.
四 寻找烈士及其子女行踪的过程,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50年。 1937年下半年,从中央苏区撤出的一批游击战士回到延安。从这些同志那里,陆定一得知唐义贞已经于1935年初牺牲。之后,借着到武汉治病的机会,他回无锡老家处理了父母留给自己的一份遗产,并将其兑换成2000元现洋。1000元交了党费,1000元交给了义贞的大哥唐义精先生,请他代为寻找失散的一双儿女。但毫无结果。 1943年,贺怡同志(毛泽覃同志夫人)从江西到延安。她向陆定一讲述了自己同唐义贞一起打游击的一  相似文献   

16.
我与耀邦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的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耀邦时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也是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其实,这之前的1938年9月我第三次到延安时,就已听人说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经常奔忙往返于延安、重庆之间。1940年3月刚从苏联治病回到延安的周恩来就考虑到此次返渝尚须办理的有关事宜。一是重庆办事处的警力不足;二是电台方面人手不够。周恩来想趁此次返渝之机带一批同志到重庆工作。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从陕甘宁边区部队抽调了32名红军干部组成警卫排护送周恩来到重  相似文献   

18.
1939年冬,359旅在王震同志率领下,穿过敌人重重封锁,冒着寒风冷雨,由晋察冀边区调回延安。部队到延安以后,五个团分驻在金盆湾、南泥湾和临镇。我那时在旅司令部任通  相似文献   

19.
郑淑芬  李凯 《奋斗》2013,(6):28-29
正1940年秋,毛泽东对专程到杨家岭迎接他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的邓力群等4位同志意味深长地讲:"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相似文献   

20.
<正>在革命烽火旺燃的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少有车辆,领导们外出办事,或是转战千里行军打仗,大都是靠骑马或步行,偶尔也骑自行车或乘汽车,因此留下了些许轶闻趣事。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刚到延安时,当地同志为毛泽东选了两匹马以方便他出行,其中一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