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诸多改革方略中,重要的一项是司法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将成为今后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2014年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中央司改办负责人也就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表示,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决定,就以上前4项改革,在东、中、西部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  相似文献   

4.
法治中国与司法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是大国崛起的深刻启示,也是对现实矛盾的积极应对。法治中国要求司法要实现公正性这一根本的价值属性,以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为此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强烈诉求。围绕司法公正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要让司法去地方化,让司法保持亲历性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等具体改革措施。但这只是基于目前情形下的改革,而不是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司法回归到基本属性上来。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举措。自2014年3月中央选择上海、广东等7个省市开展首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是这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玮 《协商论坛》2014,(9):44-45
7月12日,上海市公布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简要方案。此前的7月9日,最高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直指司法改革中的“硬骨头”,提出建立法官员额制,取消裁判文书院长庭长审批制度,废除不符合司法规律的考核指标等举措。按照上述纲要思路,《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司改方案”)明确了5项改革内容: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及司法辅助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完善司法责任制;探索建立省以下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省级统一管理的体制,以及探索建立省以下法院、检察院经费省级统一管理的机制。与上海自贸区一样,中央对上海的司法改革试点也提出了“可复制、可推广”要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二分院以及徐汇区、闵行区、宝山区的法院、检察院8家司法机关已被确认为先行试点单位,期限半年。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试点机关尚未将司改的最终具体方案上报上海市委,上海司改暂未实质性运转。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包括: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等。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项关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紧接着民事和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开始加速。随后.在中央部署下,各地方法院、检察院的司法改革方案遍地开花,一些试点经验还上升为法律,开始引领中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长达五年的停滞乃至逆转之后,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近日骤然加速。7月9日,最高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针对八个重点领域,提出了45项改革举措,其核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司法责任制、落实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实现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的统一管理。12日,上海市正式启动了司法改革试点方案。“上海方案”旨在明确法官、检察官的人员构成,削减院长和庭长的行政性权力,调整审判委员会的地位与功能,加大司法专业活动的权重。这些改革切中长期困扰中国司法的顽症,为其成为真正意义的司法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司法改革     
《北京观察》2015,(2):30-30
过去一年,北京司法改革着墨颇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挂牌,并在审案中起用“法官助理”,北京高院则在全国法院中率先在判决书上为“法官助理”署名;作为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地方法院、检察院试点之一的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挂牌成立等。2015年是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一年,北京司法体制改革方案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下发。  相似文献   

11.
正司法体制改革是件大事。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他强调,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4项改革,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4项改革的要害是"去地方化"、"去行政化"。只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干扰,解决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4,(27):36-37
《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以下简称《纲要》)提出45项改革举措,让人们看到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判的曙光,值得予以高度评价。而要真正实现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目标,则需要切实整备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行政诉讼在实践中遇到“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以下简称“三难”)等突出问题,某些地方法院不愿受理行政案件、不敢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生效行政裁判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三难”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被认为是所谓“司法行政化”和“法院地方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举措。福建省作为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于2015年9月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福建省积极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等。福建自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司法队伍活力有所增强,办案质量效率稳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司法体制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是此轮司法改革的重大举措。普遍观点认为,此举可有效破解长期影响我国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审判管理行政化,且能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实现司法公正。受制于现行体制,新的司法管辖制度以及为实现该制度而先行的"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改革措施可能难以实现其实施的初衷,且可能导致新的司法地方化、行政化,以及新一轮司法资源的浪费。对此,可以从培育精英化的法官群体、推进法院内部司法行政管理独立运行、增强法院与社会的亲近性三个层次配套推进制度建设,以实现改革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两种途径,即立法途径和司法途径.立法视野下的法律体系观符合现有的法学理论和理性主义立法观,但它是从静态的角度看来法律体系,忽视了社会生活复杂性和人的理性的有限性.通过司法完善法律体系缘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量.地方法院的竞争是解释通过司法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范畴.“疑难案件请示”、“民间法”、“案例指导制度”是通过司法完善法律体系的有力证明.要积极发挥地方法院的制度创新功能,使法律的普适性与地方性、全球化与地方化真正协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实践之中,实现立法与司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提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重要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忠仪  万泉 《上海人大月刊》2005,(1):32-32,39
近日,上海市高院与市经委、工商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上海市司法委托拍卖工作试行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上海法院委托拍卖工作操作规程》,从加强权力制约、保障廉政机制,提高司法委托拍卖质量出发、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出了“统一管理 集中委托”、“择优选用、定期考核”。  相似文献   

18.
以检察机关人员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深入论证以"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为基本坐标,提出以《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为主导方向的检察人员管理制度改革,以期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法系特色的检察人员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底,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的司法改革的开始。在这个意见中,提出60项司法改革任务,其中最高检察院牵头7项。自此,检察院改革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院系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被刻上了地方化、行政化的烙印,其影响持续至今。地方化的管理模式与审判权运行要求、运行规律相背离,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是新一轮司法改革推出的关键举措,其目的在于破除司法地方化,保障审判权的独立运行。统管改革必将深刻调整既有利益格局,重塑地方法院和地方党政之间的关系,因而难免阻力丛生。司法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与地区差异悬殊之间存在矛盾,法官员额制改革涉及的相关主体,特别是具有行政职务的双肩挑法官和一线法官利益诉求的交织冲突,都可能演变为改革阻力。省级统管改革应避免陷入由高级法院垂直管理以及阻断地方法院与地方党政联系的误区之中,科学重构立法体系、司法预算和人事管理等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