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20世纪带着诸如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等物理学巨大成就被载入史册之时,一定不会少了这样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和"世界上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卢鹤绂。  相似文献   

2.
肖梅 《党史纵横》2003,(9):38-39
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然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因为穷困而失去读书机会的人.晏阳初,这位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出生于四川巴中县的美籍华人,以一生的经历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被誉为"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挑战者","乡村改造的实践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1943年他获得"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与举世闻名的爱因斯坦齐名,这也许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在世界上受到的最高赞誉.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0,(11):63-64
<正>据8月28日的《文汇报》报道: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汝伦,在复旦大学作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的演讲,他说,中国文化的复兴,决不是说只  相似文献   

4.
他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生命点灯人"、"万颅之魂";他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保持着该领域多项世界纪录;从医60年,他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一直忠诚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中国医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就是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神经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忠诚。  相似文献   

5.
正四爱心不泯,上下求索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科学界中,谢希德是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家、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定教授访问中国后对谢希德的赞誉。其实,谢希德不仅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校长达10年之久,为复旦大学走向世界,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87年6月,作为复旦大学校长的谢希德在接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授予名誉博士时,被《今日美国》报社记者称为"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个曾经经历中美关系"震撼世界的一星期"的美国高层人士,过去40多年中,基辛格出访中国50余次,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他著有很多关于中国的论述,在他的新作《论中国》中,首次尝试以专著形式系统阐述了他关于中国的见解,重点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战略,试图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他让中国水墨点、线、面的美学形式和"写意"精神进入西方人的审美世界,并被接纳和欣赏。他超越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暧昧不明的地带,让中国水墨与西方艺术在冲撞、裂变、交融中发展出属于当今世界的抽象艺术,擘划出了一个东西方美术史上的里程碑。法国现代绘画界因此称他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最成功的画家"。他就是朱德群。2014年3月26日,朱德群在巴黎逝世,享年94岁。驰名海内外的"留法三剑客"(赵  相似文献   

8.
苗体君 《世纪桥》2011,(10):7-14
陈望道,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他1919年5月从日本留学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20年9月,他到复旦大学任教,直到1977年10月29日逝世,他在复旦大学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第一任校长,他用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中国人。陈望道先后撰写的《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辞海》等书对中国修辞和语言学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提倡使用新式标点、提倡新式文字运动,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陈望道在学术和教育事业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敦煌,是一个梦、一首诗、一幅画;敦煌,也是一个源泉、一个空间、一个世界.无数甘肃人为追逐这个梦而努力着,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带领着一个偌大的"军团",用精湛的艺术向世人展示着"可移动的敦煌",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甘肃与兰州,展示了敦煌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范本,也丰富了甘肃作为"戏剧大省"的内涵.他就是荣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演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孝林.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党课》2014,(14):52-52
世界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新的强国正在出现,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例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鼓励中国青年学生拓展视野,以全球眼光观察世界,做全球公民 未来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国如何领导世界。美国必须领导世界,如果美国不行,别国也不行,美国打算成为未来100年内的世界领袖。  相似文献   

11.
正7年来,"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由筹建初期的30人,发展到如今的1020人,帮扶救助戒毒康复人员近1000人,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和恒心。74岁的黄永绂用真情帮扶戒毒康复人员树立自尊,回归社会,一干就是7年。"慈母之星""身边好人""阳光妈妈"等称  相似文献   

12.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09,(8):55-55
《从周边看中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中华书局2009-6 2007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首先提出“从周边看中国”,提倡将中国传统的国学研究放置于一个更为宽广和开放的环境中加以考量,通过中国周边各个文化区域留存的各种文字的资料,反过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传统和文化,“探寻世界视野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黄乃裳先生,字绂丞,号退庵居士,1849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六都湖峰(今坂东镇湖头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他是近代中国一个致力挽救国家危亡、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救国图强的维新志士寒夜沉沉,风雨如晦。黄乃裳出生在近代中国最为黑暗的年代,作为农民的儿子,黄乃裳从小半耕半读,十八岁皈依基督教,从此步入社会。在教会中,黄乃裳办过报刊,尤为热心教育工作。1894年,黄乃裳进京应试,中了举人。其时,他的  相似文献   

14.
正熊易寒是湖南衡阳人,出生在一个亦工亦农的家庭,父亲是国企职工,母亲在家务农。如果要寻找身边的励志典型,他无疑是其中一个。从湘潭大学到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再到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易寒一步一个脚印,在学术道路上深耕细作。目前,熊易寒主要关注城市化、中产阶级、地方治理等话题,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们虽然会思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我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苏惠渔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85岁。就在不久前的5月27日,苏惠渔教授获得了中国法学界最高荣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这是对他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司法改革等法学学科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肯定。1934年出生的苏惠渔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先后在北京大学、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任职,并于1979年6月重返华东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下旬在慕尼黑郊外的一个风景如画的避暑山庄,知名的马歇尔论坛举行了一场中国问题研讨会,由我主讲中国的崛起及其国际影响。讲完之后的讨论很有意思。两个欧洲学者问我:"您认为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民主化?"我反问:"您的民主化概念怎么界定?"他颇有点不耐烦:"这很简单:一人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中外名流口中的优雅君子他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好总理大国风度与和蔼可亲在他身上完美地统一全世界都为他的风采所折服。他就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近乎"完美"的中国伟人周恩来  相似文献   

18.
正黄永绂说,做志愿者是偶然,但因为爱与坚持,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现年72岁的黄永绂,依然健步如飞,充满活力。4月26日,黄永绂和她带领的志愿者们正在忙着搬进"新家"——贵阳市花溪区"花溪阳光就业家园燕楼基地"。与记者交流间,她的电话不时响起:作为花溪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她每天的工作,除了发展会员,组织禁毒志愿活动,为戒毒康  相似文献   

19.
对"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陶璐琪来说,他的日常就是穿梭于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学术的、严谨的,用实验、数据和理性构筑,在这个世界里,他不动声色地积蓄着能量,朝着他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不断攀登向上。另一个世界是生活的、平和的,用真心、耐心和感性构筑,在这个世界里,他会自掏腰包督促学生健身,也会为了指导学生完成学术项目而不眠不休。  相似文献   

20.
追梦者刘洋     
正2012年6月16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航天员景海鹏、刘旺执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带着13亿人的中国梦飞向太空,瞬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完成长达13天的飞行任务,在执行手控交会对接时进行监控、支持。刘洋,这个响亮的名字,从此深深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刘洋,汉族,河南林州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