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坚持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对于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基层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走过场等着提拔,而是要真正在大熔炉里经受锤炼。实践中,的确存在少数干部为了"补"基层工作经历,到基层"镀金""混经历"等问  相似文献   

2.
新疆开展的干部下基层"访惠聚"活动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笔者在新疆伊犁进行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访惠聚"活动在基层工作机制和组织建设的完善、基层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对基层群众物质生活的改进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通过明确目标导向、优化干部结构、构建长效机制等途径进一步完善"访惠聚"活动工作机制,提升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9,(8):24-25
解决干部经历单一问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到基层工作,有利于锤炼党性、锤炼作风,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于干部成长大有裨益。可以说,基层经历特别是基层领导工作经历,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经历。2008年9月,江苏省宿迁市从市直机关选派7名副处级干部到乡镇和县(区)部门担任“一把手”的做法,既加强了基层一线力量,又使年轻干部获得基层工作经验,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的好办法。受到中组部有关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已经普及城乡。通讯条件的改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使一些地方的干部程度不同地沾染上坐在家中或城里靠电话安排、落实、检查基层工作的工作习惯,群众称之为“遥控指挥”。对基层来说,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各项工作的发展情况复杂,决非仅靠电话就能解决问题。依笔者之见,上级部门对基层工作进行遥控指挥,至少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拉远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联系。在一些乡镇,干部到任多年,群众却不认识,安排工作靠电话,掌握情况靠汇报,这说明这些干部没有在…  相似文献   

5.
点头,表示友好,表示赞同,表示礼貌,也表示一份承诺,代表着一份责任。然而,在行政职场上,一些干部十分善于"点头",小至下级干部对上级领导的"点头逢迎",大至上级领导对基层群众的"点头示意",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点头",并不顾及这都体现了上下级之间的一份责任,能否完成这份责任,更是一次考验。深究一些基层工作中"点头干部"泛起的"点头现象",可以发现不少的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是挂职培养。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外干部,县委组织部和县委统战部联合提出方案,报县委同意后,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让他们深入一线,参与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更多地了解基层情况,掌握基层工作方法,增强做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领。二是跟班培养。对长期在基层工作、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外干部,可安排到政府机关或经济部门进行跟班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镇、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者、广大基层群众的服务者。这两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基层执政和服务水平,影响着基层的稳定和发展。目前,镇、村两级干部在年龄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断档",年轻干部严重缺乏、基层工作后续乏人的现状,应引起重视。镇、村两级干部年龄结构现状这里仅以定州市庞村镇为例(2016年8月底数字):镇党委、政府,除去正、副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在职干部职工30人。其中: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基层工作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基层工作的执行力,践行"五个好"和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做好基层工作,需要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透彻领会、坚决落实党中央精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和群众工作,让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真正在基层落地。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选""育""管"齐推进把精兵强将派往基层2014年6月,辽宁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驻村帮扶工作。坚持标准,选出"硬人",把优秀党员干部选派到扶贫主战场。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协调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适应农村工作"的标准,重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明确驻村工作计入基层工作经历、评先奖优不占本单位评选指标、考核优  相似文献   

11.
在抓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武警青岛市支队党委从摸准、摸透基层的实际问题入手,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指导基层搞好建设,以务实的作风践行“三个代表”,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抓蹲点指导工作的质量入手,抓好基层不满意的问题为提高机关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的质量,支队党委制定了《机关干部蹲点指导要则》,要求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基层时,善于发现问题,对发现不了新问题、摸不到基层实情的蹲点干部,取消其蹲点资格。这一办法实施后,极大地激发了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防止在抓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花架子”,支队党委对涉及基层…  相似文献   

12.
宛诗平 《党课》2011,(23):127-127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从提拔任用干部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验,到公务员录用不断增加对基层工作经验的条件限制,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基层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基层”成了广大党员干部,乃至一些刚刚踏出校门准备进入机关大门的莘莘学子口中的“热词”。然而,基层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13,(4):72-74
如今,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基层工作经历已经成为硬杠杠。因此,机关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也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必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讲群众语言是一门交流艺术,一种工作能力。讲好群众语言,不仅可以有效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还可以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说话不接地气, 有的干部异地工作不会说当地方言土语,加之本就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交流往往"大打折扣",甚至闹出"鸡同鸭讲"的笑话。  相似文献   

15.
基层,是上级政策措施的落实点,是各种矛盾问题的集结点,是最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地方。基层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福祉、政府的形象和民心的得失。要将基层工作做好,需要有一批心系群众、扎根基层、敢想敢于、矢志奉献的基层好干部。基层干部工作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工作性质与上级机关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4):51-51
干部提拔前后 要到工层挂职锻炼一年 省委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干部“逢提必下”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 《方案》明确“逢提必下”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处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或到市县任职的及本人自愿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或任职的干部。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今年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基层工作加强年",笔者结合县、乡两个层面的调研,对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老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思考。破解"不把宣传工作当回事"的难题,引导各级"真重视""不把宣传工作当回事"成为基层宣传干部普遍的抱怨,基层宣传工作逐级弱化现象比较严重。一是摆上主要领导桌面难。县乡主要精力还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宣传思想工作往往"说起来  相似文献   

18.
干部下基层工作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干部下基层不仅培养了干部群众观念,锤炼了干部过硬作风,更壮大了基层工作力量,解决了基层热点问题。但客观地看,与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党员干部下基层带来的实际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确保下基层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得到群众认可和拥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少基层干部抱怨群众不理解政策不支持工作,总和自己"唱反调"。有时候往群众家里跑一个星期,解释得口干舌燥也未必能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这在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中更为多见。对此,笔者认为,群众"唱反调",是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和创新力的考验,也是锤炼和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一系列问题,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不是刁难我们,而是信任我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和一些基层朋友谈心,有的干部坦言自己产生了"逃离基层"的想法,"连轴转,太累了","感觉自己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位置,家里人也不太支持"。产生这种无力的"底层感",有着现实的原因。众所周知,基层干部很辛苦,大冬天上山防火,暴雨天下河防洪防汛,那是家常便饭;又很"心苦",在承受任务紧、人手少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还要面临各种问责的压力;同时他们还很"清苦",在基层工作多年,工资待遇仍然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