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旅融合"发展是运城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引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运城要努力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针对运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地处黄河金三角等人文和地域优势,运城要努力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统筹布局,加快推进文旅顶层融合,丰富完善运城文化旅游新思路;二是创新方式,加快推进文旅产品融合,倾力打造运城文化旅游新产品;三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文旅营销融合,全面展示运城文化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山西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领域整合资源,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增强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多层次创新产品,多角度强化服务,通过"点"上着力、"线"上打造、"面"上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点线面结合,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多要素配置资源,多平台共享信息,着力打造最优全域旅游环境;多主体参与投资,多渠道强化融资,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多媒介宣传营销,多方位合作开放,着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全域旅游体系;多层面统筹规划,多部门管理联动,切实做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永泰云顶旅游区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发展从名不见经传的荒山野岭成为福州旅游的新标杆。其发展的成功之道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政府在推动旅游发展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重在选好项目投资商;另一方面,开发商也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创新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产品体系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塑造和改进宣传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福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却未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福州旅游经济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打造旅游产品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及加强旅游营销等措施,加快福州旅游产品的开发,以促进福州市旅游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抓住制定发展规划、打造项目产品、强化宣传营销、构建保障体系等工作着力点,同时注意把握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三坊七巷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中应采取"政府+协会+旅游公司+中间商+农业旅游项目开发企业+农户"的合力共推模式;因地制宜精心做好规划和策划,糅合游赏型、节庆型、参与体验型、教育科普型、休闲度假型等农业旅游类型,开发特色鲜明、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将农业旅游区打造成集"游、赏、食、宿、乐、购""六位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体系;适应城市居民消费新需求,加快产品升级,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重视对农业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烟峰村、达州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等10个乡村入选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旅游扶贫,正悄然改变着蜀乡,成为拉动我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匹"黑马"。现场特写一乐山烟峰村:彝家新寨开出幸福花8月12日,天刚蒙蒙亮,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烟峰村村民郑布拉机,早早打开自己"烟峰新寨农家乐"的店门,把  相似文献   

8.
嵩口古镇是福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要确立山水古镇的旅游开发策略,打造山水古镇品牌;要严格依法保护古镇风貌;要共建共享,实行社区共建;要以耕读文化、商贸文化为主线,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培植新业态,联动发展,带动古镇复兴;要加大古镇旅游综合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9.
4PS营销策略是现代营销学的重要理论,运用4PS营销策略助推山西文化产品营销,可以加快山西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具体应做到:以产品为核心,通过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整合文化资源以加强文化产品的深度挖掘;以价格为基础,用好"组合定价""渗透定价""满意定价"策略;以渠道为保障,充分运用"独家分销""选择性分销""广泛分销"策略;以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契机,加大山西文化产品的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10.
蜀南竹海,举世闻名."竹海之都、秀水长宁"则是长宁这座生态旅游城市的形象设计.这一设计切中了长宁的区位优势、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和旅游优势.倾力打造支撑蜀南竹海的"人居之部"、"休闲之部"、"文化之都、"美食之都"是我县实施"环境立县、科教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长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山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且文化表现形式种类繁多,既有物化类资源,也有非物质类文化资源,但文化旅游营销却明显不足。目前,山西文化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文化资源特色开发不足,缺乏文化品牌建设;对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对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此,应从文化旅游产品策略、宣传促销策略、品牌策略等营销环节入手,创新文化旅游营销模式,为山西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保康县通过实施以"保康·楚源地"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程,将早期楚文化的发掘利用与文化品牌打造、文艺精品生产、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利用传统地域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繁荣文化的新路子,倾力打造了"荆山楚源·大美保康"文化品牌。成为全县综合竞争力的"灵与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为提升保康开放发展水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3.
"融入"是指融化,合成一体。达州融入重庆,简而言之,就是要求达州与重庆要相互融化,合成一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主体。达州与重庆山水相连、历史相袭、人民相交,有共同的地域文化基础、生活文化基础、历史文化基础,文化共性的存在是达渝两地能够真正融入的关键,只有把握文化共性,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才能加快达州融入重庆的步伐,也才能真正融入、融合。  相似文献   

14.
四川这个风水宝地,激发了历代文人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四川历来是出大才子的地方,正所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下文人皆入蜀",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长廊中,四川可以说是群星璀灿。天府广场有12根文化柱,是对巴蜀历史和文化的介绍。其中一根上面写着:"文宗在蜀。"元代诗人张翥赞誉说:"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现代人郭沫若在诗歌《蜀道奇》里进一步说:"文宗自古  相似文献   

15.
正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永泰县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旅游资源,研究挖掘永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好永泰历史文化资源对提升永泰旅游品位和旅游产品竞争力,发展永泰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永泰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一要大力宣传永泰历史文化,让永泰历史文化资源"撩开面纱惊世人";二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确立永泰历史文化旅游主题;三要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有机结合,提升永泰旅游产品品位;四是以永泰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17.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2,(17):42-43
在贵州,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小镇"模式来规划开发50个旅游综合体,可以将贵州248个景区景点连线成面,改变以往贵州旅游资源"散、乱、杂、小"的状态,从而使贵州旅游升级换代,进入"区域旅游"的大旅游时代,并深度打造贵州休闲经济。促进"镇"与"景"协调发展《当代贵州》: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在贵州大力建设旅游强省、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之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为达州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达州自身也具历史源远流长,地理交通区位独特,辐射可接受能力强,与周边协同发展需求强,渝新欧大通道在此经过等优势。达州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些优势,初步的实践构想是软硬环境同步打造,优化域内外战略布局,理顺区域协同关系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实体与虚拟经济共同发展。为适应国家总体布局,又立足达州的面临的实际,应着手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培育核心产业链集群,积极参与区域互动,坚持绿色发展和加快现代物流布局。  相似文献   

19.
张欣 《奋斗》2014,(2):45-46
正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因素应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文化的吸引力也将成为旅游产品竞争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面临着国际、国内冰雪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旅游者旅游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力下降的巨大挑战。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长吉图先导区是吉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产品类型最丰富、旅游产品最成熟、旅游活动最丰富、旅游特色最鲜明的旅游产业带,是融生态、民俗、冰雪、历史文化、边境风光、休闲度假等众多产品类型于一体的旅游中心。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以长吉图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长吉图区域旅游文化产业要抢抓机遇.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兴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构筑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格局;要打造一体化的“长吉图旅游经济圈”;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合作的渠道;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旅游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