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约百余里,荒无人烟,给部队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三五九旅在开进南泥湾以后,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迅速掀起了生产热潮。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  相似文献   

2.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是一二〇师主力旅之一。从1940年底开始,该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进驻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被誉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毛泽东曾亲自为该旅题词,称赞它是“发展经济的前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三五九旅于抗战后期在王震的带领下,曾孤军血战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6,(12)
王震同志在战场上是使敌闻风丧胆、望风而逃的“虎将”。我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曾有幸在他统率的三五九旅的七一九团战斗工作,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晚上,我送信到旅部,受到王震同志的厚遇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2)
毛楚雄是毛泽覃烈士的儿子,毛主席的亲侄儿。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同毛甫珠、毛世美一道从韶山出发,在湖南汨罗白鹤洞参加了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随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02,(4):46
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开进了南泥湾,实行屯垦戍边。 3年后,三五九旅官兵,硬是把这个遍地荆棘、野兽出没、土匪骚乱的南泥湾,建成了“陕北江南”。1943年冬,王震号召全旅官兵,在新的一年,要达到每人每季耕种土地30亩,人均收获细粮6石,够3年食用,实现耕一余二的目标。 1944年4月的一天,时任延安军分  相似文献   

6.
1937年9月,我们三五九旅在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延安地区休整后,由旅长兼政委王震同志率领七一七团东渡黄河,开赴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经过了半年多的歼敌作战,于1938年初新组建了七一八团和七一九团,我调任七一九团一营任教导员。 1938年10月下旬,为了粉碎日军对晋察冀的重兵扫荡,在聂荣臻司令员等晋察冀边区首长的指挥下,王震同志亲自部署了山西广  相似文献   

7.
1938年6月16日,白求恩率领医疗组由延安途经晋西北,穿过同蒲路封锁线,抵达正在五台山地区活动的第三五九旅旅部.王震在司令部热情地接待了他.这一天,王震带领第七一八团刚在看家楼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激战,打得敌寇血肉横飞、抱头鼠窜,敌人派飞机施放毒气掩护其撤逃.回到驻地后,许多战士都有中毒反应,王震也觉得眼睛热辣辣的.白求恩一到旅部,看见王震眼睛被毒气感染,便赶快为他冲洗.经过消毒,王震的眼睛很快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毛泽东精心部署,谋南征。嘱王震做好全军覆没的思想准备 1944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7个年头,毛泽东在延安精心筹划新时期战略部署,确定了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的战略方针,计划四路大军分别向华南发展,其中王震  相似文献   

9.
青山有幸 1961年冬,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回到了他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 在那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的大跃进年代,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王震很为家乡人担忧,同时他也非常想念家乡父老。 当时县里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10.
徐海东与王震,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毛主席曾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毛主席曾对王震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抓生产取得的成绩,赞赏有加,曾亲笔为他题写:“有创造精神”。徐海东与王震最初相识于1936年10月,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的交往中,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友谊,他们之间的情意在将帅中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1.
“你看我凶恶不?”王震曾这样问他的秘书.他知道自己爱发火.这不,他又发火了,时间是1961年冬天.王震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很是担忧.为此,他借到南方出差的机会,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浏阳北盛仓的马战村.当时浏阳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7,(10)
正毛楚雄,毛泽覃的儿子,毛泽东的亲侄儿,1927年生于长沙,1945年参军入王震的三五九旅,随部队转战四方。1946年6月底,他参加中原突围,随三五九旅行动。我中原部队胜利突出重围,顺利地进入商洛地区,很快和我党领导的地方武装结合,给国民党进攻延安的军队背上插了一把尖刀,国民党反动派十分恐惧。因此,国民党又故伎重演,玩弄起了"假和谈,真内战"的花招。他们沿途一再用  相似文献   

13.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相似文献   

14.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四个年头——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并令王震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到南泥湾屯田开荒。三五九旅进入南泥湾后,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开荒种地,喂牛养羊,开办工厂,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配合我军在华北、华中对日作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条件,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准备蒋介石发动内战,八路军三五九旅3000多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王震、王首道同志率领下,于1944年11月从延安出发南下广东。1945年7月15日,中央军委指示中共广东省临委:东江纵队主力要向北转移,要迅速派出部队北上,配合王震部队行动,开辟五岭根据地,并强调要以极大的  相似文献   

16.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王震率三五九旅胜利突围,北返延安。毛泽东把接应王震部北返的任务,交给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习仲勋。在短短的30多天时间内,毛泽东九次写信给习仲勋,对部队指挥、兵力配置、行军路线、物资保障等,都作了细致、精当的部署。这九封信反映了毛泽东高超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最高统帅对前方将士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王震是湖南浏阳人,15岁就投身革命,从此追随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一代名将。抗战期间,以指挥南泥湾大生产闻名遐尔,并率三五九旅克服艰难险阻,完成被誉为“二次长征”的南下北返。在解放战争中,他转战于西北战场,为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立下了不朽功勋。新疆和平解放后,王震向中央请缨,挥师入疆。率10万官兵,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开展了艰苦卓绝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投降后,中国的时局发生重大变化,曾参加南泥湾开荒大生产,从而闻名全国的驻守延安的三五九旅一部按党中央部署,奉命组建南下第一支队,由王震旅长带领,东渡黄河开辟新的战场。不久,三五九旅又组建为第二支队,随之南下。南下途中,第二支队奉中央迅速挺进东北的命令,调头北上,参加开创东北解放区的斗争。在东北解放战场上,三五九旅清剿了国民党军队及盘踞在东北解放区后方的土匪武装,又建立新的战功,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东北人民解放事业及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彻底消灭土匪武装,确保东北根…  相似文献   

19.
吴珏 《湘潮》2008,(4):11-16
先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震敌胆,后在中日交往中谈笑风生、真诚感人。从抗日名将到中日友好事业的掘井人,王震,这位抗日战争期间声名显赫的三五九旅旅长,新中国成立后在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再创辉煌,为现代中日关系史留下了举世无双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后期,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为主力组成的八路军南下部队,在王震、王首道的率领下,从延安出发,挺进华南.经过整整两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完成了被称为第二次“长征”的南征壮举,胜利地回到延安.目前人们在叙述和谈论此段历史时,对这支部队的称谓很不一致,有的称“三五九旅”,有的称“南下支队”,有的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还有的称“王王部队”.究竟采用哪一种称谓比较好呢?笔者认为,这应根据这支部队在南下过程中的番号变化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