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队,纵横疆场,攻城克坚,势如破竹,迅速击溃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占领两湖,为北伐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殊荣。说起叶挺独立团,它与周恩来的领导与关心是难以分开的,也可以这么说,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手缔造的。  相似文献   

2.
1926年,广州国民革命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参加第二次北伐的部队共有八个军,其中第一军和第四军以战斗力最强、共产党员最多而名声显赫.共产党员叶挺时任第四军直属独立团团长.  相似文献   

3.
1925年,广东的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广东的革命政府开始筹备北伐。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的英帝国主义及盘踞豫、鄂、湘一带的军阀吴佩孚首当北伐战争之冲。1926年2月10日,在中共湖南区委的领导下,省学生联合会邀请各公法团召开会议,成立湖南反英讨吴(佩孚)行动委员会,张坦然、夏曦、曹羽仪先后任主席。3月中旬天津“大沽口事件”发生后,讨吴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铁军’的称誉最初出于口碑。那是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接连攻克湖南攸县、醴陵、平江,湖北中伙铺、汀泗桥、贺胜桥之后,两湖人民因其神勇无敌而称之为‘铁军’。 1926年10月10日,以第四军为主力,光复武昌。1927年1月15日,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湖北各界团体派出代表,送来悼词、挽幛。武汉粤侨联欢社特意请汉阳兵工  相似文献   

5.
在总预备队指挥部 1926年,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工农运动猛烈发展,人民群众要求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用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确定党从各方面推动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当时的北洋军阀内部,存在着三大势力: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保定一带,约有兵力20万人,原属直系,后成独立势力的孙传芳,盘踞于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五省,有军队20万人,战斗力比吴佩孚强;实力最雄厚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兵力30万人。这三股军阀势力总共有兵力约70万人。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  相似文献   

6.
要能结为知交,除了志向的相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必须性情投合。郭沫若是名满诗坛的大家,也是历经“革命春秋”的斗士;叶挺是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也素向以儒雅倜傥为世人瞩目。二人都是中国现代史中的风云人物,透过他们的动人情谊,正可以见出时代的激荡风雷。郭沫若和叶挺结识于北伐前夜。叶挺早年追随孙中山。当广东军问陈炯明叛变时,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叶挺率部英勇反击,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由此初显将才。1924年,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中共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珠江上游的肇庆成立,叶…  相似文献   

7.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13,(10):27-30
叶挺(1896--1946年),字希夷,广东惠阳人。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独立团在湖北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荣膺“北伐名将”的殊荣,他的独立团被称为“铁军”。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领导北伐部队三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起义胜利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军队包围南昌,起义军按原定计划撤离南昌,南下广东,拟占领海口取得国际的援助,进而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再举北伐。  相似文献   

9.
1925年11月21日,不到30岁的叶挺成为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领导的正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的团长。这支诞生在广东肇庆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茁壮成长,支援农运、出师北伐,所向披靡,犹如“铁拳头”一般﹐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铸就了宝贵的“铁军”精神.  相似文献   

10.
1926年6月初,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首战湘东攸县渌田告捷。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旗开得胜之战,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即将全面展开的北伐战争进退成败的关键之战,是革命军队与工农群众相互配合支持的经典之战,在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从此,叶挺独立团下醴陵、入浏阳、克平江、战武昌,一路闯关夺隘,捷报频传,展示了特别能战斗的特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8):89-89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军事工作部门,是1924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设立的军事部。周恩来任军事部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1925年11月周恩来在广东肇庆亲自主持组建的,由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相似文献   

12.
在党史学界,公认1925年10月在广东肇庆以铁甲车队(1924年11月组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但是,据笔者所见到的史料,由我党独立领导的、比叶挺独立团反对北洋军阀还要早的革命武装,应是“津南农民自卫军”。它成立于1925年秋,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始于同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朱德1944年说林彪是叶挺独立团出来的。林彪到底是不是叶挺独立团的人,是否曾在叶挺独立团任过职呢?为弄清这一问题,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1926年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秘书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说到:“刚到武汉的时候,抓住张发奎的第四军因北伐伤亡急于补充人的时机,军委重点向四军派去了不少党员。正好这时黄埔第四期学生毕业,林彪也是其中的一个。他们来到武汉,就由军委分配。林彪被我分配到叶挺独立团当见习排长。”  相似文献   

14.
叶挺的追求     
《党史文汇》2001,(6):F004-F004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早年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动革命,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叶挺确立了坚定的革命信仰,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部作为先遣队挺进湖南,屡建战功,  相似文献   

15.
在北伐战争史上,叶挺独立团曾作为北伐先遣队,率先出发入湘作战,立下了卓著功勋。然而,对于该团的出发入湘时间,目前连一些较有权威性的史书的表述都显得笼统、含糊或不准确。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指出,1926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奉命进入湖南”。查《叶挺同志参战报告》(见中央档案馆编《北伐战争》,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确实提到“独立团于5月20日奉命由广东入湘”。但笔者经过考证,认为那是独立团从广州出发北上的时间,而该团是  相似文献   

16.
叶挺,是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在那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开路先锋第四军,被号称为铁军。而他本人亲自统帅的由清一色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又是第四军中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的开路先锋团。故此,又被称为铁军中的铁军。在汹涌澎湃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中,叶挺显示了他那杰出非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08,(5):54-54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1896年出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参加援闽粤军。1924年被派赴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相似文献   

18.
1925年11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广东区委在肇庆组建了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三十四团.由叶挺任团长。1926年1月,三十四团改称独立团。该团骨干由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黄埔军校、川军及省港罢工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他们的任免、调动均由中共中央直接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同年12月23日,武汉国民政府将独立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五师。至此。独立团历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9.
任你明岗暗哨层层设卡 随我丽轿锦袍潇洒过关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将革命推向全国,在共产党的促进下,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表《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推进,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汉口,各路军继续北进。  相似文献   

20.
论及北伐革命,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其殷殷鲜血洒落一路征程。71年过去,丝毫冲淡不了其不死的精神。曾庆榴君又一力著《铁军风采——叶挺独立团述论》(以下简称《铁军风采》)就是颇具新意,研究叶挺独立团史的我所仅见的第一部史论结合的专著。 作为书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某项研究具备了填空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