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8年冬至1949年初,解放战争的巨浪席卷大江南北。为迎接解放大军渡江南进.中共中原局和湖北江汉区党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解放大军过江前城市工作的指示》和《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中共湖北襄南地委立即部署了迎接解放大军渡江的准备工作,并专门成立了荆沙工委。  相似文献   

2.
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和平谈判。经过反复磋商,于4月15日双方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然而,直至20日,南京政府却迟迟不肯在该协定上签字。解放军遂决定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全国。  相似文献   

3.
1948年冬至1949年初,由于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中原局和江汉区党委为解放大军渡江南进,先后下发了关于大军过江前城工工作的指示,中共襄南地委立即部署了迎接大军渡江的准备工作。为配合我军渡江南进,解放荆沙及江南广大地区,襄南地委决定成立荆沙工委。在地委城工部和荆沙工委的领导下,从1949年春至7月15目前,针对敌“华中剿总”司令长官白崇值“大破坏”的部署,组织城工干部与地下党组织紧密配合,积极发动群众,团结各界人士,开展了一场保护荆江大堤、保护城市的反“破坏”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通过对敌江防司令周尚藩进行周密…  相似文献   

4.
正一1949年4月2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国共双方剑拔弩张,决定国民党政府命运的最后一次大搏斗已经不可避免。在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下,以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100万兵  相似文献   

5.
1949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翻天覆地、扭转乾坤的一年。年初毛主席发表了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代表党中央向中外宣告,人民解放军将渡江南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  相似文献   

6.
张家康 《党史博采》2022,(11):39-43
<正>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推进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毛泽东计划华野两个纵队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这是解放战争中最初的渡江南进的战略设想。次年,这个战略设想又被重新提出。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才正式地走入解放战争的流程,发起日期因时势变化而变化。最终,毛泽东确定在1949年4月20日,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成立暨与南下大军会师50周年。这是福建革命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有力地策应了解放大军渡江南进,为迅速解放闽浙赣边区全境、解放全福建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1949年1月1日,毛泽东同志发表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布“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我军将渡江南进。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国共在北平进行最后谈判 4月2日.国共和谈代表就实现国内和平所涉及的各项重大问题交换意见.3日,周恩来要黄启汉转告李宗仁、白崇禧:在和谈期间,人民解放军暂不渡江.但和谈后,谈成,解放军要渡江;谈不成,也要渡江.  相似文献   

10.
首战两水洞     
《新长征》2021,(1)
首战两水洞是指1950年10月25日发生在距鸭绿江不到五六十公里处的两水洞及其附近地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进我亦进中同敌首次进行的一场遭遇战,由此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鉴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后,美军和南朝鲜军迅速大举北进,直向中朝边境逼近的战场新形势,毛泽东决定放弃原定先组织防御的计划,改取在运动中歼敌的方针,抓住敌人分兵冒进的时机,隐蔽接近敌人、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相似文献   

11.
戴炳中 《湘潮》2007,(9X):45-46
周恩来对西藏和平谈判,即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实施进军和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首次直接使用“西藏的和平解放”的概念,公开发出通过谈判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通过外交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促成和谈;主持和谈,达成“十七条协议”。  相似文献   

12.
1949年9月,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授予27军侦察营二连“先遣渡江英雄连”光荣称号,同时颁发“先遣渡江英雄连”锦旗一面。而现存的这面奖旗却是三面:一面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面存于原旅大警备区某部队;一面存于27军荣誉楼。这三面奖旗的制作时间分别是1949年、1964年和1984年。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在平津战役中,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天津是武装解放的,并因此产生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北平方式"和"天津方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天津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也曾为和平解放天津尽了最大努力,并同当时的国民党天津市参议会代表进行了单独的和平谈判。一、努力寻求一揽子和平解决平津问题解放前,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仅次于上  相似文献   

14.
渡江战役这一策略是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这一策略对于日后的解放事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渡江时间的确定、渡江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对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渡江战略的准备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要力争大胜1949年4月20日20时,中华大地吹响了震惊中外的号角——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了渡江战役。早在4月18日,空中无线电波就传来了中央军委的殷切希望:“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体将土,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20日,北平又传来了周恩来副主席的谆谆嘱托:你们一定要胜利渡过长江,“毛主席今晚不睡觉了,等待着你们渡江成功的好消息”。能不能一举渡过长江?国民党军将采取何种行动?这是当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身为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的粟裕,更…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做了两手准备:一是武力解决,二是和平谈判。在朝鲜战争之后,由于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武力解决台湾的时间被向后推延,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向转移到了和平谈判上来,并为此付出了长久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伍洪祥参与了闽西地方国共和平谈判,促使闽西基本实现了和平合作局面。新四军北上后,伍洪祥奉命留在闽粤赣边区,领导粤东、闽西军民开展抗日斗争,在建立和巩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玉太 《新湘评论》2010,(16):39-39
1949年2月前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此,中共中央于2月3日发出《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东北局除一部分城市工作干部外,华北局除8000干部外,中原局除皖西及豫皖苏分局的一部分干部外,  相似文献   

19.
郭明 《党史文汇》2001,(12):30-32
国民党反动当局一手制造了《解放》报事件中国人民历时 8年之久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以后 ,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 ,休养生息 ,以恢复战争创伤。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面伪装和平 ,于 1 945年 8月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另一方面 ,又积极准备内战。国共和平谈判在重庆进行了 43天 ,于 1 0月 1 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公布不久 ,蒋介石即撕毁协议 ,在美国支持下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 ,并对接收区实行法西斯统治。 1 0月 1 0日 ,美国海军航空队进驻北平。…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0,(2)
<正>1949年8月,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率军渡江南下,接管和平解放的长沙市。进驻长沙后,萧劲光出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和长沙市军管会主任,尽管除了处理地方军政要务外,还要指挥衡宝战役,可他还是挤出时间回了一趟老家——长沙市郊岳麓山乡天马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