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我们党创造了伟大的业绩 ,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随之也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 ,这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些作风体现了我们党特有的品质 ,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的党正是长期坚持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 ,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仍然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武器 ,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 ,让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仍然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江总书记的讲话,突出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近,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党风建设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一、在党的作风建设中,我们强调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强调一定要积极培育新的时代作风。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两方面要求的理解和认识。答辩参考思路: (1)把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培育新的时代作风结合起来,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对新世纪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宜的、科学的。把这两方面的要求割裂开来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5.
政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执政党自身合法性和先进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及时总结,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在新时期继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使全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干部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寨精神、右玉精神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的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没有重蹈苏共覆辙的重要原因.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生动体现.有了优良的作风,党才有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无往不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78年的历史了。78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全面了解、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努力实践,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一、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要全面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内涵极其丰富。但是由于出发点不同,着力点不同,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注意强调不同方面的内容,因而人们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了解又往往是不充分的,不全面的。早在1945…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要求.当前,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给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新的严峻考验.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才能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才能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才能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这个战略高度来思考问题,无疑会大大提高全党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党的作风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简言之,就是必须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一、党的作风建设要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党的作风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过去,我们讲党的作风建设,只讲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很少甚至不敢讲创新。党的作风,不是一尊凝固的石像,而是一种充满着生命律动的有机体,它的形式和内容既一脉相承地保留着我们党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同时又必然地要随着时代与…  相似文献   

12.
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从制度建设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这既是对党的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自觉探索。面对新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这一历史性课题,把改革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摆到党风建设的关键位置。一、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60年前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党的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之先…  相似文献   

13.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与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紧密相连。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周恩来是党的作风的积极倡导者,对党的作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党风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学习周恩来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在当前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调查研究工作"只能全面加强,决不可有任何削弱".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根本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三届六巾全会以来,全党同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使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了恢复和发扬,这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端正党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能否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效地遏制腐败,端正党风,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根据马克思的建党学说,不断总结自身的建设经验,培育和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以及廉虚谨慎”等作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的事业获得成功的保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75年的光辉历程。75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而且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地走有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表明了中央整治工作作风的决心。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次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一项常抓常新的重要课题和战略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是党的事业和干部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全面从严治党,就首先从作风入手。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蕴含了丰富的新理念新思想,既是对我们党作风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形势下我们党作风建设各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分析。认真学习贯彻这些论述的精神,对我们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优良作风,抓好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