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衡 《新湘评论》2013,(5):56-56
往年开两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发言时总要借机表扬一下领导,且这种表扬,已成定式。如果是最基层的人发言,就不忘把上面的各级领导都一一表扬到。说他们如何辛苦,为基层办了多少好事等等。如有中央领导在场,就会说,自从您去视察后形势如何大好,您走后我们坚决贯彻您的指示云云。还有的,不忘在更高一级领导面前表扬自己的顶头上司。如省委领导在场,一定会说我们县委、市委领导如何好,给人的感觉是在替领导拉票、说情、捧场。更尴尬的是,被表扬的领导往往在场,有的坦然受之,不觉脸红,有的虽觉不妥,面对表扬,也未能当场制止。  相似文献   

2.
基层任务重、压力大、条件艰苦。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上级在给基层交任务、提要求的同时,要更加理解基层、关爱基层、强化基层,赋予基层相应权力,减轻基层工作压力,帮助基层解决难题,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给基层"赋权"。权责相适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现在许多工作都要求下沉到基层、进村进社区,但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却没有下  相似文献   

3.
近日和某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这次下基层,该领导和单位改变了以前先向下面打招呼的做法,每到一处,我们都直接先到农民家中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再找基层领导汇报。结果,时间不长,却了解了许多情况,也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不少的实际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本来,领导机关同志下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是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是自己的职责。可长期以来,不知是怎么回事,每当我们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4.
基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抓基层建设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可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和机关却不是这样,他们在指导工作时不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是给基层"传经送宝",而是送"病"到基层,给基层带来忙乱.……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23)
正今年以来,七台河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持续树牢"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导向,以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为抓手,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抓严抓实"关键少数",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实现了全面进步、整体提升。一、以上率下"狠抓",持续用力不松劲七台河市委坚持把基层党建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市委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注重层层传导压力,不断扣紧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一是带头研究党建。市委主要领导要求全市各级党  相似文献   

6.
基层领导应切实沉到农村,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了解农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喜、所恶、所忧、所乐,心系群众。 记者(以下简称“记”):庄书记,农校毕业后您一直都在基层工作,请问工作中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庄: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确实千头万绪。在多年的基层领导岗位上,的确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许多教训需要记取。经验也好,教训也好,但有一条是最最根本  相似文献   

7.
<正>冯副镇长是记者的朋友。才3个月,他就越来越不喜欢到县城的局行办事了。他去年换届刚履新副镇长,此前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了基层他才明白基层的难处。这不,就连自己过去"最擅长"的协调工作,几次办下来觉得吃力不讨好。按乡镇党委书记老刘的想法,冯副镇长是县府办出来的,和一些局行领导"关系不错",让他去争取或协调项目有优势。但几次办事受挫,让冯副镇长发现过去的"交情"没啥用。  相似文献   

8.
到基层去,经常发现这样一些情形:比如某企业有项目运作或某乡镇有并不算大的工程开工,就会有诸如典礼、仪式等场面搞得轰轰烈烈;比如某上级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不仅下属各级主要领导、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新闻单位的人等前往的人流如潮,且基层也要大肆动用财力人力:...  相似文献   

9.
吴志清  付松 《当代贵州》2013,(26):43-43
"班中餐大家吃得还习惯吗?如果对饭菜的数量或质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反映,我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反馈回去,保证让大家吃上放心班中餐。"日前,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党委书记石永林来到矿井1338回风巷,与采煤工人们交流工作和生活情况。近年来,土城矿党委把"到基层调查问题、到一线发现问题、到重点复杂岗位解决问题、到职工中倾听呼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矿井安全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平时机关或组织沟通中,领导讲得很少,是因为他认为基层下属会认真体会,偏偏基层下属没有认真体会;基层下属讲得也很少,是因为他认为领导应该明白,偏偏领导也不知道。中层处在了讲得都很少的高层和基层之间,需要发挥沟通上下、贯彻执行的作用。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所交办的事。在实际管理中,一般高层跟中层讲话都是这样的:"老高,这件事情你注意一下。""您放心,领导,我一定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上级派检查组到基层检查工作,目的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基层改进工作、克服不足,抓好今后各项工作大有裨益。但近年来,一些领导机关的“检查”却降了格、走了调、变了味。他们身入基层却没有深  相似文献   

12.
王裕根 《求实》2017,(8):85-96
乡镇综治工作是观察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窗口。乡镇综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基层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对上有考评晋升的压力,对下有综治维稳的压力。通过具体分析综治干部纠纷化解与矛盾调处的过程发现,综治工作的目的在于协调生产一种内在秩序,这种内在秩序具有强治理性、弱法律性以及强协作性。这样一种内在秩序是受综治工作的多重压力、综治干部的乡土本色以及纠纷个案的"延伸性"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为了使法治成为这种内在秩序的重要生产方式,逐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水平,未来综治工作的改革应着力提高综治干部的法治思维、完善综治工作的考评机制及改革纠纷案件的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朋 《廉政瞭望》2015,(2):56-57
基层干部对自身的政治前途深表关注,影响它的至少有三大因素。首先是公平规范的干部选拔机制,其次是破除成长中的"天花板"阻隔,第三是领导的关爱和群众信任。作为有血有肉的主体,基层干部只有在快乐的工作生活状态中才能激发出推动基层治理的信心和动力。笔者尝试以近年来的调研统计数据和访谈为支撑,描述出当前基层干部的心理感知和情感体认。他们在期待什么?和其他人一样,基层干部都希望能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从调查问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时偏好"重口味",过于讲排场、摆架势,调研之前先加一剂"打照面"的调料,再用夹道欢迎、逢场作秀不停地"翻炒",等"盛盘"时才发现,实际品的是基层"面子工程"做没做到位、对上级领导重视不重视,失去了调研原有之意,自然也就尝不出基层真实情况的"味道"。有这样一位领导,他调研讲究"原汁原味"。一次正逢雨天,他身着雨衣下乡去调研乡镇党政干部走读和基层党建情况。到了现场,乡镇干部只看到一个穿着雨衣的"老百姓"在走廊里边走边看,以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笔者到农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时发现,有些村的党员发展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个别村连续几年都未发展一名新党员,导致农村党员的平均年龄逐年呈老化趋势。年轻党员在基层党组织中出现"断层"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但为何农村党组织难有"新鲜血液"输入呢?对此,许多村党支部书记作出的解释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往城市迁移和发展,当前  相似文献   

16.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通州区委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从区委书记、区长,到各委办局负责人,再到普通干部党员,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问题在一线解决、制度在一线落实、经验在一线总结,把工作做在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领导牵头抓重点。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在基层,通州区委专门制定了"通州区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项目(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每位区领导联系一个新签约项目和一个重点企业的"1+1"工作模式,有问题及时协调,有困难立即解决,以此带动全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省农业厅始终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农村、贴近农民韵原则,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第一线。深入基层加强调研。结合农业厅的实际,制定了《厅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坚持做到"决策之前调查研究到一线。决策之后指导工作到一线,遇到急难险重任务解决困难到一线"。厅党组成员每年至少有两次同分管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中,机关下发对党委和领导个人征询意见表到基层时,连队总是填上"没意见"。 真的"没意见"吗?非也。不是"没意见",而是基层领导不便说、不能说、不敢说。一是认为"有意见"就是扫领导的颜面,怕人家以后给自己"穿小鞋"不敢提;二是认为上级征询意见是"幌子"是在"走过场""栽盆景"怕真的指出问题,上级非但不给解决,反而惹了"一身臊"不想提;三是认为不提意见可以隐瞒本单位的问题,而提了以后领导反而会抓自己"小辫子"不能提。  相似文献   

19.
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对高校和高校党建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党支书培训存在"不全面"和"不从严"的问题,需要通过培训的系统性优化加以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抓好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既要有党委的统一领导,也要有党委各部门和各级党组织的分工协作,培训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党支部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20.
57岁的张志英是一名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1978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高陵县公安局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先后担任派出所所长、教导员、看守所所长等职。1994年,主动向局领导要求到纪委工作。他由一名局中层领导变成了一名普通民警,而他辉煌的事业却从此展开崭新的一页。一张志英在纪委工作的7年中,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得到全局干警及社会各界群众的高度评价。1988年,公安局下属一个派出所发生了一起刑讯逼供案件。张志英受局纪委指派对案件进行认真调查,之后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查处。张志英从这起案件中发现基层派出所违反规定让联防队员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