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哀衷父母,生我劬劳。用深情的文字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一种好方式。本书收录季羡林、王蒙、莫言等137位当代知名作家回忆、缅怀母亲的文章,既有对母亲教养之恩的感念,也有对母亲所受苦难的悲怜,可谓一部情透纸背的赞美诗。站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作家们讲述了一位位平凡母亲身上的不凡品格及这些品格与伟大中华文化的联系,为  相似文献   

2.
书架     
<正>0851-85891879 85895906先锋书社购书热线《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作者:国家图书馆编出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作者:王蒙著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孔学堂书局《"四个全面"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者:张荣臣韩宇谢英芬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情缘。一方面,他善于从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封建遗毒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此外,他以时代精神观照中华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榫。  相似文献   

4.
陈剑 《求是》2013,(11):26-27
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衰落,折射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复"是"重新"、"再一次"的意思,是文化的更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造,创造出新的文化,即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中华文化。一、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通过现代化来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近代以来,多少先哲为中华文化承续和创  相似文献   

5.
刘星 《党建》2022,(6):53-5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潮州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并深情嘱托潮州广大干部群众“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近年来,潮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5)
<正>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脉,中华文化传统是我们国家的灵魂。文化是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还是我们党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全民对坚守中国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曾三次讲到这个问题。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  相似文献   

7.
十面来风     
<正>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投用4月8日,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正式揭牌投用。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年初竣工,占地三百多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与一期孔学堂"公众教化区"由一条"传统文化街"相连。该园由研修区、研修社区、传统文化街和主题文化园林四部分组成。(贵阳记者站)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强调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一指示精神对当前教  相似文献   

9.
礼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素来有"礼乐之邦""礼仪之邦"的称谓。作为南宋著名哲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如何看待礼仪文化?《朱子家礼》一书有哪些影响和现实意义?朱熹重整礼学对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可资借鉴的经验?记者就此专访华东师范大学朱杰人教授。  相似文献   

10.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4,(2):24-24
正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中宣部举办的"文化茶座",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赵义良 《前线》2022,(11):108-111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基本前提。对文化的继承、借鉴、发展和弘扬进行理性思考,才能把握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核心要义。继承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囫囵吞枣、盲目搬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又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弘扬中华文化,对内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外需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讲座上,一直关注道德、哲学的王蒙,依然围绕于此。比如,谈到当今中国人信仰缺失是否与传统文化淡化有关的问题时,王蒙说:全世界,你很难发现一个国家近百年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快,在这迅速的变化中,精神赶不上变化。但是我不赞成信仰缺失是由于传统文化淡化引起的,你去读一下洁本《金瓶梅》和《红楼梦》,会发现那时的信仰已经缺失了。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精神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举旗定向,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5.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15):62-6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先哲,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什么?其留下的《道德经》所呈现的深邃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期阳明茶座特邀复旦大学教授刘康德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李晔 《世纪桥》2016,(7):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诉求,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7.
正一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是否可称为是君子文化的当代实践?或者说,他的身上是否体现了现代君子人格的风范?众所周知,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文以育人。文化的终极成果是其所培育的人格,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理想人格。在汪洋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1,(10)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汇聚成了多姿多彩、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儿女最深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9.
王玉川 《江淮》2012,(4):18-20
(一)什么是和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顺和协调也,有无抵触、无冲突之意。"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为美。"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这一条运行了两三千年且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古老真理,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真理,在经历了近80年严酷拷问后,终于又恢复了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对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在艺术图形设计领域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民间图形艺术,是历史的判断、时代的选择,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要求。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图形文化,使之走向当代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图形文化,它属于优秀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