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奋斗》2017,(18)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评价使用等机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东北农业大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引育并举、引培并重",扎实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积极构筑龙江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
边远区县受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使得本土人才留不住,外部人才招不来,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人才分布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巫溪县通过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旅游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创造经济价值上亿元。从巫溪县的实践来看,“柔性引才”机制是破解贫困山区人才“瓶颈”的捷径,是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之间合作的桥梁纽带。要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图们市紧扣引才、育才、留才三个重要环节,积极搭建人才平台,不断优化人才育留环境,持续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精准引进,让人才"落地生根"。在强力推进全州"招才引智"工程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游子归巢"工程,出台《"游子归巢"人才回引实施办法》。探索实施"两试双选一参照"回引方式,即拟回引"游子"通过笔试和面试后可进入"双选"环节。  相似文献   

4.
安通 《当代贵州》2024,(17):20-21
<正>贵州正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贴心的服务,奋力打造聚才洼地、用才高地、留才福地,推动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2023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设置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引才”“以才引才”“行政指导下的柔性引才”等引才工作机制,建立引进重点人才编制“蓄水池”,设立贵州创业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奖,以超常规举措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1,(7)
正嫩江市将加强人才"十大基地"建设作为抓手,积极创新人才引进举措,通过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挖掘大学生人才"富矿",加速青年人才"智汇嫩江",谱写出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强音。借"他山之石"助推"人才链"延伸嫩江市将人才基地作为引才"金巢"和育才"摇篮",通过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省内高校院所签约合作,在大学生实习实训、人才培育、技术创新、产业合作上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实现了"1+12"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台江县拓展人才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坚持外引急需、内激活力"两条腿"走路,奏响人才"引、育、用、励"四部曲,为全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苗岭之光"奏响"引"字曲。"紧扣脱贫攻坚,柔性精准引进人才是党建工作的关键。"台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文书说,台江积极实施"苗岭之光"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实用""管用"原则,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准。  相似文献   

7.
镇赉县把引进人才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几年来,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共引进域外人才300多人。 一是开放引才。把引进文教卫生人才作为加强教育、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面向社会招考引进177名特岗教师,充实农村教育;选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83名大学生充实进入镇赉一中、三中,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顾国标 《党课》2007,(5):55-57
构筑党管人才的新体制,就要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健全在人才选拔、培养、流动、引进方面的新机制。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重点构建了人才选任机制、柔性引才杌制和发挥作用机制,以优化聚才用才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寿光市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破解县域引才瓶颈的重点,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引才结构、提供精心服务等举措,有效推进海外招才引智常态化,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度显著提升。目前,共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专家23人、自主培育5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9人、海外引进16人,与企业合作院士24人、海外院士2人,国家高端外国项目执行专家8  相似文献   

10.
正德州市德城区科技局通过"引、争、带、育、奖、留"六项措施,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0余人,培养"土专家"300余人,其中27名科技人才获评省级人才荣誉称号。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德城区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合作"引"人才。政府牵线搭桥,广泛征集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寻找专家解决技术问题,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合作,提升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沧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推动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技术升级",对接产业引才。沧县围绕装备制造、线路板、生物科技等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着力打造一条与产业链紧密协同发展的人才链。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实  相似文献   

12.
正人才总量480万人截至2018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480万人,较2012年(284.34万人)增长71.4%,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累计引才9万余人2012年以来,贵州累计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9万余人,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万余人,柔性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智力成果近2000人次,尤其是通过实施贵州省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葛树志等7人为"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这是山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引才政策的重大举措。为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引才用才机制,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6]22号)提出对全省重点产业发展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国际一流或顶尖人才团  相似文献   

14.
袁鹰 《求贤》2011,(4):4-5
2011年我市引智引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锐意创新、强化实效”的:亡作思路,以优化引智引才环境.聚集海外高端人才.提升创新创业素质.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强化引智引才成效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四项重点工程,切实落实各个专项计划.努力推动我市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我市全面落实“调结构、增活力、...  相似文献   

15.
每年初发布《普洱市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张榜纳贤,引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普洱市着眼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引进人才、以实用为导向柔性引智、优化环境人尽其用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拓宽渠道引才围绕全市资源深加工、工业、新型建材、民族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相似文献   

16.
正河钢集团党委紧紧抓住育才、引才、用才三个关键环节,坚持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创新人才机制为重点,构筑起人才聚集新高地。近年来,河钢集团党委以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等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畅通人才发展通道,为推动河钢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增加人才总量。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形成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高端人才引进新机制。河钢石钢公司通过市场化选聘职业经  相似文献   

17.
吴帅 《求贤》2013,(12):56-60
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本文首先对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发展进行回顾,其次在政策分类的基础上对10个城市的政策进行比较,最后针对当前引才政策体系中存在的引才目标重叠、奖励性政策竞争激励、发展性政策差异不足等问题,从完善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敦化市全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在人才的"引育用"上下功夫,形成了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新格局,推动敦化人才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抓好"三个工程"精准引才,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大力推进"敦商回引工程"。打好亲情、政策、服务"三张牌",成立北京吉林企业商会敦化分会、企业联合会等人才协会、域外商会9家,依托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全域旅游等优势主导产业强化与外埠商会等社会组织合作,搭建敦商回引平台。持续实施"招才引智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通河县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契机,以深化"县校合作"为抓手,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机制,与清华大学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动力"。自2015年起,通河县成为我省唯一与清华大学建立县校合作关系的县份,双方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几年来,清华  相似文献   

20.
正张家口市崇礼区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冬奥特色人才行动,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围绕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需求,明确了"专业滑雪、体育管理、双语接待、技术专家"四个引才重点,多渠道、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近年来,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