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南海问题本是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问题,而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东盟便开始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将南海问题转化为中国-东盟之间的问题。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化"是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关于南海问题双边争端演化为中国-东盟安全问题的过程。东盟以南海问题"利益攸关者"身份积极参与南海问题,中国为维护南海地区稳定而采取的"救火式"应对措施,美日等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大力介入,是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化"的主要动因。"去安全化"是解决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化"困境的主要方法,重新定位、稳定转化、置换议题、话语引导,是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去安全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但南中国海问题不断升温成为双边关系深化的瓶颈。东盟经济发展与地区身份变化显示,东盟在过去20多年里也经历了一个崛起过程。东盟的崛起改变了其自我认知,并引起其对处理与大国关系战略的调整。具体来说,东盟为维护地区"中心地位"选择以更积极的"战略性疏远"手段维护大国平衡结构。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与其他大国关系进展速度明显落后的情况下,东盟利用南海问题平衡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济相互依赖。东盟大国战略的这种调整,对中方以深化中国东盟相互依赖关系为主导原则的一系列倡议和措施形成了很大挑战。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利益对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捆绑功能会不断减弱,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需要创新合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访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新理念、新指南,同时或可为南海问题和南海局势的发展带来新环境、新框架。中国不仅要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为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展开互动营造更为良好的政治氛围,而且还应积极与东盟就南海议题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正面应对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考虑,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促使南海由争端的焦点变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明 《东南亚》2004,(3):31-36
在东南亚 ,有关维护海上和平的条约已签订不少 ,其中如 1971年东盟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条约 ,1976年东盟友好合作条约和 1995年东盟无核区条约等等。对于南沙群岛争议 ,中国与有关的东盟国家都知道 ,解决并非容易 ,但是 ,各国都有维持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共同愿望 ,因此 ,各国都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采取了一些措施 ,发布了一些共同宣言。一、 1 992年东盟南海宣言1992年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 ,前苏联在亚洲军事力量的削弱以及美国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的撤出 ,南海地区出现了短暂的势力真空 ,东南亚国家无不纷纷加强军务。此时正值中国…  相似文献   

5.
1992年《东盟南海宣言》公布以来,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参与已有2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92-1995年,1995-1999年,2000-2002年,2002年至今。在此期间,东盟先后为参与南海问题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建立由东盟主导的地区预防性安全多边机制,并将中国纳人其中。二是对外公布《东盟南海宣言》,为东盟参与南海问题奠定了基调,并为其后的“南海地区行为准则”(COC,  相似文献   

6.
马孆 《东南亚纵横》2009,(11):17-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这既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同时也对双方的关系发展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动力来推进。新的动力首先源自现有基础,即继续夯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其次是强调地区治理,再次是推动地区认同的建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和谐地区”。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南海议题重要的利益攸关者,因而区域安全则是东盟对南海议题持有日渐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南海区域安全方面,东盟的角色与采取的政策选择,渐趋成为地区安全研究及至国际关系学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在东盟的视野下,南海地区的局势发展日渐"失衡",存在一系列"不稳定"因素。鉴于此,东盟国家无不"心理不安"。为此,东盟在南海地区开展了多个渠道的区域安全实践。东盟的南海区域安全努力在实现其区域安全需求方面确有所成效,有助于增强东盟对地区安全的管控能力和降低南海安全局势中的"不确定性"。但是,东盟的南海区域安全实践建立在规范引导、制度平衡与大国在地区保持良性竞争关系基础之上,其内在具有明显局限性,因此在集团内外不得不面临一系列巨大挑战。这在深刻影响东盟南海区域安全实践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势必成为判断南海安全局势未来走向的一项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尽管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在1967年就已经成立,但在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同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基本上没有来往。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开始公开赞扬东盟的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的巨大努力,支持东盟的地区中立化主张,明确地将东盟视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并且注意加强同东盟的关系。80年代期间,中国同东盟在一系列涉及地区安全的国际政治问题上加强了合作。同时,在相互交往中也各自程度不同地增加了经济方面的份量。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东盟地位的增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作为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组织,它一方面正在成为东南亚十国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并在该地区的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以地区国际组织的形式来处理与主要大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关系,从而以其特殊的地位影响着亚太地区形势和政治格局的变化。随着东盟扩展到东南亚10国,东盟对亚太地区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其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和对外政策的走向也将对亚太地区的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一个稳定而中立的东盟,将是亚太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东亚已经提前进入多极化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还在变化中,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正在调整,支配和影响东南亚地区格局的各种力量正在重新组合,一切都在变化的过程中。事实上,东盟一直在应对多极化时代和更加复杂的地区与全球环境,但是,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东盟在很多方面都还来不及做好准备。在这样一个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的时代,东盟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东盟还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吗?正在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东盟?本文提出这些问题,希望与学界同仁一起共同探讨与切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刑事司法协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盟不断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极大提高了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东盟的近邻,双方在文化、历史、地理、民族和经济贸易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东盟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日益增多,相关的刑事法律问题包括刑事犯罪活动也日益凸显,反映在司法层面上的合作要求也日益加剧,使刑事司法协助成为经济发展与地区稳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关系定位也由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的新里程碑。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急需对东盟有更深刻的理解。海洋本身具备极强的开放性,因此东南亚在历史上很难成为具有自我认同的单一地区。当代东南亚实则是英美在二战后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沿用的战区概念。1967年形成的“第一代东盟”五国被迫站队资本主义阵营;冷战结束后,由10个国家组成、拥有自主决定权的“第二代东盟”的出现,实际是因为美国力量的相较衰弱及中国力量的崛起和形象的改变。中国现阶段发展海军的最主要目标,是希望确保其对海上贸易的经济依赖不会受到敌视中国发展的势力的威胁、封锁或完全遏制。当下,平衡海陆事务第一次变成了中国的战略核心,陆上“一带”有助于打破海上“一路”易受控制的局面,“一路”则可能需要在经济上反哺缺乏利润的“一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海地区海洋问题日益严峻,极大地影响着地区和谐。中国和东盟作为南海地区两个举足轻重的行为体,应成为构建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的主导力量。中国和东盟经贸相融,观念相似,提供公共产品意愿强烈,并建有多层次安全对话机制,共建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具备现实可行性。中国和东盟需在海上务实合作中增强相互理解与认知,夯实构建南海地区和谐海洋秩序的基础;完善海上合作机制和架构,扩大双方对海洋安全和海洋秩序的共同认知;统筹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海上合作关系,推进双边与多边海上务实合作;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提供具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的规范和准则。  相似文献   

14.
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以整合地区战略力量、遏制中国崛起为目标的"印太战略"一定程度上已实心化和常态化。美国在安全层面正在加紧打造"亚太版北约";经济层面加速拼凑排斥中国的全球经贸体系;外交层面企图构筑联合制衡中国的"民主国家同盟"。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造成严重冲击和挑战,这些举措恶化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安全环境;将抬高中国-东盟合作的经济成本;有可能削弱中国-东盟的信任基础。东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及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主要受东盟中心地位、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问题等因素影响。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可考虑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外交力度、加快推动落实RCEP、助力东盟维护其中心地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多边化。  相似文献   

15.
陆建人 《亚非纵横》2016,(4):87-101,125
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以来,东盟对华关系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东盟整体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日趋强硬;二是东盟和中国的政治互信出现倒退;三是东盟在经济上力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三个变化已经影响到双方关系的发展和提升。文章分析了引起这三个变化的经济原因,提出了改善中国-东盟关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相秒  马超 《国际观察》2016,(1):93-106
东盟是南海问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伴随着南海形势的持续升温,东盟南海政策的选择事关中国在南海维权、维稳及经略其周边整体布局。作为地区性组织,东盟南海决策的根本动力在于成员国内部共同利益与"个利"的交换。同时,东盟南海政策选择还受到以美国为主的域外因素的干扰。然而,中国兼为南海争议当事方和地区大国,其对东盟南海政策发展的影响最为关键。中国对东盟南海政策具有强大的潜在塑造能力,中国应当从大战略、大布局的角度出发,尽快落实"双轨思路",统筹兼顾周边与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7.
大国关系缓和、各方支持以及保持战略自主性与平衡性为东盟中心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重要外部条件。但当下美国推动实施"印太战略",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等机制更多参与地区事务,这些均对东盟中心地位构成挑战。东盟推出《东盟印太展望》,试图通过概念、规则与合作领域等的重构,维护自身地区主导地位。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缅甸政局变动和拜登政府继续加大对华战略竞争的影响,东盟努力的成效有限。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3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对于中国妥处大国关系、推进区域合作以及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应正面回应《东盟印太展望》,加强与东盟的战略对接,支持东盟在一些具体议题上发挥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是在东盟国家与其他国家密切接触与合作的地区架构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东盟维护自身利益和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倾向。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主要表现于政治安全和经济两大领域,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实际效果。东盟在促进与其对话伙伴合作中具有相对优势,这有助于维护其中心地位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然而,鉴于自身体制机制、实力、能力和政治意志的限度,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仍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挑战,制约着其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中国支持东盟发挥区域合作中心地位和协调作用,顾及东盟在双方关系中存在的利益关切,期望东盟在促进区域合作中增强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东盟众多文件不断强调东盟“中心地位”,中国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承诺和支持是一贯的、明确的。从内涵和本质上看,东盟“中心地位”包含了东盟对内推进一体化、对外协调区域关系的两重内涵,实质上是东盟对地区事务自主性的追求。结合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东盟“中心地位”代表着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制度优势,为东盟处理与域外国家的关系提供权力资源。与此同时,东盟“中心地位”作为地区程序和规范的本质,使其维续与东南亚地区机制的变迁相挂钩。基于此,文章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中用于分析国际机制变迁的国际组织模式作为分析框架,根据东盟的组织能力、谈判方式,以及其他组织的介入来探讨影响东盟“中心地位”维续的因素,并归为内生动力和外部干扰两个层面。在内生动力层面,有效的制度框架是东盟“中心地位”的制度优势基础,东盟的团结凝聚能够加强东盟整体应对问题的能力,“东盟方式”的践行则是通过特定的规范影响地区议题的谈判,三者是推动东盟“中心地位”自我维续的动力,共同支撑东盟在对外交流中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在外部干扰层面,东盟对大国关系的协调作用存在限度,域外大国竞争关系的激烈程度往...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始,东南亚区域体制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出现微妙的调整。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部分东盟国家开始考虑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因同苏联关系的破裂及与越南的纠纷也迫切寻求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此外,柬埔寨问题促使双边基于战略考虑而加强了政治合作。但此时双边改善的程度有限。80年代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获得了全面的进展,这主要源于中国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发生了重要转变,这些调整改善了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形象;同时东盟各国政治、社会的相对稳定增强了东盟与中国交往的信心。冷战结束后,双边经贸关系突飞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