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红色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求索》2011,(3):104-106
"红色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特定的文化概念。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备了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开放性的生态意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优势种"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谐,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力作用,满足社会环境的种种需求,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生态建设,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5,(1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有机整合,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教育的精神支柱。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动态的、发展的文化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性,具体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加以理解认识,从而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3.
李佶欣 《长白学刊》2013,(4):159-15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大文化改革力度,构建科学的文化制度体系,促进和完善文化管理与生产经营机制,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建设应从挖掘内涵与时代价值、增强感染力与影响力、推动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着手,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资源整合、教育创新等方面发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堂 《前沿》2011,(7):81-83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保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方向、问题、战略是构成道路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目标导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制约,内部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同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文明的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7.
王祎琦 《新东方》2024,(1):8-14
习近平文化思想建基于深厚的理论根基、深邃的历史底蕴、宏大的战略视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学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熏陶以及对红色革命基因的持久赓续的结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其精髓要义主要体现在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意蕴,以文化的主体性强化了人民主体性,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思想指引,为推动世界文明包容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作为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红色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国外优秀法治文化为一体,既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法治特质,又切实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的精髓要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清晰阐明了其基本含义、代表性内容和时代价值,也结合时代需要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红色法治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赓续和传承,法治原则、策略、举措、方法等都存在鲜明的红色印迹。对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法治基本方略、法治基本原则、法治基本方针。对于国外优秀法治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予以充分借鉴,从国外优秀法律名言、法律制度以及法治发展模式中汲取养分,将之转化为中国法治元素。对内外多种类型的法文化资源的聚合、融贯与创新,践行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双重旨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郑伟 《政协天地》2014,(12):35-3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上下篇。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凸显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世润  于海龙 《前沿》2013,(11):148-150
中共十八大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升为"五位一体",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模式,本文将从统治型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型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型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多元生态文明建设等四种建设模式来论述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上的探索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武 《人大研究》2012,(10):34-38
"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地方性法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对法律、行政法规的细化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人文知识分子创造的精英文化以及伴随着近代工业发展而出现的大众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多层次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层次文化体系建设,就是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同时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何隆德 《湖湘论坛》2012,(6):57-60,70
从本质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价值层面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上,要大力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高度重视隐性教育,要崇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要体现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海南女性文化底蕴深厚,女性文化人才富集,具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方面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培育具有海南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海南女性文化,完全可以使海南女性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文化资源。应将红色文化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以红色文化指导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社会变革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是要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传国  相似文献   

18.
粟超 《重庆行政》2021,(6):98-1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1]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巨大、特色鲜明,是巴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国的红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的传播力,能激活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巴蜀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全面提升巴蜀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2,(5):14-14
湖北红色文化丰富广袤、内涵深刻,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对大力弘扬湖北红色文化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力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繁荣红色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是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的积极情感,是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和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着决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其理论探索、道路实践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都体现着人民主体性价值自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实现最广泛的民生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价值追求,也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