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民公安》2008,(23):62-62
法博士:甲乙丙丁均为吸毒人员.某日.甲乙丙丁四人在甲的住处一起吸食毒品.这种情况下甲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有一种观点认为毒友之间在某一吸毒人员家里一起吸毒是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2.
王天 《公安教育》2015,(4):44-47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毒品犯罪问题不断蔓延,势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给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伴随着毒品犯罪数量的上升,吸毒人员的数量也出现了显著提升的状态,而在其中,社会各界对于毒品犯罪中的容留他人吸毒行为有着广泛关注和相关报道,尤其是一些演艺明星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此罪名。《刑法》中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这一罪名,旨在惩处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毒品案件不断攀升,为能准确把握容留他人吸毒罪相关难点,可从该罪的犯罪构成、容留对象、场所、共犯、证据采信等方面予以全面分析,进而为实际判定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4.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腐败分子的克星”等称号,曾环绕着上饶市纪委监察一室原主任黄东巨。如今,荣誉不再。2007年7月11日.黄东巨涉嫌受贿、容留他人吸毒案6月底在武宁县开庭。由于案情复杂,法院表示将对该案择日另行宣判。  相似文献   

5.
对吸毒人员的社会评价和相应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毒人员既是吸毒的受害者,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者。从医学上看,吸毒人员是一种病人。但吸毒人员不是普通的病人,而是一种对社会有着潜在威胁的病人。将吸毒人员作为罪犯处罚既不符合人权保护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也无助于阻止吸毒现象的扩散。吸毒人员更需要的是救助,而不是刑罚。但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也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玉梅 《前沿》2009,(11):166-168
现阶段在我国毒品犯罪案件形势严峻:犯罪人员增多、吸毒人数不断攀升,出现毒品犯罪活动的暴力化、网络化现象。因吸毒诱发的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日益增多,严重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吸毒不只是一个躯体依赖性问题,它还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毒品犯罪嫌疑人大多需要推定其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此时需注意其能否作出合理解释;对有吸毒情节的贩毒人员贩毒数量的认定以购买数量为基本原则,在量刑时应酌情考虑其吸食毒品情节,当有证据证明其购买的部分毒品并非用于贩卖应不计入其贩卖毒品数量中;代购毒品者只要从中牟利,获取利益,可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居间介绍买卖毒品者与交易一方构成共同犯罪,一般认定其为从犯;对吸毒人员相约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国家工作人员容留吸毒等容留吸毒的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应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8.
吸毒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地影响着个人生活,同时也威胁着整个城市的和谐。本书就是以南京吸毒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南京)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防成瘾的社会成因之社会学研究成果。本书运用了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沿着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吸毒人群生活世界的描述,试图分析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成瘾(久吸不戒)、再社会化的深层社会成因,并尝试建构了吸毒行为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浅谈吸毒人员的异常心理及其心理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吸毒人员的生理毒瘾易发现,可戒除,而心理恶习具有隐蔽性,难戒除。在禁吸戒毒工作中,在抓好对吸毒人员生理脱毒治疗的同时,务必注重对其心理恶习的矫治。吸毒人员的异常心理基于其生理病态,主要表现为自尊心理、自卑心理、自责心理以及精神发育不全、性格和性情不稳定。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心理治疗,要坚持及时和综合的原则,要注意一定的程序,更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同性恋吸毒人数增长迅速,并且大多数为青壮年。其中,"男同"吸毒现象凸显,高校同性恋吸毒问题严重。此外,感染艾滋病比例极高,网络共吸现象逐渐兴起。其原因主要为:缓解心理压力的需要、国外同性恋吸毒文化的传播、"伙伴效应"的影响、好奇心理的诱导以及增加性刺激的需要。因此,禁毒部门要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氛围。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吸毒现象呈现低龄化、低文化程度,闲散性、团伙化,复吸率高、艾滋病感染率高、犯罪率高,品种多样化与新型化的特点.认知的偏差、寻求自我认同的误区、问题应对方式的缺陷、凸显自我追求时尚的怪圈及人生观的扭曲,是青少年吸毒行为的主观成因.吸毒行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主要有系统预防的倡导性策略、家庭辅导与社区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增设“吸毒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设立的吸毒罪的含义、吸毒罪的构成、处罚幅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虚拟性、便捷性和大数据时代的即时聚集效应,使网络社会中的涉毒犯罪活动呈现出犯罪数量不断激增、犯罪人数急速增长、犯罪年龄呈低龄化、犯罪破坏性急剧扩张等特征。目前,学界对互联网吸贩毒"聊天平台"的定性存在辩争,因而极有必要扩大解释容留他人吸毒罪,以约束网络涉毒组织行为。此外,共犯中的组织犯和帮助犯在互联网中出现了异化,相较于传统犯罪主犯,组织犯作用在递减,较之传统犯罪从犯,帮助犯作用在递增,因而必须从严打击互联网涉毒犯罪的帮助犯,并对借助互联网实施涉毒犯罪人员增设资格刑。针对互联网新型毒品犯罪的法律缺漏,需要增设组织吸毒罪、传播毒品信息罪,强化对毒品犯罪源头和消费行为的打击。  相似文献   

14.
从浙江省台州市的禁吸戒毒工作实践看 ,导致吸毒的原因是复杂的。要遏制、减少吸毒现象 ,提高禁吸戒毒工作效率 ,关键在于建立禁吸戒毒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第16期刊登了《明星与吸毒为何如此亲密?》一文,列举了国际上众多涉毒的明星。其实,明星吸毒、滥用毒品的现象不只在美洲、欧洲,亚洲也是如此,甚至我国国内的一些知名艺人涉毒的丑闻也时常见诸报端。明星吸毒并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被公开曝光与毒品有染的明星前赴后继。民众对明星吸毒事件也从最初的震惊、感叹到如今的麻木。从这些越来越趋于常态的明星吸毒事件中,可看出演艺圈已经成为传播毒品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6.
管制吸毒是全球性的法律难题,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西方广泛关注的管制吸毒正当性问题在中国受到普遍忽视。国内虽然对吸毒问题和吸毒者研究的成果不少,但相当多成果对管制吸毒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实然性的制度构建层面。因此,研究管制吸毒的必要性,既是构建中国禁毒法的理论基础与核心价值的需要,也是解放更新认识和制度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吸毒后驾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后驾驶行为是指非医疗目的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后(查获时毒品检测呈阳性)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当前,我国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导致的严重问题正逐渐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由于对吸毒后驾驶问题认识不足,相关处罚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不明确,现场执法的检测手段不便捷,相关的技术标准有待制定等因素的影响,吸毒后驾驶问题的解决确实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困境。深入分析并研究我国甚至境外吸毒后驾驶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对此,应采取包括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政策法律、日常管控、检测技术、深挖犯罪等方面的一整套综合性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女性吸毒人员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女性吸毒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女性吸毒者在心理、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婚姻、家庭、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与男性不同的特征.由于女性本身的特殊性,女性吸毒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健全家庭、集体、社会保护网络,创造保护女性的良好环境和落实社会帮教工作等措施,提高女性素质,增强其自主、自强的能力,强化女性世界观、人生现、道德观教育,提高其自尊、自爱意识.同时充分关注女性吸毒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落实针对女性吸毒者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为其提供必要的社会关爱和救助,只有这样,才能防惠于未然,才是控制和根绝女性吸毒的基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不论满文军吸毒是偶然还是必然,有关部门对接二连三的明星吸毒现象恐怕都不能等闲视之了。"怎么连满文军都会吸毒?"日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