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窦登洪 《世纪行》2011,(9):8-11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中国湖北武昌城内、外枪炮之声骤然大作,爆发了武昌起义。这次是以军队起义,一举结束了中国近二千多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它以雷霆万钧之声势,向世界昭示,东方巨龙觉醒了!  相似文献   

2.
王亮 《两岸关系》2011,(5):14-17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大多数人会联想到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武昌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四川的保路运动,以及中山先生重要的活动地点上海、南京等。其实,在当时的北京也同样发生了许多与辛亥革命密不可分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一年在中国大陆上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结束几千年封建帝制的一次伟大革命。继武昌起义后二十天即阴历重九爆发的云南起义,则是武昌起义的继续。它高擎反帝反封建义旗于云南高原,为中国近代历史添写了灿烂的篇章。六十八年过去了。读着毛主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今日重饮黄花酒,不禁勾  相似文献   

4.
韩进英 《春秋》2011,(6):26-28
1911年是辛亥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领导下.这一年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即: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和12月31日的滦州起义。我的父亲韩多峰就曾参加了以王金铭、施从云和冯玉祥为首的滦州起义。  相似文献   

5.
蔡锷,湖南邵阳人,近代中国杰出的军事家.他年轻时留学日本,对国家衰微、世风日下而忧心忡忡,痛感“清廷之腐败,批政杂出陷国家于危险,置生民于涂炭”.他立下志向:“为国计民生,能不将清王朝倾覆?”并且勇敢地投入到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中.1911年,蔡锷响应武昌起义,在云南发动起义,宣布云南独立,此后又坚决与复辟势力进行斗争.他说:“我们自知力量有限,未必抗得过他们,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一回不可.”  相似文献   

6.
张铭歌 《世纪行》2011,(7):42-46
以武昌起义为胜利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它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奇迹。在全球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曾亲身参与这一伟大革命洪流的先祖父张难先。早在1904年,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指引下,祖父就与同时代的革命先贤们,在总结以前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中,  相似文献   

7.
汪林茂 《今日浙江》2011,(18):56-5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大清帝国轰然倒塌。以该年农历“辛亥”命名的一场中国式大革命,从根本上摧毁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把整个国家拉入现代中国的历史轨道,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8.
夏莲居 《春秋》2011,(5):22-25
1911年武昌起义,山东响应,宣告独立。山东省自宣告独立,不久又复取消,虽是短短的时期,而事体却很复杂。  相似文献   

9.
将武昌起义称为武昌首义或武汉首义,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首先提出来的,得到辛亥革命党人及社会的广泛采用,到民国初年已成定说。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把武昌起义爆发日确定为中华民国国庆节,并将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个国庆节庆典特意放在辛亥首义之地武昌举行。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区的历史地位,同样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可。武昌起义在辛亥革命中并非最早,之所以称为武昌首义,主要是因为:第一,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各地响应,为推翻清王朝及中国专制帝制建立了头功。第二,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率先将中国同盟会提出的民主共和制度变成革命实践。第三,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拟订了《鄂州约法》,成为其他各省制定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皮明庥 《世纪行》2011,(1):28-28
在一次讨论会上,有同志向我提问。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故人们便称为辛亥革命首义。设问者说,难道在辛亥年是武昌首先起义吗?广州在同一年3月29日就发生黄花岗起义,比武昌还早半年。也没有叫广州首义。又说,在保路运动中.四川发生成都起义,而且各地起而响应者有全省各州县。  相似文献   

11.
袁磊 《政策》2006,(10):57-57
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武昌起义中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与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次历史性会面。这张照片摄于1961年10月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安排了这一历史性的会面。在辛亥革命中,熊秉坤是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先锋,代表着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溥仪则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行将灭亡的封建势力的总代表。熊秉坤(1885-1969),湖北武昌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他的公开身份是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一个正目(相当于班长),其秘密身份则是湖北革命党人在工程营…  相似文献   

12.
陈孝华 《政协天地》2011,(10):12-14
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半,广州的两广总督署前突然响起一阵螺号声,同盟会发动的又一次武装起义爆发了。辛亥广州三·二九之役又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成为了武昌起义的预演。在此役中,福建革命志士冲在最前头,慷慨殉难中,有姓名可考者23人。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4,(1):22-23
在我党的历史上,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朱延惠 《理论月刊》2002,4(6):47-48
本文溯往探究武昌起义的一系列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而成熟的因素,阐发了辛亥革命嚆矢武昌起义成功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5.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武昌起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固然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当时两湖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工作,特别是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和宣传  相似文献   

16.
风云讲武堂     
于晨 《创造》2011,(10):50-51
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是培育新式军事人才的摇篮,也是云南反清革命的基地。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很多人都成为革命者或积极倾向革命。昆明重九起义中,曾在讲武堂任职的教官和新军中讲武堂毕业生是重要骨干。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01,(5)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脱离清廷。山东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同盟会员,在武昌起义的影响和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推动下,一度倡导和促成了山东的独立。尽管山东独立后来受到袁世凯的破坏和镇压,被迫取消,但山东同盟会员在孙中山先生的指导下,仍然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相继发动了登州(蓬莱)、黄县、文登、荣成、青州、即墨、高密、诸城等地的起义,促成了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1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爆发的。这场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为导火索,两个月内,烽火燃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和地区。先后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促使清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0,(4):65-65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革命前辈在龙州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八军,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相似文献   

20.
武昌红楼     
《长江论坛》2006,(4):F0002-F0002
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厂广场北端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辛亥革命的著名胜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现在这里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一举成功。第二天,革命者们即在起义士兵的簇拥下汇集红楼,并在红楼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同时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并以都督黎元洪的名义通电全国,号召各省独立,响应武昌,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红楼就这样度过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天,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以“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