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肖军 《台声》2010,(3):37-39
他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县新化镇,17岁离开台湾东渡扶桑求学,毕业后直奔祖国大陆抗日第一线。52年后才第一次返回故乡,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1979年,中国第一家医药合资企业开始谈判,因为他的一次意外腿部骨折,当时又无人敢“顶雷”接手被骂作“汉奸”的谈判,谈判被迫搁浅半年。  相似文献   

2.
灵魂的故乡高更是画家中的传奇人物。离开繁华和喧嚣,到远离都市的海岛上寻找激情,寻找灵感,寻找爱情和幸福,他走的是和别人完全不同的道路。当时也许有很多人不屑于他的举动,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脑子出了毛病。但是后人看着他那些与他同时代画家完全不同的作品,不得不钦佩他作为艺术家的独特眼光和珍贵个性。我相信,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也一样会敬佩他。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当然是因为觉得他的作品完全有资格和当时最有名的油画大师们比肩而立。高更离开巴黎去塔希提岛,在当时确实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也许,这也算得上是…  相似文献   

3.
刘青 《人民公安》2007,(10):38-39
当时只觉脑子“轰”地一响,专家后来讲了些什么他便再也听不到了。他当时是怎么离开医院,又如何来到漓江边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孙贵友又要走了,带着他的妻儿老小,带着他的船,离开河南省小浪底水库,去另一处有鱼的地方。他也记不得这是他几十年打鱼生涯中的第多少次迁移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安》2013,(18):80-80
编辑老师: 我从去年开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当了一名保安员,也开始接触、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近期家里遇到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2009年5月18日,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张某向他借了5万元.当时他写了一张欠条给我父亲,约定在一年内还清借款。  相似文献   

6.
“我一辈子都不离开你。”23年前。25岁的朱温霞对新婚丈夫郭方舟这样说。新婚不久。郭方舟在一次施工中,跌入18米深的天井。“你丈夫的大脑已接近‘死亡’,他今后只能躺在床上了。”医生当时告诉朱温霞。在朱温霞无微不至的关怀下。2000年11月8日。昏迷了23年的郭方舟终于能开口讲话了。  相似文献   

7.
心香一瓣寄哀思———悼张纯之同志纯之同志走了。我随着告别的人群走进了他的灵堂。在他生前半个月,我们还见过一次面,通过一次电话。未想到他很快住进了医院,没有多久即匆匆离开人世远走了,永远地远走了!在他住院期间,我去看望他,见他精神还好。他让我靠近他坐在...  相似文献   

8.
陈裕德在濮阳黄泽岭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裕德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可他的人品、艺品连同他所塑造的无数艺术形象,却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我是1992年春天与陈老师相识的,当时我们市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9.
据《京华时报》2007年11月14日报道,10月20日上午8点50分左右。一辆现代车行驶至一路口时,被一名骑自行车的外国女子拦住。该女子将自行车挡在车前,并用手指了指路中央的机动车道,可能是示意司机应该走主路。因语言不通,双方僵持了几分钟后,司机先后两次将老外的自行车摔到路边,然后开车离开。那老外随后也骑自行车离开,当时并没有报警。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0,(3)
<正> 他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县新化镇,17岁离开台湾东渡扶桑求学,毕业后直奔祖国大陆抗日第一线。52年后才第一次返回故乡,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 1979年,中国第一家医药合资企业开始谈判,因为他的一次意外腿部骨折,当时又无人敢"顶雷"接手被骂作"汉奸"的谈判,谈判被迫搁浅半年。从投奔太行山区任八路军野战总部卫生材料厂的研究部主任兼技师,到接管日本人留下的北平制药厂,到主持新中国首批5家医药合资企业谈判,他把一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 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毛泽东第一次访苏。1949年12月,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后不久,毛泽东第一次离开这块生他养他造就他的土地。列车在茫茫的西伯利亚雪原上奔驰,毛泽东站在车窗口,向外望去,思绪万端……中华人民共和困百废待兴,海南等岛屿还没有解放,他有多少工作要做?他有多少事情要处理?  相似文献   

12.
“走到世界尽头的植物学家”1911年3月中旬,从上海开往美国的船上,一位跛着右腿面带疲惫之色的英国人正与身后的世界告别。他全名叫厄内斯·亨利·威尔逊,35岁,半年前的一次事故打乱了他的计划,不得不提前离开中国。而且,令人沮丧的是,事故留下的残疾使他再难重返中国西部继续他的田野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蒙 《人民公安》2011,(4):48-51
不知不觉,中国摄影家协会前主席徐肖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2003年前后,笔者有幸多次采访当时正值"米寿"(88岁)的徐老,将采访他的文字后来收入《毛泽东之路——画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一书(2004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第1版)。  相似文献   

14.
美国曾有个名叫詹姆斯·凯得的矿工。他生于1879年,死于1949年,一辈子没结婚,没有亲属。他生活极简朴,达到了吝啬的地步。他吸烟,买5美分一支的雪茄.点燃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吸.他认为大口吸烟是一种浪费。他喜欢嚼口香糖.因此备有一个小铁盒.把嚼过的口香糖吐到小盒里,以备再嚼。年近七旬.他已积攒了2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他在遗嘱中写道:给他办葬礼可花掉100元.其余的钱用于研究人的灵魂离开肉体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情景.并把这种情景拍摄、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5.
一8月17日这天下午,大连市家电产品经销者刘庆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下午他刚卖了一套家庭影院音响,上门安装调试好,买主听任刘庆树喊价连个哏儿都不打,便把47000块的现金放在了他的手上。离开买主的家,已是夜幕降临。刘庆树平生第一次惊诧地发现,多年来熟视...  相似文献   

16.
别让心失明     
蝶舞 《今日广西》2007,(19):71-73
从小,他就是个虚荣心极强的孩子。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欺负父母不认识字,从不让他们到学校,考了满分的试卷他放在书包里不给他们瞧。但他好几次从门缝里发现,他们趁他离开的空隙偷看他的书包,然后两人相视着,笑逐颜开。  相似文献   

17.
1922年,20岁的燕京大学化学系学生傅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祖国。他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在中美之间多次往返,被称为“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个孤儿。十七岁的时候,他离开舅父,开始独立生活。对于贫穷的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可是,他试了几次,都没有如愿。  相似文献   

19.
爱比蜜甜     
盛夏的夜晚,天空中飘着星星点点的雨,他一个人静坐窗前,望着雾蒙蒙的窗外,此时,他又熟悉地走到柜子前,习惯地打开了柜子门,取出一瓶蜂蜜,舀两勺放在特别的杯子里,冲上水,静静地品味起来……2002年初,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他的亲人、朋友,离开他最爱的女友,到遥远而陌生的城市——北京。临行的那一天,好多人都去送他,他好感动,他在人群中极目搜索着,却唯独不见女友的身影,他有一种很大的失落感,他不想离开但最终还是踏上了北行的汽车。一夜的行程令他很疲惫,他一夜无眠,他一直在想她为何不去送他。之后,他来到一家保安公司接受培训,在培训的…  相似文献   

20.
王涛 《中国保安》2014,(9):10-13
初以吴辉表.还是在2004年的时候。那是一次行业联谊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吴辉表。当时他的发言让记者为之一振,语言虽不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