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预期学说理性预期学派产生于7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以后。战后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发生了危机,而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货币主义面对滞涨一时又难以拿出良策,于是一支新的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使从货币学派中衍生发展起来。理性预期概念最早见于美国经济学家约翰·F·...  相似文献   

2.
货币主义产生背景及学说渊源货币主义是本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派。该派创始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弗里德曼,所以,这个学派有时也波称为芝加哥学派,或弗里德曼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在“凯恩斯革命”以后曾经出现过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五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失业人数减少,通货膨胀率降低。被认为是进入了稳定繁荣的“凯恩斯时代”。但从六十年代下半期起,特别是到了七十年代,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的“滞胀”现象,象一种流行性瘟疫迅速影响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而那些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越大的国家遭受打击也越大。面对这种现实,资产阶级政府及其学者不得不承认凯恩斯主义失败了。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5,(2)
外国学者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有很多论述,其中较为流行的有凯恩斯主义的、结构主义的、货币主义的几种观点: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英国经济学家约·梅·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认为,自由放任的...  相似文献   

4.
产生和发展新制度学派、现代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被称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新制度学派以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者自居,认为经济学必将“朝着制度主义的方向迅速发展”。新制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奠定理论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凡勃仑、康蒙斯和密契尔。第二阶段,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旧的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转化的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是小克拉克、米音斯和贝利等人。第三阶段,五十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5.
货币主义(或称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是当前流行西方欧美国家的两个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流派,是现代西方保守主义经济思潮中的两枝主要力量。这两个流派虽然观点各异,但在抨击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经济活动中政府作用的加强是使经济问题更加恶  相似文献   

6.
凯恩斯主义往往是在危机时期被人"请出"。凯恩斯主义的标签所以贴到社会民主主义的门牌上,在于它为后者提供了一整套的经济社会主张。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似乎为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危机的深化特别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又将凯恩斯主义置于"被告"地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回不来,是由于受到西方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党人的发展模式固有弊端的局限,尤其是西方保守势力的强力抵制。在可预见的未来,凯恩斯主义难以在西方获得复兴。  相似文献   

7.
萨缪尔森是美国后凯恩斯主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是美国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后凯恩斯主流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中是两个主要的派别。两者在基本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存在着许多分歧,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而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的争论,则是两派长期论战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主义往往是在危机时期被人“请出”。凯恩斯主义的标签所以贴到社会民主主义的门牌上,在于它为后者提供了一整套的经济社会主张。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似乎为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危机的深化特别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又将凯恩斯主义置于“被告”地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回不来,是由于受到西方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党人的发展模式固有弊端的局限,尤其是西方保守势力的强力抵制。在可预见的未来,凯恩斯主义难以在西方获得复兴。  相似文献   

9.
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在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上具有不同观点,它们构成了西方不同经济学流派在该问题上政策主张差异的理论渊源。我国在短期应利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长期应当注重经济增长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中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潮,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是构成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经济学流派。它们都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推崇在发达国家对国有公司实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错误的价格政策和过多的国家干预,结果造成了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不当,减慢了经济增长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新剑桥学派的资本理论源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成熟于同新古典综合派的论战。在这场论战和新剑桥学派资本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哈罗德、斯拉法和卡莱茨基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新剑桥学派,实际上是凯恩斯、哈罗德、斯拉法和卡莱茨基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12.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是以早期传统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主义流动偏好理论相混合发展来的。 1950年,货币主义的领袖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公开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奠定了货币主义丰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外论摘译     
《前线》1998,(9)
外论摘译向凯恩斯主义挑战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作为凯恩斯主义对立面和批判者而出现的。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是经济滞胀的根源。凯恩斯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把促进经济增长归结为刺激需求,实际上,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14.
结合库恩的基本范式和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只要构成研究范式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则属于经济学革命。因此,科斯范式与斯密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货币主义革命和理性预期革命一样,都应该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一次重大革命。科斯革命沿袭了斯密革命的"稳定性偏好与理性选择"内核,但增加了"交易费用约束"的保护带。科斯革命不像凯恩斯革命那样离经叛道,而是继承了边际革命的内核,但其保护带的厚度和弹性又远远超过了货币主义革命与理性预期革命。  相似文献   

15.
社科丰碑     
一、经济学 英国凯恩斯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新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体系,它在理论上否定所谓资本主义经济的完善性、和谐以及供求力量造成充分就业均衡论,强调应设法增加有效需求,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导思想为之发生重大转折。 在美国出现的新古典综合派把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在自己的微观经济理论中糅进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故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称之为“折中的后凯恩斯学派”。 在英国,后凯恩斯学派中的佼佼者是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它在资本、增长等理论方面与新古典综合学派  相似文献   

16.
王诚 《前线》1996,(12)
西方就业观念的转变对于西方经济中近几年出现的失业率缓慢上升而诸多政策治理无效的情况,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或者如凯恩斯主义主张应加强政府公共投资、刺激消费者需求和积极扩大出口贸易量,以扩展总需求和增多工作机会;或者如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主义认为现代人在择业...  相似文献   

17.
新剑桥学派     
产生及学说渊源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它的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故得此名,也称英国凯恩斯主义,又因为该派有两个代表人原籍在意大利,所以这一学派又被称为英国——意大利学派。这一学派的产生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使凯恩斯主义分裂而形成的其中一派。新剑桥学派也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自己论证的出发点,但它  相似文献   

18.
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对策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   1929- 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以及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措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正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有效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否定了此前“古典”学派提出的工资率是有充分伸缩性的观点,反对通过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炎  王冲 《探索》2011,(3):98-102
2008年爆发并波及全世界的这场金融与经济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终结。后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政府采用的凯恩斯主义的救市政策也并非行之有效的对策。一种可行的思路是,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构建企业分享经济运行机制,从微观经济基础切入,打造反危机的长效调节机制,实现"无滞胀"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明学派•浙东学派•浙东史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明学派、浙东学派、浙东史学派是浙东学术的重要群体,它们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内涵,是浙江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浙东史学派,其影响和作用尤其明显.但不少读者对三者的认识和解释有某些混淆,本文试图理清这些问题,而把重点放在评介浙东史学派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