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入玉  陈灵娟 《创造》2002,(9):40-41
一、坝区与山区村民自治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蒙自县2000年7月以新安所镇为试点,开始进行村级体制改革,实行村民自治,之后在全县展开。蒙自村委会运行至今,发展形势比较平稳,但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坝区和山区明显地表现出了“两级分化”。在坝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村民文化素质较高,村民自治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有的还发挥得较好,村民自治前后变化显著,而在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村民自治的作用发挥不大,村民自治前后变化不大。这从选举过程和结果,村民民主意识的变化,村委会的自治能力和政府工作作风的…  相似文献   

2.
陆炳强 《当代广西》2008,(21):32-33
1980年初。新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现属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诞生。两年后,“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8年6月1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开始试行,1998年11月4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村民自治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实现了从民主原则到公民行为的巨大跨越。这被称为中国内地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政治生活的最大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村民自治制度,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0,(6):24-25
在江门侨乡,经过十年时间的洗礼,村民自治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迈进。时代在变化,要求在提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加快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值得民政工作者认真思考、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强行政推动下的村干部行政化——湖北省杨村村治过程分析王巨光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大陆农村开始实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的出现标志着村干部的制度角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较之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干部仅仅是公社组织“代理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村民代表会议正在议事武俊德/摄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依据村委会组织法,以村民委员会为体载构筑村民自治体制,成为当代农村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课题。河南省许昌县委、县政府出色地抓好了这个课题。这里的75万农民昂首步入了自治“殿堂”,他们以主人公的姿态,用民主自治的方法,解决自身的各种问题,推进农村的各项建设。许昌县村民自治工作,成果显赫,事真理实,经验可贵。上好一堂课开展村民自治,是党对农民实行领导的一种崭新方式,能否顺利实行这种方式,首先决…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3,(18):30-33
这些年,东兰发生的变化太多太多。在韦国清同志的老家——弄英村,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村民生活富足安乐。村民陆荣干自豪地说:韦国清是我们村出的大英雄,我们后辈人不能给他丢脸,我们搞种养搞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一、民主选举结束不能被认为就是实现了村民自治贯彻村委会组织法以来,人们对村民自治的认识逐渐提高,具体操作程序比较熟练,成果明显。但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部分地方用民主选举代替村民自治的全部,认为村民进行了民主选举就是村民自治了,选举结束就算完成了村民自治,这种看法直接影响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没有民主选举就没有村民自治组织,其他村民自治的内容就无从谈起。民主选举是对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最好训练,是提高村民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但是,仅仅停留在选举上,不…  相似文献   

8.
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务公开制度是村民自治的一项具体制度1、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大方向村民自治是指村民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委员会把村民组织起来,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有关的各项村务,实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第一,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1982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①村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了主人翁地位,表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质。第二,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民主。村民…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长汀县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进一步调整充实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完善工作责任制,加强了领导。二是结合大力表彰先进村委会、先进村民代表、先进村民小组,树立榜样,激励先进。三是结合举办村主干培训班,为加强村委会建设和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四是结合广泛开展“两法’颁布五周年纪念活动,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大力宣传村民自治的成效、意义,推动村民自治活动的深入开展。由此带来“五大变化”;一是促进了农村尽快脱贫致富。58%村落的林果场、企业已形成“一村一品”新格局,农工商一条…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大》2008,(3):I0002-I0003
现在的包道村,99%的村民住进了楼房,人均居住面积超过40平方米。包道村的就业率达到了95%,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包道村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有养老保险。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村民可按月从社保机构领取到养老金。另外,全体村民加入了合作医疗保险。村民还可不定期地领取红利,截至目前,包道村已经向村民发放红利5600万元,村民坐在家里也有收入。现在,全村人安居乐业,日子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1.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关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明确规定了村民实行直接民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确立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框架。进一步充实、完善这一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有关村级民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活动的制度保证。其中,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村民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有的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竞争行为不规范、贿选现象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有的地方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9,(6):20-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有的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竞争行为不规范、贿选现象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有的地方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胡静 《楚天主人》2010,(2):48-48
在南漳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水坑村。近几年这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栋又一栋的村民新居鳞次栉比,崭新的村级公路像长龙一样贯穿全境。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饱满了,精神面貌悄然改观了……要问这些变化怎么来的?村民们就会齐口称赞他们的"领头雁"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贺世亮。  相似文献   

15.
地处中越边界的富宁县大寨村彝族瑶族群众,现在结束了过去家家户户“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点灯靠松脂”的“三靠”历史。谈起大寨村的变化,村民们都称赞:“这是赵执云同志教我们学文化,学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种田地的结果。”一1981年,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寨村的财富就是那嵌在荒坡上的土地。村民们靠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乐”日子,传统的刀耕火种使村民年年等着国家的返销粮、救济款过日子。由于村民文化低,科技知识少,把国家救济的化肥撒在庄稼的叶面上、嫩芽上,使大片大片的庄稼被烧死,造成无收和欠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3,(5):37-39
为加强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深入推进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民政部制定了《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2013年5月2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的通知》【民发[2013]76号】。现将《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荣华 《当代广西》2012,(12):35-36
临桂县五通镇大塘村委位于五通镇西部,共有8个自然村,952户4326人;全村有耕田3900亩,旱地4500亩。由于该村人口多耕地少,种养项目杂,难以形成品牌,200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村。通过扶贫村里修通了简易石渣公路,但是道路依然难行,农产品外运销售难,制约村民的经济发展。为了尽快脱贫致富,村“两委”充分利用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既使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完善,又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农村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基础的变更无疑对基层政权组织体制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在这种新的社会格局中,如何以村民委员会作为组织实体而构筑村民自治体制,成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一项基础理论课题。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指明了方向。《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从现在起到201…  相似文献   

19.
[案情介绍]1982年,某生产大队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将村内4O00余亩旱地承包给本村村民。回988年3月,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本村的土地承包方案。以后,村民们一直按照这一承包方案承包这IOOO余亩土地。时至1998年秋季,乡政府认为旱地产量不高,便号召村民在承包地内打机井,把旱地变为水浇地。但大部分村民怕担风险,不愿意投资。为此,乡政府决定,谁投资谁受益,无论是本村村民还是外村村民,只要投资打机井把旱地变为水浇地,就可以取代原土地承包者。结果,有的村民因没有投资打机井,被乡政府取消了土地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制度化的一项新的实践探索,村民自治活动开始于 20世纪 80年代初。 1998年 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经过十年试行的基础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两年来,全国各地依据该法的规定组织了新一届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从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农村做到了由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普遍设立了秘密写票处,当场公布选举结果,选举程序和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村民自治实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