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建立了档案保管制度,保存党的文献资料。但在此过程中,尤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重要领导人参加国民党工作的许多珍贵档案文献,大多保存在国民党的档案部门。1949年,随着国民党的溃败,这些重要档案移入台湾,收藏于国民党中央党史馆。20世纪90年代后,国民党中央党史馆开始对外开放档案。200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与该馆合作,陆续将这些档案进行整理、复制,并在胡佛研究所对学界开放,为中国史学界开展研究提供了便利。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金以林等同志,从中选编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几封信,予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党史博览     
《党的建设》2008,(8):62-62
·历史档案·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叶挺独立团的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其干部的任免、调动由中国共产党决定,不受国民党第四军的约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小型正规武装力量。铁甲车队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建立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不是偶然的,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尤其是共产国际、国民党、共产党三方力量综合作用和博弈的结果。在联合反帝反封建的大目标下,共产国际、国民党、共产党在动机和具体目标等方面的认识不尽相同。正是这些复杂、微妙的因素和动机,为后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历史伏笔,并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合作破裂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党的文献》2011,(6):3-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建立了档案保管制度,保存党的文献资料。但在此过程中,尤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重要领导人参加国民党工作的许多珍贵档案文献,大多保存在国民党的档案部门。1949年,随着国民党的溃败,这些重要档案移入台湾,收藏于国民党中央党史馆。20世纪90年代后,国民党中央党史馆开始对外开放档案。200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与该馆合作,陆续将这些档案进行整理、复制,并在胡佛研究所对学界开放,为中国史学界开展研究提供了便利。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金以林等同志,从中选编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几封信,予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陈玫 《世纪桥》2011,(10):15-17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10,(10):50-50
1927年“八一”南丹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无产阶级第一支武装部队。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这些叱咤风云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功地运用新闻宣传扩大了影响,打击了敌人,赢得了群众,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本文试就这一时期党关于新闻宣传的策略思想做一初步探讨,就教于诸位学者先生.一国民党“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了国民党并在其组织机构中担任一些要职.为了指导这些在国民党中工作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于1924年2月在第二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决定“本党以后一切宣传,出版,人民组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档案保存及公布情况概述苏晓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档案经历了极其艰难曲折的历程才得以保存,以后又经过很长时间才陆续公布。本文拟对以上情况作一概述。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概念的界定所谓“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党史学界一般认为就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9.
苏若群 《世纪桥》2013,(7):32-34
90年前,即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次大会决定按照共产国际的要求,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史称“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掀起了大革命高潮,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更广阔的政治舞台,开辟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共产国际是怎样把在成立时就宣布不与任何政党发生关系的中国共产党,推向与国民党合作之途的?中共三大是怎样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的?国共“党内合作”对共产党的利弊如何?在纪念中共三大召开90周年的今天,探讨这些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共对国民党与张作霖、段祺瑞的合作持反对态度,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国共合作后,中共继续揭露军阀的本质,反对国民党与军阀周旋,批评其北伐政策,呼吁依靠民众力量。对于1924年孙中山北上,中国共产党也不赞同。这些做法,体现出中共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且,中共妥善地处理了在统一战线中与国民党的关系,在复杂的形势下,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蜀 《党建文汇》2002,(20):33-33
1945年2月12日,雅尔塔会议发表公报,宣布由美、苏、英、中、法五国共同发起召集旧金山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说,中国共产党要派代表参加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周恩来致电赫尔利,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旧金山会议中困代表团应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三方面代表共同组成,各占三分之一。但是,国民党政府拒绝了。  相似文献   

12.
翟唯佳 《湘潮》2008,(10):30-33
在1949年的云南起义中,卢汉扣押了一批国民党高级特务。这些特务,长期作为蒋介石政权所豢养的鹰犬和打手,为实行法西斯统治竭忠效力。他们为了维护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镇压民主运动,杀害革命志士,实属血债累累、十恶不赦的恶魔。这里要讲述的是云南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征服这些魔鬼的内幕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召开,进一步讨论国共合作问题。大会决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霞飞 《党史纵览》2009,(12):15-19
1949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筹备建立新中国之际,中国南方仍然有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把湖南南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控制着。在这些国民党军队里,以桂系白崇禧所部实力最强,是国民党在南方军队的主力。蒋介石设想,依靠国民党在南方的军队,抵挡住解放军进攻,与此同时,在美国帮助下,组建新军,夺占南方,再进攻北方,重新占领全中国。  相似文献   

15.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中国国民党是‘冲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同国民党合作是必要的,他的党员应该“留在国民党内”;但是共产党要保持自己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时,恰巧这个决议传到中国。这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在广州举行“三大”,把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列为大会主要议程。讨论中,代表们都表示拥护共产国际的一月决议,但…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历史档案工作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迎红  谭明 《世纪桥》2002,(3):20-21
20世纪 20-4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中国档案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即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工作的确立,纵观党的历史档案工作发展历程,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11,(11):28-32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除在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工作。三年中,通过秘密策反而起义、和平改编和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官兵总数达117万人,占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时总兵力430万人的27.2%。本文记述的是我党我军对国民党东北守军进行秘密策反工作的部分事迹。  相似文献   

18.
武汉曾经是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城市,国民党在此建立了庞大的政权机构和特务系统。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对于新政权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武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5月底开始对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接管,历时1个月,实现了和平接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0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中国档案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即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工作的确立,纵观党的历史档案工作发展历程,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徐楚光,湖北浠水县人。参加革命后曾改用徐建豫、徐祖芳、徐楚狂和席君实等名,1909年2月9日出生在浠水县团陂镇路口乡白鹤村的一户贫苦农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即从事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潜入湖北、广西。河南、山西等地国民党军中任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