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翠娥 《法制博览》2015,(4):136-137,125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就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的实施。本文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背景,从当前我国宪法实施的现状出发,通过探究宪法实施之内涵,旨在寻求加强宪法实施之路径。加强宪法实施,必须从更加广泛的含义理解宪法实施的内涵,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宪法,同时通过宪法解释以及宪法监督等机制保障宪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鉴于党内规范的双重属性和依宪执政的双重内涵,依规治党不仅是加强党建的需要,也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外部保障,而且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一方面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清理、审批、备案制度,保障党内法规与宪法法律的一致性,为在宪法法律框架下依规治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当落实现代法治的理念和原则,使党内法规具备现代法治的实质和形式品格,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规治党创造前提。在着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建设党内法规的实施、监督、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抓工会组建,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当然是工会组织自身的首要任务.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找准"对接点",也是新时期工会工作从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新挑战. 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形成"党工共建"工作思路 只有明确"对接点",才能找准工作定位.为此,我们加强了政策、法规的学习,通过重温宪法和党章,明确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群工作,实现党工互动共建是由党和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宪法和党章赋予党群组织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程财 《法制博览》2014,(1):212-213
作为一种法律构造,著作权的价值在于保持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技术发展和著作权扩张,著作权法在维护作者私权、保障公众获取权方面出现制度失灵。面对著作权正当性的难题,"宪法进路"着眼于著作权的宪法渊源、表达自由和公共领域等著作权与宪法的接触点,主张在宪法语境中寻求著作权的基础,进而界定著作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5.
在古巴,《宪法》确立了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基本框架,以《青少年法典》为中心建立起一系列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以宪法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政治权利保护法律体制;以《家庭法典》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家庭权利保护的法律体制。青少年的劳动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则通过劳动法律、社会保障法等得以保证。古巴还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法律体制,以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落实。古巴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存在着政治色彩浓、重义务轻权利、缺乏执行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黄靖 《南风窗》2011,(11):93-93
"诚"的最根本政治基础和衡量标准,是"法大于权":无论治人者还是治于人者,其政治行为必须受宪法的规范。宪法所保护的,不仅仅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保障的政治平等,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能接受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正配合全国第七个宪法宣传日,石景山区总工会围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主题,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为推动全区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宪法,增强职工群众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石景山区各级工会结合各自实际,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法律知识竞答、职工法律咨询等方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进企业、进楼宇、进社区、进网络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接受职工群众咨询300余次,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推动宪法走进职工群众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高层声音     
赵义 《南风窗》2011,(8):14-14
胡锦涛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下午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27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更加注重行政执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新闻眼     
《南风窗》2005,(6)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德治是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方式,二者各有特点。对于国家治理来说,单纯的法治或单纯的德治都有局限性,好的国家治理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治理、法治、德治内涵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法治与德治具有非常紧密的辩证关系,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治理都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立法、执法及法律宣传等方法并重;在守法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守法的道德环境;在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背景下,党政领导干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活动,做到以上三点,方能促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6个国家宪法日即将到来前夕,海淀区总工会走进中关村软件园举办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区总工会党组书记牛爱忠,副主席严钢、林志军及相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播放普法宣传小短片,普及法律知识;面对面解答有关法律维权的难点、重点;发放《宪法》《工会法》手册等学习资料和宣传品,营造良好的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开展有奖竞答活动,将普法气氛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基本使命。其核心要义在于:弘扬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制定、修改、废除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党和政府率先垂范,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公正权威高效司法制度;让守法成为全民真诚信仰。其基本途径在于: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重要领域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当中,又要通过强化法律政策的引导性、激励性、约束性,激浊扬清、惩恶扬善,逐步完善法治保障体系、党规政策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重点抓好文明法治、公平法治、诚信法治"三大建设";各级领导、政法干部和法学专业人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正气,促进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合宪性限定解释这种方法的使用,这不但是对宪法和法律进行解释,还作为一类宪法裁判方式和一项避免违宪判断的方法。本文通过从制度的层面来对合宪性限定解释,相信本文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光耀 《法制博览》2013,(2):104-105
目前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检察机关具有引导侦查权力,从而它的合理性就遭到质疑。但是根据宪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及理论界的主要观点,其产生及应用是合法、合理的。而作为检察机关内设部门之一侦监部门引导侦查就显得很有必要,但通过立案监督、审查批准逮捕、提前介入等方式引导侦查时应该严格遵守依法引导、坚持监督、适时介入、依法谨慎引导等原则,以保障引导侦查的合法性、有效性及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刘煜东 《法制博览》2015,(5):141+140
在现代法治国家,言论自由是一项宪法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将言论纳入政治自由的范畴。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无论是我国的许可性规定还是美国的禁止性规定,其意图都在于从最高效力——《宪法》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实际生活中,言论自由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保障该权利不被滥用,我国规定的界限为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力;美国作为判例法国家,更多的是从不断累积的判例上确定言论的边界、规范言论的范围,那么如何确保公民的这项基本权利得到合法的行使无疑是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得以修正和扩大,本文将试图从美国第一修正案制定后关于言论自由的判例中寻找到如何平衡公民权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为推动顺义区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区总工会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围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主题,开展了系列普法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步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崛起创造了历史的机遇,随之而来也有许多现实的集体劳权问题迫切需要探究。当前我国实现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集体劳权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不成熟、劳权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不对等以及工会组织的不健全和维权不得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应从三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即培育和健全权利主体、加强法制建设以及充分发挥国家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聿文 《南风窗》2012,(24):44+46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党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决心。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9.
法律作为治国平的根本,不仅关乎着国家的命运,而且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在约束我们日常行为的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存环境,任何一个人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和保护,行政法和宪法作为我国的两个重要法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执行力和应用范畴两方面对行政法和宪法的区别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诉讼是法律存在的必要阶段,因此有宪法就一定有宪法诉讼。宪法诉讼越来越成为今年来诉讼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制度建构方案很多存在着过于理想主义的色彩,与我国现行的宪法和政治体制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