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金冲及 《政策》2011,(11):19-23
●有着几亿人口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大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要千百万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自我牺牲,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办到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到辛亥革命前夜,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已发展到十分普遍的地步。辛亥革命的发生到这时是不可避免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个意义非同小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了不起的事情;在思想领域内也引起十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民主精神高涨和思想得到很大解放。●辛亥革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这是当时中国新旧社会势力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也是中国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起了某种阶梯的作用。10年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显示出中国以往任何政党不曾有过的全新特点。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目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几千年、严重束缚近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树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前进论坛》2011,(10):12-15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百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树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本期至第12期,本刊开设《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刊登我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文章,回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的艰辛探索和悲壮实践,揭示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必然性,激励我党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辛亥革命先贤们的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4.
杜耀云 《春秋》2011,(5):40-45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发动的一场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至今百年的历史表明,由这场革命所开启的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此,一切"复辟"、"独裁"、"专制"势力,在不可逆转的社会大变迁中,只是同近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残余之物"。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由此开始,而山...  相似文献   

5.
孙平 《精神文明导刊》2008,(3):58-59,61
深刻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新文化运动,是救国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和发展。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倒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却没有多少成绩。于是,中华民族出于救亡图存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新文化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到今年是一百年:百年后的今年,一些学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是最低的一年。这是受到两种思潮的影响:一是革命不如立宪说,认为20世纪初的中国如果君主立宪成功,可能会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提前进入现代化,言下颇有埋怨革命之意;二是辛亥革命从“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到提倡“五族共和”,是从种族主义上升为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才成就几千年未有之历史功勋。而当今民族主义者则指责,从反满到满汉一家是出卖了汉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正>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是以伟大的历史事件为标识。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在这一个世纪的历史浪潮中,古老的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我们同时迎来了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深刻学习领  相似文献   

8.
郭平坦 《台声》2011,(9):21-23
1911年10月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不仅将革命斗争进一步推向前进,而且对当时还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辛亥革命的前奏、爆发直至尾声的全过程,都不断地激励着台湾同胞开展民族主义运动,激起岛内人民推翻日本殖民统治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金冲及 《时事报告》2011,(11):22-25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对辛亥革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解决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西人民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组建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等方面为组织和发动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从不同层面领导和参与了辛亥革命,对推动辛亥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辛亥革命斗争中,有一大批广西子弟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范予遂 《春秋》2011,(5):14-15
我于1893年出生在山东诸城县范家车村一个小地主的家庭里。父亲范楸芳,与伯父范椿芳分居。我家当时有20余亩地(包括我祖母的养老地),由于田赋及苛捐杂税的负担很重,生活不大宽裕,要靠我父亲做些木工赚钱添补家用。我父亲文化不高,但擅长雕刻。为人宽厚,持家勤俭。某年,家中买了一亩多地,与卖主发生诉讼,虽然官司打赢了,但经多次...  相似文献   

12.
梁思慧 《同舟共进》2011,(10):22-23
《同舟共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今年中共及各民主党派包括民革的一个重头戏。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与政治事件之一,辛亥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这场革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国家统一的局面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声惊天动地的春雷,唤醒了任人宰割的东方巨龙;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战歌,激励着炎黄子孙振兴中华的顽强斗志;是一幅光昭日月的壮阔画卷,留给了后人弥足珍贵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界中的一批先进分子在"天赋人权"学说影响下开始摆脱封建男权主义的桎梏,为获得参政权而进行顽强的抗争。由于辛亥革命本身的不彻底性,加上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封建遗毒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具有时代的不彻底性。但是它开启了中国女子参政的先河,其经验教训对后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6.
肖广德 《春秋》2011,(5):46-47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缅怀辛亥先辈为民族独立富强所付出的牺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珍惜今天幸福和谐的发展局面,我从自己的万卷藏书中,查找出了一本早期的记载辛亥革命的史料书籍。这是一本名为《近百年史话》的纸质变黄的旧读物,长17.6厘米,宽12.6厘米,厚0.7厘米,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初版,由黄祖英等编写,...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为何以革命的形式爆发?辛亥革命所留下的思想遗产,对当今中国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借鉴意义……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对于这场革命的追思,不应仅仅满足于缅怀革命的先人,更需追问其深层的精神遗产。唯如此,我们才能超越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12,(10):10-12
统一战线作为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总战略和总政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统一战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勇气,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面对21世纪我国社会的新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新挑战,如何发展统一战线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必要从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的角度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科学》2011,(5):5-11
由九三学社中央民主与科学杂志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共同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台湾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会议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与会的九三学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现象、反思历史文化观、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辛亥革命与政治发展、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辛亥革命的上海因素、辛亥革命的史料研究、近代中国人对民主共和的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内政外交、晚清是否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从辛亥革命谈知识分子的品格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杨彪 《学习与实践》2012,(7):134-140
当代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20世纪早期中国的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很强的用自身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的特点,有意或无意地透射出其背后的预设立场,这些立场体现了日本比较主流的中国观和历史观。在具体了解日本历史教科书相关记述后,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日本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架设起中日理解的桥梁作用呈现弱化的态势。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记述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中日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