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清香 《新湘评论》2007,(12):31-32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一个善于学习的城市,必将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活力、富有朝气和魅力的城市。常德市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以来,讲学习、爱学习、比学习蔚然成风,学习已渐渐成为常德城乡的流行语言和热门话题.成为领导干部报告的“主题词”,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2.
好书推荐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种价值连城的"终身的职业"。它就是学习,终身学习!在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进程中,个人应该怎样应对发展的挑战,率先成为一个"学习型人才"?在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委联合编辑的《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创建学习型城市》一书中,您能得到启迪和借鉴。该书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介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终身教育理念,如  相似文献   

3.
<正>自去年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以来,"世界城市"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在此我不想从理论上分析、向历史中溯源,把它讲成一个概念上的东西,而主要介绍一下什么是"世界城市"?北京市提出这个目标,实现它的条件是什么?走向"世界城市"具体途径以及北京市为建设"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4.
正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建设标准、质量、品牌和信誉的集中反映。创建文明城市是整体提升城市竞争实力、全面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综合展示城市形象魅力的综合工作。我省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凝聚起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强大动力。回顾总结创城工作,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5.
杜吉明 《求是》2005,(16):53-54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善于学习的城市,也必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像齐齐哈尔这样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只有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城市,才能更好地抓住并把握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实现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经济、政治、社会和谐发展,而且要求不断提高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6.
马恩将"城市空间"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视野中,"空间"由此具有了社会历史性,并成为马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一个重要视角.作为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宠儿,资本主义工业城市成为马恩关注的焦点.在马恩的视野中,资本主义工业城市既是资本主义大工业运行的主要场所,也直接体现和堆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载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凸显出来,并在资本积累中不断生产这种空间对立,由此形成了城乡二元化的空间结构,它是资本主义形态下社会空间差异和断裂的直接体现.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也日益成为阶级矛盾曩尖锐的地方,其巨大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联合和阶级意识的觉醒,城市因而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成为指导北京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建设为主线相比,这次北京的新总规表现出了独特的城市发展思想,从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从首都发展"以人为本"和"以国为重"这两个重要纬度上,表达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新需求。作为一个城市,北京具备巨型城市的特点,其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克服大城市病,建立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孜孜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公众对不公平极其敏感。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让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受到良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9)
正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省深入开展。怎样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是摆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黑龙江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作为边境城市的黑河,要抓住难得机遇,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立足和正视黑河各种优势和不足这个"旧瓶",装好扬长避短、激发党员主观能动性这瓶"新酒"。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红"字.董存瑞纪念馆红色旅游是以承载存瑞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县内外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1.
陈绪生 《理论导报》2014,(10):39-39
正日前,笔者有幸参加复旦大学开办的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授课老师提到,未来几年是推进城镇化、高铁化"两化"进程的新时代。由此笔者联想到"高铁开通,高安该怎么办"的现实课题。高铁是块"吸金石",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快速发展,把城市推向时代的前沿;高铁也可能带来"虹吸"效应,对投资环境不好、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个具有人文文化底蕴的生态式现代城市,必然是一个依法规划和治理的城市,且能不断打造城市"人文的魂"、保留城市"人文的记忆"和养护城市"人文的绿",使人与自然、城与自然相谐相趣、相映相辉.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2日,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在遵义市城市工作会议上讲:"以‘高标准建设’为主题,着力把遵义建设成为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为建成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遵义市如何坚持规划引领,尊重发展规律,把遵义建设成为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是我们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城市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依托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之后,还有一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牢固确立的问题,这就是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成为统领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句话,就是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处于指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而不是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为此,新时期理论武装工作就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在学习内容上求深化,在学习对象上求拓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城市落户政策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互动关系,其政策设置必须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提升城市生存能力,并在城市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城市落户门槛的设立既要考虑社会公平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现实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广东、重庆、宁波三地农民工城市落户的政策比较和成本估算,提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设立符合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保护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切实可行的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循序渐进地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6.
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级空间布局架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的"引擎",其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浙江省提出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上,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快速变化的形势,要求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人不但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这种形势的社会应该是学习型社会。因此,创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作为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岛国,在条件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经过50多年努力,成为东南亚发达国家之一,民众住房拥有率、社会治安等排名全球第一,是一个美丽、活力、包容、开放的国家,更是多元、进取、和谐的国际都市,又被誉为“花园中的城市”。新加坡城市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贵州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曾提出"农业就是工业"的重要命题.他的农村工业化是以"地方工业"、"中小企业"的形式出现于实践中的.毛泽东认为中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不要拥入城市,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农村工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靠自身积累,农村要改造得和城市差不多.学习毛泽东农村工业化思想,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过程同时是权利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而"权利"是指与权力相对的"正当"或"正义",从本质上看,城市化进程中的权利冲突基于正义供给的差异。一个不自由的城市归根到底会缔造一个充满压迫的社会,当城市最终成为社会权利的集合而非国家权力的单元时,城市个体的权利发展与城市的权利发展才能真正融为一体。从这样的角度看,城市化进程的权利冲突的化解不仅仅停留在私权的化解,更要着眼于权利冲突背后的公权保障;在城市与公民的双向权利发展中,逐步实现城市权利主体与内容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