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任超 《北京观察》2021,(5):38-39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晨钟》报是李大钊亲自主编的第一份日报.1916年5月中旬,李大钊从日本回到上海.  相似文献   

2.
张申府故居     
父亲张申府(1893—1986),名崧年,字以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爱国民主人士。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相似文献   

3.
正魏野畴,1898年3月出生于陕西兴平一户农家。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他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魏野畴撰写了《中国近世史》一书,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中国近代历史。1922年,魏野畴再次来到北京,参与组织陕西旅京学生进步团体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任负责人,同时为《共进》撰稿。  相似文献   

4.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出的回答。文中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为何要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自述呢?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幼名双,霜。十四岁改名为爽,字秋白。189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什宦之家”。十岁时,毕业于常州冠英小学,旋入常州府中学堂,因家贫辍学,遂至无锡乡南门外江溪桥私立杨氏小学教书,授算术,图画、音乐。1916年12月,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就读。1917年6月赴北大为旁听生。同年9月,考入俄文专修馆。1919年投身于著名的“五四”运动,参加李大钊在北大创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稍后,同郑振铎等创《新社会》杂志和《人道》月刊,鼓吹社会改造和家庭革命。1920年8月,应北京“晨钟报”和上海时事新报馆之聘,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研究共产主义,研究俄国共产党,研究俄罗斯文化”,“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略尽一份引导中国  相似文献   

6.
朱正 《同舟共进》2010,(10):55-57
丁文江(1887—1936)是一位很关心政治的科学家。1922年5月,他和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人联名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到12月,担任孙传芳任命的“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职权相当于上海市长。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6,(Z1)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头写下了这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920年,这个“幽灵”开始在中国“徘徊”。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同时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热情赞扬十月革命:“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这期间刊载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高君宇…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白坚武。可是出了校门之后,李大钊与工人给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白坚武却成了反动军阀吴佩孚的狗腿子,两个人站在了两个不同的阵营里。1923年爆发的“二七惨案”(反动军阀勾结帝国主义血腥镇压工人运动)发生以后,作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积极领导者之一的李大钊,气愤极了。他立即给白坚武写了一封长信,痛斥反动军阀的罪行,痛斥白坚武为虎作伥。妻子赵韧兰在一旁劝他说:“白坚武是你从小要好的朋友,怎么好绝情呢?”李大钊坚决地回答:“什么朋友,我们是水火不容!”后来,敌人下令通缉李…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方镇中1908年进入私塾学习。1918年毕业于南阳市唐河县高等小学。1919年应表兄郭须静之邀进京,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习。1923年毕业。方镇中的革命思想启蒙于表兄郭须静与革命先烈李大钊,他参加了五四运动,是学长赵世炎在师大附中创办的"少年学会"成员。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法政大学(三年肄业)。1926—1932年在李大钊帮助下留学法国,在巴黎学习政治学。1935年留学日本,在东亚日语学校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107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冶金学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和中国金属学会创建人之一魏寿昆先生因病谢世。他生在天津,长在天津,1923年考入北洋大学,后留校任教,曾任采冶系教授、主任等职,1952年院系调整,魏老离开天津,赴北京钢铁学院任院长。近30年的北洋情缘,让他终生难忘。魏寿昆1907年生于天津,祖辈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1,(4):42-43
"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长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这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缅怀赵世炎的诗篇。"施英"是赵世炎当年用过的化名。赵世炎,1901年出生在四川省(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期间正值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受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的影响,投入新文化运动中,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01,(4)
我党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新青年》。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1920年8月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使用“中国共产党”名称的是蔡和森,他在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了《共产党》月刊,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举起共产党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楚图南 (1 899年 8月~ 1 994年 4月 ) ,原名楚方鹏 ,曾用啊囊、高素、高寒、为笔名 ,云南文山人 ,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 ,革命家、文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楚图南自幼母亲早逝 ,父亲在外工作 ,依附亲友生活。 1 91 6年考入昆明联合中学 ,1 91 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北师大的前身 )史地系 ,其间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 ,在其影响下 ,楚图南开始学习马列主义著作 ,参加组织“劳动文化社” ,主编出版《劳动文化周刊》。 1 92 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 92 3年大学毕业后 ,回到昆明 ,在省立一中任教 ,在任教的 3年中 ,与艾思奇、张天…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十月革命给予李大钊极大鼓舞和启发,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的政党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内容,需要从中国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的视角进行研究。李大钊对民国初年政党活动提出批评,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政党的必要性及政党政治对巩固民国共和体制的重要性。十月革命推动了李大钊对新政党建立的希望,尤其是使他初步认识到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及其以后,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力量联合的思想有了新发展,并逐步形成国共两大现代化政党联合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他的思想道路,建国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几乎一致地认为他是从资产阶级激进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在这个问题上,各家所列举的证据不外他曾对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官僚,进行过“揭露”和“批判”,写出了象《大哀篇》这样“申讨军阀专政的檄文”。笔者认为,这种论断与实际情况相距很远,各种“论据”大都出自对李大钊原文的误解。事实上,辛亥革命时期的李大钊还不是激进革命民主主义者,而是一个满怀爱国热忱的有志青年。他有着一般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觉悟,却还没有成熟。我们只要把这一时期的政论仔细阅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股文化浪潮千奇百怪,来势凶猛。很多问题还是“五四”时期斗争的继续,这就是:究竟是走胡适的路,还是走李大钊的路?1919年7月,胡适撰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同年8月,李大钊针锋相对地发表《再谈问题与主义》,批驳了胡适的观点。胡适并不是不谈主  相似文献   

18.
壮乡红星     
正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有一位走在运动前列的广西青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几十名党员名单中,这位广西籍的青年亦榜上有名。他就是广西桂平县的黄日葵。他是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得意门生,是北京地区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大革命时期,他是当时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黄日葵于1899年6月23日出生在桂平县城厢镇的一个书香世家。1919年1月,黄日葵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在中  相似文献   

19.
正袁玉冰,1899年出生,江西泰和县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很快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后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春,袁玉冰受党组织委派从北大回到南昌工作,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者  相似文献   

20.
朱启平,191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盐。1933年他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先后在重庆、上海、北京、香港《大公报》从事新闻工作逾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报社派他任美国太平洋舰队随军记者,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许多出色的战地通讯。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国、中国及盟国随即在东京湾美国旗舰“密苏里”号举行受降礼,朱启平代表《大公报》成为中国少数登舰现场采访记者之一,撰写了著名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本刊刊登此文,重现当年情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