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圣库制度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所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初期规定,凡参加太平天国起义的拜上帝会成员,一切家产及在战争中所得的财产全部归公,全体将士的生活必需品实行平均分配,类似“军事共产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对革命的组织发动和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把它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成为一种平均主义的国库制度。规定在平分土地之后,将口粮外的剩余农产  相似文献   

2.
何毅 《人民论坛》2010,(8):224-225
从毛泽东战略思想看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后,没有抓住有关战争全局的重点和关键,乘胜进军,而是定都天京,造成了太平军四面出击的作战局面,并接二连三地犯了一些本可避免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错误,最终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10日至12日,湖北省社科联在阳新组织召开了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来自湖北各高校、社科院及地、县方志办共36人,围绕“太平天国在湖北”这一主题,相互切磋交流。现将主要观点和内容分述如下。一、关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探讨湖北地区太平天国军事活动的8篇文章,分别论述了太平军及其友军在各地的斗争。有的文章把太平天国在鄂东的军事活动分为四个时期,即太平军攻占武昌至东下南京时期、第一次西征时期、第二次西征时期、天京陷落后至捻军失败时期。作者  相似文献   

4.
从“江永女书”看江永劳动妇女对太平天国起义的真实态度郭世佑学术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前纪律严明,起义军深得各地民众拥护,及至天京事变之后才有所变化。其实不尽然,即使在天京事变前,在太平军横扫长江以南的过程中,各路起义军及其响应者关于行军纪律的...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代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大规模农民运动。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对外妥协和对人民加重压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洪秀全于1843年在广东花县创立了拜上帝会,后到广西等地组织群众,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南征北战,于1853年3月占领南京并定都,改称“天京”,太平天国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政治教师在给学生讲《艰苦朴素》一课时,为了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学生,给学生讲了一则《一条皮带的故事》,说的是该校有一位语文老师五十年代中期在大学读书时买了一条皮裤带,后来,他怎样断了接,接了断,一直到现在还束在身上,整整用了三十年。这位政治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这个真实的故事,本意是想借此说明艰苦朴素的精神。谁料,他的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表示异议。那位学生说:“我认为这位  相似文献   

7.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革命的准备阶段、起义的实行阶段。以及从革命的进军到他被害时期,在革命进程的每个关键时刻,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八五六年九月,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韦昌辉,用突然袭击的手法,杀害了杨秀清。韦昌辉为了裹胁群众,制造反革命舆论,曾在群众中广泛散布了所谓“逼  相似文献   

8.
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印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农民革命政权刻印的、表达农民阶级利益的图书,亦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善本。两湖地区是太平天国从广西北上到定都天京的交通要道和后方大本营,太平天国作战两湖地区时,镌刻、印刷了大量图书和其他出版物,这些图书、谕告、文书及其他出版物在封面、用纸、字体、印刷、用字等形制方面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魏文华 《传承》2008,(21):24-25
太平天国这场曾经咤叱风云的农民革命运动从洪秀全率众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十一年的时间就覆灭了,这引起后人无尽的深思。其中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最根本的教训,只有两个字:腐败。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  相似文献   

10.
刘少傥同志是山东省新泰市人,是一位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的老同志。我与少傥同志在山东省立济南乡师同学3年,又是革命战友。他的革命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少傥同志在16岁读书时,就投身革命,加人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山东地下党遭到敌人破坏的最困难的时候,他与党失掉了联系,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  相似文献   

11.
嘴写的书简     
一个多风的下午,笔者采访了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万家沟村残疾青年方伟。方伟今年29岁,他在5个月时,不幸患了一种可怕的“风气病”。12岁时,他的病复发,从此落下手脚不能动的残疾,不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去读书,去玩耍O在这寂寞之中,他和家里的一台旧收音机交上了“朋友”,天天听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招”等节目。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使足不出户、没进过校门的方伟长了许多见识。以后当村小学校长的父亲又给他买了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从此方伟又多了一位老师。时光流逝,姊妹四人都走了,他独自在家,除J和父…  相似文献   

12.
在太平天国兴亡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叛降问题。对此,过去已有一些文章涉及,但多属对单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探讨。本文试作一综合分析,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叛降问题的严重性 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后,叛降现象就陆续开始出现,特别是在天京失陷前后,太平军中出现了大批动摇分子投降清方。叛降问题给太平天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天国英烈陈玉成及其后嗣杨晓玺稍有点文史知识的人,对陈大成这个名字当是不陌生的,都知道他是太平天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但其后来下落及后嗣情况则就鲜为人知了,事实上,陈玉成死后葬在河南省延津县西街环城路内侧,对其后嗣情况笔者也略知一陈玉成1837年出生于...  相似文献   

14.
18 51年因反抗清政府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揭竿而起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半世纪。这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蔚为壮观的旧式农民革命 ,自金田举义而东乡建制 ,至天京定都而终归失败 ,前后仅存 14个年头 ,真可谓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 ,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而深刻的经验教训。本刊组织的以“太平天国失败内因多维透视”为题的学术笔谈 ,正是为了发掘和总结这份历史遗产 ,以纪念 150年前的中国近代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们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主要的事情。他认为,一个人不读书便会跟不上时代,变成落伍者。  相似文献   

16.
梁科 《新东方》2012,(4):67-69
在今天的中国,毛泽东的人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们关注他,怀念他,读他的书,从他的著作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毛泽东不是出身书香门第,他凭借自己艰苦卓绝的读书,成就了其辉煌灿烂的一生。笔者试图从读书人生这一角度谈谈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继承了马列文献情报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著书立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文献情报思想,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料的典范。毛泽东的一生不仅是革命战斗的一生,而且是爱书、聚书、用书的一生。书籍、报纸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的载体,是人们学习中的朋友和探索问题的帮手,读书和看报成了一个人积累文化和吸纳知识的主要渠道。读书是毛泽东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素来手不释卷,是一位“书痴“。对于他来说,不读书比不眠不食还难受。在青年时代,他曾两次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学习过。在此期间,毛泽东参加了李大  相似文献   

18.
十几岁我上初中时,班上有个同学,天资联颖,门门功课的成绩名列前茅。但他有个怪毛病,上语文课时他做数学题,上数学课他看物理书,总之老师当堂讲啥他不学啥,老师们也从来不管他。他的同桌的天赋和学习成绩也不错,总是照着他的样子学,但却遭到所有老师的反对。为此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提醒大家不要效仿那位有怪毛病的学生,否则会遗憾终身。可是,那位同桌就是一意孤行,老师也毫无办法。后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意义重大的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它是在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等单纯的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的情势下,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20.
近日,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如何读书”作了专题讲窿,这是省政协开办“政协讲堂”以来的第三讲。在讲座中,段惠军就读书的意义、作用,如何培养读书习惯,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等作了悉心讲解。他指出,读书可以开卷有益汲取丰寓的知识,读书可以人生借鉴汲取处世的经验,读书可以怡情悦性疗愈身心的倦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