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虽然我国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规都在文本中明确提及了公共利益,但没有一部法律和行政法规精确的界定过什么是"公共利益",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实践分别从公共利益界定的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在时学界观点进行整合归纳的基础上批判的吸收了部分学者的观点,提出了自己对公共利益界定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2.
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与界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共利益是一个使用频繁而意义重大的法律概念,其作用和意义在不同的法律中不完全相同,其内涵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其范围带来了困难。国内外学者对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讨论,揭示了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一基本含义和内容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特征,并为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法治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中的形成和界定,更多地应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法律程序确定。  相似文献   

3.
如何界定物权法上公共利益,并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将会是物权法实施过程中可预见的难题之一。目前民法学界对公共利益问题讨论不多;相关领域讨论公共利益也大致围绕公共利益实体内容分析。借助程序理论,本文提出了公共利益界定程序的概念,意即指出在公共利益实体认定模糊的情况下,建立一套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内涵的界定程序体系,才是保障《物权法》第四十二条得以全面落实的有力手段。本文在法律程序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比较了德国、美国的相关程序,提出了公共利益界定程序的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4.
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需要一种程序机制。程序论公共利益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界定的主体问题,其次才涉及到具体程序机制的设计。公共利益之界定主体的选择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须由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通力协作。我国公益征收法上公共利益界定的具体程序机制设计,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把公共利益调查与审查作为征收决定做出前的一个独立程序阶段;二是把民主商谈确立为公益界定必须遵守的实质性程序原则;三是把公共利益听证确立为公益界定中必须遵循的一个程序环节。  相似文献   

5.
李挚萍 《法商研究》2004,21(4):135-140
排污许可制度与公众利益保护直接相关 ,公众直接参与到排污许可制度的管理过程中是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排污许可制度在这方面有大量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尤其是 :将保障公众参与作为排放者和政府的一项法律义务 ,逐步实行许可过程信息全面公开制度 ,支持、鼓励环保团体的发展及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行政法治实践中,听证被称为公众参与立法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且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行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践中造成了许多问题,譬如立法听证的公民参与度不高,难以达到充分维护公共利益的效果。本文以《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为例,讨论当前行政立法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诸如公民参与立法听证会的途径、代表的遴选方法、人数分配及其代表性,并针对这些问题论述具体解决方法,展望未来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一个需要界定的行政法原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共利益,作为一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特定的法律内涵有两个方面的层次,一个是相对于个体利而言所具有的内容,即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资源共享和社会福利;另一个是功能性内容,即通过行政管理调节利的再分配。与此相应,公共利益应当具有以例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为特点的法律形式和通过一定条件下的“博弈”程获得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的写入无疑是新近实施的城乡规划法的一大亮点。但要在实践层面更好地实施还需要相关法律的细致化和体系化。公众参与在英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早已在自上而下的各级规划体系中确立了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本文指出我国应借鉴其经验,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细化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9.
杨金梅 《法制与社会》2010,(11):277-277
近些年,对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研究成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在拆迁实践中被滥用,必须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予以明确限定,只有处理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才能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0.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它的含义复杂易变,结果难以测量,导致人们对它的理解常有分歧.对公共利益概念的准确把握关系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参考和借鉴他国在公共利益界定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对公共利益做出明确的解释,同时在司法环节上进行有效规制,改变现有的缺陷,更好地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充分地维护...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的界定与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利益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本文试图从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区分和公共利益与公众利益、共同利益的区分中厘清其涵义,并提出,为防止公共利益名义被滥用,应该以宪法统领公益,由立法规范公益,由程序形成公益,仰司法救济公益。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利益”的立法定义及其判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延铸 《行政与法》2007,(7):104-107
"公共利益"是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概念,但要科学地制订立法定义却有一定理论难度。要克服这种困难,应采用分散立法的思路和"递归定义"的模式。这样,在《物权法》领域可将"公共利益"界定为:"兴办公共事业的需要,实现国家规划的需要,以及其他由人民政府建议、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客观需要。"此外,还应充分研究"公共利益"的判定问题,以便建立从立法定义到社会实践的桥梁和司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考虑保障服务相对人能够有效参与到程序之中。服务相对人公共服务程序参与权具有重要功能,在确定服务相对人公共服务程序参与权时,准确把握服务相对人的范围以及程序参与权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为服务相对人实现公共服务程序参与权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公共利益的界定和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城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立法的两大难题。公众参与具有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之功能,是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确定补偿标准的有效途径。因此,将公众参与中的听证和协商机制引入"新《条例》",有助于走出城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的立法困境。  相似文献   

15.
对于美国城市规划判例中的著名案件"劳雷尔山Ⅰ案"判决的解读,可以分析得出:城市规划中"公共福祉"的判断不应仅限于规划所辖地域范围内的利益考虑,还应考虑受规划影响的地域和人群;人的基本住房需求是"公共福祉"的绝对要素,当公共福祉的各要素间冲突时,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手段和目标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在具体情况下公共福祉判断的关键;"公共福祉"实现需要私人和公共行为共同作用。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城乡规划制定中应考虑的利益范围的确定及其考量因素冲突的选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公用征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用征收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手段取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 ,并给予其公平补偿的行政行为 ,包括三个适法性条件 :其一为合法性 ,即公用征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有法律授权方能进行 ;其二为目的性 ,即公用征收必须应公共利益之需而为之 ;其三为公平补偿 ,即公用征收必须事先予以公平补偿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理论和民主行政理论的兴起是行政立法发生的理论背景;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既直接构建了行政立法的正当性,又通过增强行政立法有效性的方式应验并强化行政立法的正当性;获得“正当性”的行政立法具有扩张性,若没有公民参与权的制约以及立法权、司法权的监督审查,不仅不会促进公民权利的保障,反而会挑战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原则,侵犯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预算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预算制度是公共预算与民主政治互动的立法回应。我国现行《预算法》没有规定此项制度。本文从理论与制度层面分析了协商民主的现实意义、公众参与预算的政治功能以及国外相关制度的推行。针对我国预算体制存在的参与障碍,作者分析了公众参与的有利环境与条件,特别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典型案例的思路突破,并建议《预算法》修改时确立民主预算理念,增加预算征询、听证、绩效评价、教育等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