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地方性高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核心系列课程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研究主要基于PBL理念从CDIO创新课程体系的建构、改革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了CDIO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具体实践内容等的重要意义,为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政府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分配不同的政策利益,并建构了他们的政策身份.政策身份的实质是承载着政策利益分配的成员资格,是具有分配、控制和排斥功能的治理术,当众多政策利益粘附在政策身份上,易形成支配性的分配格局.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多元"应得"的政策身份建构框架,以户籍政策及其改革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对目标群体的身份建构逻辑.当...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的话语始终围绕经济制度改革的各个方面展开。在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的原则下,经济改革实践与经济改革理论的良性互动使得经济改革话语得以形成和发展。经济改革话语建构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外开放战略建设、收入分配制度转型等方面的经济改革提供了观念引领。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建构的基本经验体现在坚持借鉴人类制度文明和继承传统制度文明的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制度思想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结合、保障中国道路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是一个典型和流行的叙史方式,但它主要并不是一个实证问题,而是一个兼具实证性和象征性的政治话语建构。在这一话语建构、定型和流行过程中,高层决策的信息来源、农村改革的实践选择、某些政治人物的地位变化、政治舆论的强势宣导等因素前后相继,相互作用,彼此强化。  相似文献   

5.
论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的公法“回归”及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理论学刊》2012,(6):89-94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始终没有解决事业单位的公、私法属性问题,公法属性的模糊已成为事业单位逐利、问责含糊等表象问题的本源,本轮事业单位改革应在保留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的公法定位,建构中国语境下的“公益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大部制改革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中国政府施行大部制改革是社会历史的选择。从行政发展意义而言,大部制改革有利于建构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部制作为改革工具需要贯彻职、权、责的统一性,同时需要体现政府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大部制改革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历史需要给予改革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论是基于中国农村改革在行为主体和推进机制方面的特征。它虽有一定的史实依据,但更多的是一种兼具实证性和象征性的政治话语建构。在这一话语建构和流行过程中,高层决策的信息来源,农村改革的实践选择,政治人物的地位变化,政治舆论的强势宣导,这些因素前后相继、相互作用、彼此强化。  相似文献   

8.
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要求,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改革过程所面临的行政文化阻滞表象,可以发现,传统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是阻碍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思想根源.对此,本文指出,必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起点高、前瞻性强,它强调从根本上转变课程的功能,建构新的课程理念,革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次课改的过程既是革故鼎新的过程,又是各种因素重新组合、协调、适应从而达到新的平衡与共生关系的过程,其变化之大、涉及面之广、任务之艰巨,是以前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所无可比拟的,必然会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整体连动,尤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来保证和推进,而一旦教学管理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课程改革才不至于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10.
行政机构改革中的政府公共关系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我国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中不能忽略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文章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建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史学的人类学范式经历了建构、危机和生机三个历史阶段.19世纪中后期,文学史学借鉴人类学的种族论、进化论和科学方法论建构起文学史学的人类学范式,经过欧洲文学史家的开拓,文学史学人类学范式发展到顶峰阶段,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20世纪,文学史学人类学范式遭遇到后现代主义、形式主义、接受美学等文化思潮的口诛笔伐,陷入了危机.20世纪后期,文学人类学兴起,文学史学的人类学范式重新获得了生机:一方面,文学人类学的整体文学史观和比较方法论推动了文学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文学人类学的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思维方式、以及文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四重证据法”和“文化阐释”又让文学史学面临诸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行政研究>一文,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诞生以来,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作为政府管理研究的行政学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的转换,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实现了理论上的三次飞跃.每一次理论上的突破都必然在实践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同样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政府管理范式,引发了西方社会政府改革的波涛,构筑了一波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在实践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产生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不是也适合我国国情呢?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益的启迪呢?  相似文献   

13.
确立科学的改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改革,会发现这么一场伟大的实践,最初的理论支点竟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没有系统成型的理论建构,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不容我们坐而论道,设计好了蓝图再去施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倒认为这正反映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刚 《学习论坛》2008,24(5):71-75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并非意识形态的建构,也非计划经济的产物,从动态的历史来看是传统社会管制体制的延续.传统户籍将农民捆绑在土地上,其性质是身份等级控制;新中国成立后更以户籍隔离城乡,形成二元社会治理,后又附加了福利配给、计划生育等功能,成为一项根本性制度.户籍制度自古至今都把农民压在社会最底层,对农民不公平,既违宪,也违背执政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在中国社会加速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今天,革除二元分割的户籍制义无反顾.户籍制度改革必将引发其他相关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崔运武 《实践》2003,(12):21-23
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理念,是当前我国理论界正在研究的一个关于政府改革的新的理论,一个颇受关注的新的政府建构模式,而作为实践,则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推向实际的政府改革创新工作.由于服务型政府理论尚在发展,且当今世界范围内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的实践同样处于探索中,因此,正确认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思考服务型政府对我国政府改革的价值,是当前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推进我国政府管理改革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改革话语不能凭空出现,新时代改革话语的建构既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新时代改革话语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话语阐述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新时代改革话语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掌握改革开放领导权;推进改革进程,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改革理论的正确与否。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其无畏的理论创造勇气、宏大的革命气魄和深邃的战略思想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严整的社会主义改革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的改革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邓小平改革论的基本观点作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张康之  程倩 《学习论坛》2006,22(5):44-4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行政学界开始了服务行政理论研究,这场研究是在时代的呼唤下,在行政改革实践的理论需求中出现的.进入新世纪,服务行政理论研究与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并轨,既提出了建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构想,又成为政府改革的实践目标,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组成部分.在仅仅10年的时间里,服务行政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本质是行政学本土化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出现,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旧观念的重大突破,对建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并明确指出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的途径之一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国的证券市场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法官员额制改革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法官精英化目标的实现。但是,在法官员额制改革实践中仍存在案多人少、选拔标准欠科学、保障不健全、审判辅助人员短缺、未入额法官的分流安置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应积极建构法官员额制,通过建立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实行动态员额制改革、完善法官保障制度、探索多元分流渠道、努力建立审判团队等途径,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