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固然是发生在1956年.但是,只要对导致这一巨大历史变革的社会阶级关系格局的形成过程略加考察,我们就会看到,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成就的这一千秋伟业,实质上却正是近代以来中国道路选择历史内在蕴涵着的客观逻辑使然.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实质上,就是这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等所有领域中一切力量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人口力、经济力、军事力等硬实力,也不仅包括科学力、文化力、组织力等软实力,而且还是在软、硬两种实力的交互作用和一体融汇中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与运动着的力量体系.对于无产阶级已经掌握政权的国家来说,"工人阶级,它的先锋队,它凝结成的组织力量和文化力量"①,尤其在这整个综合国力体系中,起着对其中的全部力量进行整合、统属和建设、推进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宝柱 《党史文汇》2006,4(12):4-10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自1840年以来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中华民族英勇牺牲,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不懈奋斗.但在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夜共计70多年中,中国人却"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先是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抵不住","宣告破产"."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这些东西同样"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①.只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人民"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中国共产党作为"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②,它的诞生本身,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自此而"改换了方向"③.中华民族为达到自己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奋斗也自此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对于如何在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主要是提出了"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方面的任务",即"一化"和"三改"."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要过渡到社会主义,没有主体当然不行,没有翅膀也不行."①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在历史方式上的突出特点,不仅表现在对劳动者私有制改造上的重大道路创新,也不仅表现在对资本家私有制改造上的成功历史创举,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一体"与"两翼"在和谐互动中的全面整体推进.我们的这篇文章,就是要着重从贯穿整个"过渡"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实施方略、总体布局三个方面,来对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一体两翼全面整体推进也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的总体历史方式上所做出的伟大创造,分别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观点,承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只经过七年就完成了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确是伟大的胜利”。但却认为,这个胜利所导致的结果,只是“造成中国经济的停滞不前”。因而,在提出或赞成这种观点的人们看来,“实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完成这样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仅不是历史的功绩,反而成为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其奋斗历程中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失误”①。客观的历史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根本不是。我们这组系列概论就是要对从历史结果上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否定的上述错误观点,作出我们的明确回答。本文…  相似文献   

6.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①.实行这一变革,有两种历史方式:一是武装剥夺,二是和平赎买.二者,都只有在无产阶级已经"变成为统治阶级",建立了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②.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曾经经历了一个由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向经济制度拓深、推展的过程.完整提出"一化三改"具体道路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由部分确立到全面确立的历史任务和历史方式,做出的全面科学规定.实践证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所制定和实行的这一条路线,不但就这个历史任务的提出来说,是确实做到了正当其时,不早不晚,而且就完成这一任务的历史方式的确定来说,也同样做到了恰合其宜,不"左"不右.  相似文献   

8.
制度作为"任何集体行动的出发点",历来就由于它"对个人和集团行为的统一协调作用""代表了人际交易在经济上的本质"①,而成为了制约乃至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大决定因素."一国有了资源,它的增长率就取决于人的行为和制度"②.制度优越,便"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③;制度落后,则"一切生产力都遭到破坏的命运"④.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改革开放"究竟在什么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A 不是着眼某一个层面,而是着眼于社会结构的整体和全局,从经济建设与社会改造、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内在一体的高度,规定、阐述和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刚刚开始创立的时候,就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互动、共进的良性格局.这,是毛泽东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第二步"历程中,所做出的又一大贡献;而体现在这一贡献之中的一个思想原则--以全面性、系统性观点来观察和措置社会主义实践,则同样是我们在今后继续引领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所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2.
高宝柱 《党史文汇》2006,(11):4-9,11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即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历史关系问题.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首先就对这个根本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他的这个回答,概略地说,主要是从改革方向观、改革过程观和改革标准观这三者的内在统一上,系统论证了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①,就正是改革开放全部内容最终指向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转入第二步即进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政治前提,已经确立.但是,究竟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来转入这"第二步"?中国共产党人并不是仅仅依据在立党之初即已明确的"消灭资本家私有制"①和"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②这样一个既定目标,来贸然地、主观地进行措置.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变中国历史前进方向、引领中国社会形态变迁总体进程中所取得的划时代的伟大胜利。无论在国际共运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了崭新的内容。它不是对1956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社会主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中国特色"既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现环境,还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中国元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有制度自信。不仅要通过学习引进来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也需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拥有更多自己的"专利"。  相似文献   

16.
陈云的过渡时期的基本思想,是经过工业化基础的奠定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建成社会主义。这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唯物主义态度。1957年底中国过渡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翌年,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矛盾构成世界的原理、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原理、事物的价值性原理是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指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与其他制度区别开来的制度。这些制度具有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丢掉或丧失这些制度,就会犯颠覆性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指那些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体现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制度是由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而来的,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上,上接国家治理体系之顶层,下连社会生产生活之基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其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而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保护人民合法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8.
秦正为 《探索》2012,(1):8-12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与体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条件,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历史鉴戒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实践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个历史性的过程,新中国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本质,而且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独特构想,并领导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建设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陈锋 《唯实》2011,(11):19-22
当前,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气氛越来越浓,成果越来越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基本内涵、重大意义、特点优势、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梳理,有助于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