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磊 《瞭望》2000,(23)
北京市创造的“卫生部门与计生部门相联手,优质服务在新区”的经验,走出了一条政府领导.依托社区.计卫两个部门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互促、群众受益的工作新路。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素质,较显著的科技、人才优势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北京市已累计少出生600多万人,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人口面临的新课题是如何在人口管理上下功夫。 面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压力,北京市计生委从人…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 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要求到 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未来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对于早日实现我国人口的零增长,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从整体看,目前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已经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1998年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第一次降到了10%。以下。1998年,全国出生人o1991万,从80年代以来,第一次低于2000万,而死亡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世界人口会议曾向各国提出在本世纪末将人口增长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中国已经提前达到了这个目标。对于长期为人口增长过快困扰的中国,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全国的青年男女自觉地响应晚婚晚育、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计划生育科技网络的建立与健全、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10%C以下,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4.
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纪之交,人口问题的变数备受世人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世纪世界人口变动将出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大趋势,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这些变动的大趋势尤为明显。趋势一: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中国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人口有可能再净增3亿,人口压力有增无减,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依旧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在人类出现至今的200多万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简单再生产状态。纪元以来的1600多年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03%,1650年世界人口始达5亿。直至…  相似文献   

5.
王毅 《瞭望》2000,(23)
在四川广大农村中,“人丁兴旺”,已经得不到大家的赞赏,甚至会被看成是愚笨的行为。稳定低生育水平,要解决好反弹力大的难题。 曾经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四 川,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 近一二十年中,在转变大多数人的生育观念和控制人口增长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效。 这期间,四川实行了比全国其它省份更严格的生育政策;按该省上一次人口生育高峰的生育水平计算,严格的生育政策,使四川自1978年以来少生了3284万人。四川在全国的人口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控制人口好、生育水平低的省区有10个…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人口出生的态势同全国一样,“七五”期间正面临生育高峰。 据预测,“七五”期间全省平均每年将出生64万人左右,与“六五”期间比,平均每年多出生12万人。近几年,育龄妇女和结婚人数大大增加,合理照顾二胎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因而人口出生率呈现回升。1986年出生55.3万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45胎;1987年出生62.8万人,总和生育率为1.59胎。1988年计划出生65万人,是这次生育高峰最高点,所以,  相似文献   

7.
“全国翻两番,云南怎么办?”云南省广大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探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时取得的一致意见是:重点开发山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尽快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全省人口三千二百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千万以上。面积有三十八万多平方公里,比日本国土还要大一些。这里一向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资源之丰富在全国屈指可数。胡耀邦同志来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首次民族体育盛会——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重举行。中国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民族自治区宁夏首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运动会,也使少数民族体育盛会“走”遍五个民族自治区。 民运会重在民族团结 此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先后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西藏和北京举行。本  相似文献   

9.
郑功成 《理论参考》2008,(10):32-33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创造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并且还在继续着这种奇迹,国民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格局却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双高”对“双低”的格局,即GDP高增长、国家财政收入高增长,对应的是就业低增长、居民收入低增长。GDP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仇逸 《瞭望》2000,(23)
在连续7年人口负增长之后,上海所面临的人口压力正在悄然增长。如果调控得力,有希望到2010年左右人口总量趋于稳定,比全国2050年的目标提前几十年。 目前,上海实行的是“提倡一对 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 律法规合理地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经过40年调控,1999年,全市的常住人口为147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0.8,户籍人口数为1313万。 然而,未来10年是上海人口机械增长压力最大的时期,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总量都将呈上升趋势。 上海是全国独生子女比例最高的城市,80年代又是…  相似文献   

11.
青海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普遍有早婚早育的习俗,高出生率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比较艰巨。 用“地广人稀”来描绘和理解 青海是不确切的。虽然青海 省人口密度仅高于西藏,但其东部的海东地区、西宁市和环青海湖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5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占全省总面积 97%以上的广阔牧区草原、大漠戈壁才居住了全省3%的人口。 据青海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来厚琴介绍,青海省有着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城镇生一个、农村有计划有间隔地生育两个、牧区可以生三个的“一、二、三”政策)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我认为,“边境建设”也应作为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纳入西部大开发。我国不仅国土辽阔,而且有2万公里的陆界。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云南等9个省、区分别和12个国家相邻。这9个省、区中有6个省、区属于西部地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有4个是边境省、区。这些省、区的边境地区除了一些人迹不到的地方和少数较为集中的城镇外,多数地方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从生长迟缓和消瘦两个方面考察6-18岁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不良状况。结果表明,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队列中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不良概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集中表现为在出生队列规模增长阶段,出生队列规模越大队列中学龄儿童少年出现营养不良的概率越高。同时,模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出生队列规模对队列中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不良概率存在相应的拉高或拉低效应。出生队列规模效应的出现是社会营养资源总量与人口自然变动节律不匹配的结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当以增加社会营养资源量和避免因政策波动导致出生人口规模大幅波动为目标,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月13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报告, 称“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今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70年代关注儿童,80年代关注妇女,90年代关注老人。其实,人口老龄化问题何止是90年代关注的问题,它是整个21世纪我们人类所关注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今年是国际老年人年,联合国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组织安排庆祝国际老年人年的各项活动,为迎接2001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做好物质、精神、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准备。当前,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继续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老年人口的数量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长,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6.
“增长”与“发展”,是当今世人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两个词汇。之所以如此,是与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迅猛推进的现代化历程分不开的。发达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之后,已经开始了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如今纷纷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奋起直追。既然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增长”与“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主题,必然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增长”与“发展”的实际内涵是什么?两者有何异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美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1962年到1973年,出现持续12年之久的生育高峰。现在中国人口又到了新的生育高峰脚下。 回首新中国的人口进程,人们看到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两个高峰夹着一个低谷。 五十年代初期,土地改革带来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为人口再生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形成了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  相似文献   

18.
一、尖锐的人口问题4月14日,我国大陆以每分钟出生29人,每天出生近五万人的步伐冲破了11亿人口大关。同1949年底的5.4亿人相比,近四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了5.6亿人,增长1.04倍。在今天世界50多亿人口中,我国人口占22%;在亚洲30多亿人口中,我国人口占36%。1986年以来,我国进入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每年净增人口一千五百多万。自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1亿,而按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我国人口约每六、七年就增加1亿。今后10年内我国仍将处于人口生育的高峰期,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增多,1987年为2.49亿,到1995年将超过3.3亿,  相似文献   

19.
过多过快增长的人口.使河南人民迈向小康的路程显得漫长,就业难、就医难、行路难、上学难等等,仍是政府亟需破解的一道道难题。 作 为目前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河南省去年底总人口已达 9387万人,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7.5个河南人。尽管70年代以来,河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二十多年间共少出生2000多万人,为家庭和国家节省8000多亿的抚养费,人口增长已连续8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在我国新增4亿人口中,分布在河南的将近3000万,现在仍以每年净增7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 背负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总量上看 ,是处于绝对过剩状态 ,就业压力非常大 ;从结构上分析 ,大部分是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 ,社会所需要的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当前 ,我国面临新的就业高峰 ,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群体 ,很多人没活可干。究其原因有 :一是因为“文革”期间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人口自然增长失去控制。这些新增人口近些年陆续进入了就业年龄 ,导致新的就业高峰 ;二是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 ,纷纷裁减人员 ,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更趋合理化 ,人浮于事的现象大为减少 ,客观上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