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直至今,婚姻家庭领域所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已不容忽视。而大量的研究常常囿于现行的婚姻法及若于有关行政规章制度,不能对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导向。婚姻家庭作为法学与社会学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多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引起的正负效应及能动反应对改革、流动中的各种社会机制意义重大。这必然要求通过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婚姻家庭法学进行分析,促进…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作者就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历史过程;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的认识;三、人的全面发展要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严书翰教授等撰写的新著《现代化与社会全面发展》(红旗出版社1999年5月版),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此书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问题为研究主题,应属于近年来成为新的热点的社会发展研究序列。...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发生剧烈的规模空前的社会流动。而也正是这种深刻的规模宏大的社会流动,多方面地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或阶层)、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或阶级)、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从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指出了脚踏实地的奋斗路径,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契合中国国情、与世界各国共谋进步的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伟大补充与创造,与西方现代化模式具有本质不同。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正确性,阐释了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联系,讨论了如何以更高站位、更优质量、更新面貌、更高效率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增长极模式、创新试验田模式、推进要素自由流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经过建国61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这条道路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和迎接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是近代社会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孜孜不断追求的目标,经过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顾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所取得成绩和教训,不仅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内容,是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的合二为一。在建设全面小康背景下,以经济伦理建设整合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统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有效的经济价值观,而且也深刻体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个统筹"的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党组织的现代性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造以党组织为组织实体的价值共识核心发源地的功能主体,以党组织公有属性为价值关系的社会网络,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的主体,以中国社会现代化推动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者与主导者,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据此提出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指出通过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加快街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构筑都市农业、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建设具有崂山特色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并战略性地确定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世纪初级目标 ,这就为中国通向现代化找寻到了一条切实之路。为了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本文分别从“小康”的概念、目标内涵、出发点、落脚点和面临任务来看与现代化战略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实际上,生产力及其相应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形态的发展归根结缔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先进的社会形态要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生产力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4.
社会现代化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社会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就对人生存发展的作用而言,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它体现着人生存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应正确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确立并弘扬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文精神,并以之导向和规范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1901年到1911年,清朝政府进行了一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改革,史称“晚清新政”。这场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晚清政府实行的新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兴办西学,提倡出国留学。1901年9月,清政府下令,同意恢复戊戍变法时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并把原有的书院改成学堂,要求各省城设立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上谕曰:“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省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各设蒙养  相似文献   

17.
新的时代催动着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向前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战略目标与现代化客观要求的结合,表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造,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的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  相似文献   

19.
20.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生动体现、鲜明呈现。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必须循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点、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有条不紊、稳中求进,确保乡村全面振兴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频共振、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