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迅速恶化的全球经济是一场“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正如很多有识之士预测的那样,今后世界将暂时进入“严冬时代”。经历这个“严冬时代”之后。资本主义会进化成何种样子呢?  相似文献   

2.
徐飞彪 《半月谈》2020,(6):8-10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致使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剧增,面临衰退风险。2月26日,海外日新增确诊病例首度超过国内,人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国外;3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定性为“全球性大流行病”,标志疫情有失控态势,全球警戒升至最高级别。疫情下步如何发展,是评估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关键。但各国应对措施与能力不一,疫情未来发展路径尚有诸多不确定性。疫情持续时间越长,世界经济受到的打击越沉重。  相似文献   

3.
张运成 《人民论坛》2021,(2):102-105
经济民族主义出现后即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经济全球化相伴共生,时而兴起,时而潜伏。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陷入严重不确定和危险状态,宽容融合者兴,狭隘排他者衰,经济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不会在全球高奏凯歌。中国选择也必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主动加大与世界的经济“黏性”,努力塑造向心力、吸引力,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疫情后新变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9月金秋,在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由美国《财富》杂志最新评选的世界销售排行榜前500名的主要公司总裁落座’99《财富》全球论坛,探讨共同关心的事关世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对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走势发表各自的高论。把“论坛”设在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财富》杂志从1954年开始持续至今的世界经济霸主评选活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现在,“财富排行榜”被认为是“全球最权威和最科学的排名”。从1995年起,《财富》又开始组织500强首脑年会,称为《财富》全球论坛,邀请榜上有名的企业首脑聚会,开启了一扇把握世界经济走向的“…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两岸关系》2011,(2):32-3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在全球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海啸,严重冲击了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已缓慢复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危机前失衡的全球经济再平衡势在必行,从而将引发世界贸易与投资格局的重组。同时,两岸已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合作深化、互利共赢的新阶段,特别是随着2011年大陆“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启动,两岸经济合作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从“牛市“走向“熊市“美国经济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了全球贸易的1/4,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球股市市值的将近1/2,可见美国确实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其地位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替代的。目前世界经济显然出现了三块亮点,一个是中国,今年增长可能达到7%左右;第二是印度,今年可能达到5.5%左右,还  相似文献   

7.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旗下,围绕着碳排放,富国与富国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上演了一幕幕没有硝烟的战争和贴身“肉搏”。究其根源,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还是以化石能源为发展基础的“高碳经济”模式中,碳排放权实质就是发展权,发展中国家争取排放权是“为发展权而战”。在世界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或模式时,发达国家抛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使得“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可操作性”及“可展望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徐康宁 《群众》2015,(1):19-20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2014年无疑是多事之秋年份。马航事件,全球航空业为之紧张;乌克兰危机,引发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国际油价暴跌,几多国家落入“油价陷阱”,经济前景难以捉摸。全球经济几乎是在悬念和猜想中送走2014年,迎来同样充满不确定性的2015年。  相似文献   

9.
张泉 《新东方》2002,11(6):55-5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发展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2 1世纪是全球经济格局大动荡、大调整的历史时期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 ,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 ,影响着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现象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纪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其进程将日益加快 ,并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世界的走向。然而 ,怎样全面看待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现象 ,怎样正确把握这把“双刃剑”的作用 ,对于二十一世纪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中国而言 ,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仅从一般政治意义的角度 ,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一、经济全球化绝非单纯的经济问题  不论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多么不同 ,当前全球化首先和最主要地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增长要素在市场法则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7年曾将全球化概括为 :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 ,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 ,各国的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 ,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及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 ,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内涵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但后者作为前者的重要内容 ,有时被当成“全球化”的同义语 ,而成为人们的重点研究内容。国内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基本遵循类似的思路。基本上是以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和资源的全球配置为主要内容 ,并且将全球一体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来理解。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后的规范性、实质及发展前景做进一步揭示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观点就是,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维护固定的汇率制度、开放资本市场和实行积极有效的国内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一般来说,一国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忍痛放弃第三个目标,这被称为“不平衡的三角形”或“开放经济的三难选择”。与世界经济中的这种“开放经济三难选择”类似,我们在世界政治中也能发现一种“三难选择”,诺迪克将之称为“世界经济的政治三难选择”。在这种三难选择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民族国家和大众政治。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商品和要素能够充分自由流动,各国政府…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窗     
中国企业怎样搭上这班车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期已经来临摇【《北京现代商报》8月10日报道】全球经济从去年开始出现回暖迹象,近日IBM对全球CEO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期已经来临。那么,中国企业应如何赶上这次增长的浪潮?经济增长从愿望走向现实“危机已经过去,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我们在保持利润的同时追求增长。”这是调查中一位CEO颇具代表性的一句话。操作本次调查的是IBM业务咨询部,即IMB并购前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原普华永道会定期对全球所谓“公司C级管理层”———CEO、CFO、CIO做调查。中…  相似文献   

14.
尚鸣 《观察与思考》2008,(20):48-49
不久前在天津举行的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将"风险和危机"与"下一轮增长"的主题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当今的世界正笼罩在美国金融危机甚至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之下,华尔街一片狼藉,世界经济寒意阵阵。此时此刻,达沃斯把数以千计的贵宾请到天津探讨"增长",一道道丰美的思想大餐让人们领悟到了达沃斯长盛不衰的原因和魅力之所在——正视风险、应对风险,并敢于在恶风恶险中寻找一次次“下一轮的增长浪潮”。而“中国因素”更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坚实信心。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通过包容完备的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进行保障。目前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是较为零散且相对孤立的,甚至存在着冲突与割裂。数据的“流动性”、数字经济市场空间的“共通性”和数字经济发展机会的“共享性”决定了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构建。包容性的数字经济规则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示范性的作用,既要充分尊重数字经济主体的差异性,也要实现数字经济规则的普遍适用,最大限度保障各方主体平等参与数字经济的治理、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推动世界数字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从伊拉克危机爆发、开战直至结束的时间里,世界经济一直被绑在“战车”之上,拖延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当前,美、欧、日这些主要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才是世界经济的根本问题。虽然伊拉克战争阶段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不会因此走出不确定的状况。“苦李子定理”的启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曾说:“在有纪录的3421年历史中,只有268年没有战争!”可见,战争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时候经过路边一棵李子树时,别的小孩都去摘,唯有王戎不动。旁边的大人问之,王戎回答说:“这棵树长在大路边,来往行…  相似文献   

17.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2)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体,各国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形成全球共同利益,增强了人类的“全球意识”,为共同合作创造了条件。(3)经济全球化为一些经济基础较好,政策得当的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创造了条件。 其次,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和风险。主要是:(1)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加…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所谓经济“全球化”,亦即经济某种程度的“无国界化”。就其本质而言,全球化主要是按照市场规律,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资本、商品、劳务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流通、消费有序运行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我们目前谈论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而言,它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中的最新一幕,是一个渐进的质变,而非一种突然出现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的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形态向经济优势的集中化发展,如研发经济、产业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等;经济布局从“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开始向“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经济结构转移。所谓“两头”,就是研发与市场;“中间”,就是加工、制造。形态、布局的变化在中国的经济型都市间产生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一、北京在全国及全球的城市坐标一直以来,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被公认为是全国所有城市的首善之都。其政治、信息、文化、科研资源丰厚,得天独厚。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被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学人士称之为“21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传统的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与此同时,旧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日渐式微。"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寻找新动力,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实现合作共赢。然而,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虽道阻且长,但前途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