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家新 《人民政坛》2006,(10):40-40
今年4月份,合肥市市容局提出创建“无摊城市”目标:6月底前全部拆除脏破、杂乱店的招牌,9月底彻底迈入“无摊城市”。合肥的“无摊城市”包括两层概念,一层是取缔主次干道和重要场所的占道摊点;另一层指取缔沿街倚门设摊(店外店)。  相似文献   

2.
蒋健 《创造》2004,(2):42-42
在我国的不少城市中,存在着人力三轮车拉客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已成为一个行业.它们的存在,方便了市民,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管理或管理的无序,也难免影响城市交通和环境,使得有的城市的政府职能部门从保障交通畅通和维护城市环境的角度,采取了取缔载客人力三轮车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西安北郊的城市运动公园旁和凤城九路上的部分餐馆,被要求禁卖炒菜,甚至暂停营业,原因是“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大气污染排放”.而成都防雾霾的高招之一就是“梳篦式”查处、取缔露天烧烤摊点,全市取缔露天烧烤941处.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4日,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创建“无违法占道经营街道”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督办,在武汉市率先打响了城市“毛细血管”疏通战。违法占道经营,几乎是所有城市无法回避的难题。在武汉这座商业经济发达城市,更具有地方特色:街边随  相似文献   

5.
互动平台     
<正>城市“无摊化”值得商榷编辑同志:你好。由于已入夏季,所以一个现象比较普遍,就是在居民生活区的街边经常可见摆摊卖瓜的瓜农。而有些地方近来提出创建“无摊城市”,瓜农不能再“当道”卖瓜,必须进入小区、农贸市场、小街巷等销售点。瓜农不能在城市主次干道等“显眼处”卖瓜,并指定了销售点。看起来这似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农民工主体也逐渐由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一代农民工”向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二代农民工”转换。由于社会变迁的作用,两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所面临的政策环境、用工需求形势、个人社会期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也使得“第一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就业具有很强的以能在城市生存为满足的特质,而“第二代农民工”则是以生活的要求来选择在城市务工就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民工潮”涌入城市,数量庞大的民工群与数量同样庞大的城市下岗职工之间的就业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一方面,经过近10多年“民工潮”的潮起潮落,涌入城市的大量民工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打工经验的积累而常年就业于城市;另一方面,大量城市下岗职工迫于生计,开始摒弃传统观念,放下城市人“高贵的架子”,纷纷加入城市谋职就业的浩荡大军。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下岗职工与进城民工在城市就业方面的矛盾冲突势在必发。能否安排好城市不断下岗的职工再就业,直接关系到新一轮改革能否成功、社会能否安定;而要解决城市就业难题,合理引导“民工潮”,使之与国企改革之间彼此保持相互协调一致,则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你好,由于已入夏季,所以一个现象比较普遍,就是在居民生活区的街边经常可见摆摊卖瓜的瓜农。而有些地方近来提出创建“无摊城市”,瓜农不能再“当道”卖瓜,必须进入小区、农贸市场、小街巷等销售点。  相似文献   

9.
《人大论坛》2013,(5):41-41
近日,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一些网友伤感地写下·悼词:“再见,报刊亭;再见,街边小风景;再见,本就苍白无力的郑州精神文化生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将此喻为“撕掉了城市的一道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
胡小武 《群众》2013,(12):I0016-I0017
频见城管追打摊贩,亦见摊贩刺杀城管,引发了“偌大的城竟容不下一名摊贩”的热议。城管之“恶名”,在很多老百姓的心里,或许已经埋下了心理阴影。城市管理是一种政府行政执法的权力,商贩在街边摆摊设点是获取生存机会,倘若两者在街头结下“梁子”,必深陷“双输”的泥潭而不可拔,成为“无解”的“中国式城管之痛”。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轰轰烈烈,在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似平有些“寂静”。但我想,他们应当同样有一番“大作为”。社区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焦点,其中市民的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颇为重要。如何引导,让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孙慧  袁珊 《青年探索》2023,(4):45-5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除外部就业环境外,个体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是影响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职业选择的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先就业后择业”为第一选择,关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薪酬待遇仍是择业首选条件,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大;体制内单位最受青睐;“佛系”“躺平”未成为主流,拒绝“躺平”、合理“内卷”成为大学生职场工作理性选择;创业方面,以满足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创业动机凸显。针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加强思想引领,养成健康择业心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教育;因势利导,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等维度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继“股票热”、“期货热”之后的中国大地上,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神奇的传销热。特别是最近几年,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大江南北到塞外草原,从城市到乡村,许多人参加传销、议论传销,有些人甚至入了迷,着了魔。尽管许多新闻媒体对传销活动泼了一瓢又一瓢的冷水,但传销仍然是热浪滚滚;尽管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对传销市场进行了整顿,取缔了许多非法传销公司,仅1997年上半年就取缔非法传销企业200多家,查扣物品价值4000多万元,罚没金额1260万元,但传销活动仍然继续膨胀,非法传销仍屡禁不止。 传销:发财致富的“高速公路”吗? 传销活动轰轰烈烈,人们趋之若骛,关键是利益的诱惑。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06,(5):33-35
近年来,我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截至目前,城镇化率已达到48%。但是,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土地、环境、人口、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一些原来处于城乡结合部或土地被征用、行政区已融入城区的村落严重滞后于周边发展,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形成了“城中村”。“城中村”普遍存在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违章建筑数量大、居住环境恶劣、社会治安隐患多和村民就业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南通市民政局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市区近600名低保人员的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依托社区平台发展社区服务,扩大社区就业的新路子。 一、科学界定参与对象。为使以工代赈与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就业援助行动相互衔接,该局按照就业援助行动的规定,在与市劳动保障部门多次商讨后形成了“贫中选穷”和“低保优先”的共识,将“以工代赈”推广范围确定为市区有劳动能力的非就业援助对象的城市低保人员。  相似文献   

16.
陈贺 《就业与保障》2013,(10):11-12
对于每个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可否认,大城市有着中小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等等,对毕业生也是颇具诱惑力,“北上广”等大城市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最梦想的就业城市。然而,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到这样的“大”城市就业吗?  相似文献   

17.
<正>“欢迎大家来到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我是你们的‘就业导游’小袁。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同到企业近距离选岗,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称心满意的工作……”最近,贺州市平桂区组织入企探岗活动,就业服务队员袁成山变身“就业导游”,向求职者详细介绍企业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信息,让求职者沉浸式体验企业环境及岗位工作,增强就业信心。何为“就业导游”?贺州市让各县区就业服务队员做“导游”,把求职者当“游客”,  相似文献   

18.
社区就业是整个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社区就业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从1999年开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广开门路,挖掘岗位,大力拓展全省城市社区就业的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领导重视,提高认识,把社区就业当做重要工作来抓。城市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8,(23):33-33
11月3日下午,省长吴新雄主持召开第1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江西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和《关于提请审议废止(江西省取缔无照经营办法)的议案》,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研究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和在昌省直机关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壁画作品,那些大多出现在博物馆里的名家壁画,在街边、地铁站、住宅外墙、广场公共建筑物等地也随处可见。墨西哥壁画的特点是巨大、色彩鲜艳,且处处体现墨西哥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民族特色。因此,墨西哥城无愧于“壁画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