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阅读与接受史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共革命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革命理论著作在中共构建政治文化、推动革命动员的过程中起到了深远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共革命理论的接受史,具有推进阅读史及中共“学习史”、政治教育史等研究的多重意义。如何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将从中共革命理论阅读与接受史的范围、方法以及理论接受与革命生活、革命实践的关联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多看电视还是多看书”?家长肯定作答:多看书!而笔者认为答案的本质并不在于简单的“多”与“少”:有家长求助老师,问:“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喜爱读书?”还有的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能自愿自觉地少看电视,而让爱看书成为习惯,成为自然?”“阅读,怎样才能由梦想走进‘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3.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在快速跳动的时代脉搏中找到“稳压器”?如何在快速变化中寻找精神家园?用心阅读历史典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闪  洪丽平  李梦 《山西青年》2023,(9):163-165
从2014年至2021年,“全民阅读”已连续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如今,传统阅读方式和新媒体阅读方式在激烈碰撞,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浅阅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最快、最常用的方法。笔者通过不同途径调研几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对比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调整办法,以期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间找上门让我写序的人很多,这既是一种荣幸,又是一份苦闷。答应写吧,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人家的作品,婉言谢绝吧,又怕人家说自己架子大,实在是两难。为人写序,必须认真阅读,而且需拿出自己的见解,这应当是“深阅读”,如果是好书,“深阅读”自然是件乐事,然而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让你“深阅读”.不是一种受罪吗?求你写序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因此时常苦上加苦。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网络阅读文化建设的课题,并提出培育校园网络阅读文化主体、丰富校园网络阅读文化客体、规范校园网络阅读文化制度、创新校园网络阅读文化内容、做好网络阅读文化服务工作五个方面的校园网络阅读文化建设策略。高校阅读文化重建是当前高校主动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沈逸莹 《世纪桥》2011,(13):147-148
信息时代,网络的兴起、多媒体的发展给人们阅读生活带来了多元化的选择,阅读指导成为新时代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科学全面的阅读指导必须既符合阅读规律和读者身心发展,又能对读者阅读行之有效的影响,也就是说必须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产生审美距离。运用接受美学思想,以读者为核心,重视读者的主体作用,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指导对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心理.从而能够使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的阅读引导乃至成长教育更加有的放矢,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文章从五个角度论述了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网络阅读开展辅导、引导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应该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07,(2):96-97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社会大众阅读的普遍方式。”这是一家国家级大报近日所载文章中的一句话。快乐大叔把它摘在这里,是想说明,“浅阅读”已经不再是原先三两个网虫的阅读方式,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气候了。  相似文献   

10.
顾斌 《唯实》2014,(10)
正据CISCO的统计数据,"到2016年,每人平均将拥有1.4部移动设备,全球移动连接设备数量将达到100亿部,包括机器至机器(M2M)模块,该数量将超过当时的全球总人口(73亿人)。"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对内容的需求。随时随地生产与消费内容,也正在成为读者的一种阅读习惯。进入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阅读从基于印刷文本的单一传统方式转变为复杂多元,由此导致了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阅读效应以及阅读的心理机制和功能价值等方面的重大嬗变,数字化阅读成为其中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书籍”作为一种媒介正在外延。年轻人将“私人空间”转向“数字公共空间”,构建起与这个世界的“赛博链接”现在,一本书会怎么抵达年轻人?耳朵是阅读的灵活新渠道,“共读”功能会让自己与许多陌生读者产生奇妙联结,图书市集和仓库成了淘书的新空间,而社交网络上一系列“阅读衍生类”讨论小组,则仿佛是读书的“周边”和“售后”产品……  相似文献   

12.
黄国城 《党史纵横》2001,(10):18-20
1吴先民,1905年出生在横峰县青板桥村。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接受新文化、新忠潮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在南昌求学,认识了方志敏。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江西》等进步刊物,接受马列主义。革命的浪潮激荡着吴先民的心胸,“五卅”运动以后,他决心回家乡,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宣传苏俄革命,于是没等毕业,就回到横峰。母亲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等毕业,弄个饭碗回家?”他回答说:“现在的社会,只有少数人有吃有穿,光弄我一个人的饭碗有何用?我们要让绝大多数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这时的吴先民已把…  相似文献   

13.
进入组织系统工作两年了,《当代党员》一直扮演着我的良师益友的角色。拿到每一期刊物,我最先“品尝”的必定是“开卷有益”这道“开胃菜”。为什么?因为它好看、好读、好玩、好品,因为它板块较小、节奏明快、层次感强,正好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4.
言青 《学习导报》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言青 《新湘评论》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网络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很大挑战,网络社会甚至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但现实社会中的仇腐仇官现象以及网络环境所形成的类似意见气候,集中体现为群体无意识或非理性行为以及群体极化,导致大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说到底仍是“沉默的螺旋”效应在网络社会的现实反映,亦给各级政府妥善应对此类事件带来了很大挑战。唯有强化源头治理、规范网络行为、重塑网络意见环境,并建构起立体多元的媒体传播渠道与受众整合机制,巧用各种传播技巧,各级政府才能妥善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使“沉默的螺旋”成为积极、开放的“螺旋”。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了如下定义:“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阅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阅读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阅读是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信息时代.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1,(30):12-12
当代贵州电子版上传网络及时。为先睹为快,我已形成登录贵州1先锋网,读《当代贵州》的阅读习惯了。今年10月是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周年,《当代贵州》第28期“基层行·当代视线”栏目专题策划把握这一报道节点,抓住“工业强省”主战略这一大局和核心,到开阳县、仁怀市、六盘水市等地进行走访报道,给读者展示了工业强省战略正给贵州带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当今的阅读进入了"后现代阅读"时代,也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后现代阅读"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又给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政治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实施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当今的阅读进入了"后现代阅读"时代,也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后现代阅读"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又给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政治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实施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