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国内学术界关注较少的政党 ,对其执政机制的研究也不多见 ,本文旨在选取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司法体系这个视角较为深入地研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执政党总是试图采用各种手段来掌控其权力的 ,这是世界政党政治运行的一般规律。政党执政机制的核心内容是执政党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的作用与影响。在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表面上具备了西方代议制政党的一般特点 ,但由于它是新加坡的惟一执政党 ,使人民行动党与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一起构成了有效控制新加坡社会的完整系统 ,因此又与西方政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与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仅仅经过5年的在野生涯,在1959年的大选中击败一些“老”党而上台,此后长期执政。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其实,人民行动党自己也非常注意总结自己的执政经验。1980年1月,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李光耀在纪念人民行动党成立25周年的庆祝会上发表讲话,主旨就在于总结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他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概括为六点。即发出明确的信号:不要迷惑人民;前后一致;不要突然转向和改变;保持廉洁,杜绝贪污;要受人尊重,不要讨人喜欢;拒绝避重就轻;分摊利益———不剥夺人民应有的生活条件;努力争取成功——…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以法治权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政府素以清正廉洁著称于世 ,其廉洁程度多年来一直列于亚洲首位和世界前茅。1992年 ,当人民行动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 ,被称为“现代新加坡之父”的李光耀在回答“身为人民行动党的创始人 ,你认为行动党在过去四十五年里 ,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的记者提问时指出 :“行动党最大的成就就是掌握政权四十年 ,并保持其活力和廉洁 ,而不是成为衰落和贪污的政党。”新加坡政府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清正廉洁 ,最根本的原因是实行了以法治权。这里 ,我们对新加坡的以法治权系统分析如下 :一、以法治权的基础议会 (内阁 )制政体、政党竞争等基本民…  相似文献   

4.
国家行动党是墨西哥政党政治崛起的产物,是国内政教斗争的结果,是保守势力对墨西哥激进政治的直接反应。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国家行动党人"推动该党实现从大众型政党向全方位型政党的转变。它的长期斗争推动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也使该党成为这一进程的受益者,最终得以执掌国家政权。2000年以来,它连续执政12年之久,但未能在深化经济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相对较弱的政党实力抑制了两届国家行动党政府的行动能力;另一方面,该党是中上阶层的代表者,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因而更多地倾向于扮演一个守成者而非强势的改革者,在改革方面难以有所建树。再度在野之后,国家行动党面临如何深化政党模式转型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土耳其民族行动党在今年4月大选中一举夺得议会131个席位,成为土第二大政党。现将该党历史发展、主张及领导人作一介绍。 一、历史发展 民族行动党(MHP),另译民族运动党,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共和农民民族党。1965年8月土著名极右政治家阿尔帕斯朗·图尔凯希加入该党,使其军事特征逐步增强。1969年大选前,为了以新面目示人,图尔凯希将其进行了改造并更名为民族行动党。1973年大选中民族行动党获得议会3个席位。虽然席位少,但由于议会力量四分五裂,正义党联合民族行动党等四党联合组阁,图尔凯希在内阁任副总理(1975年4月到1977年6月),另外一名民族行动党成员担任国务部长。执政地位使民族行动党势力和影响在70年代不断扩大,其准军事组织“灰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国家行动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发展壮大 ,但在政党制度建设和党政关系领域一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国家行动党始终没有制定一个关于政党制度改革的长期计划 ,对党的结构和党内生活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呈即时性特点。成为执政党后 ,协调党与总统之间的关系、修改党的原则、党内产生候选人和领导人的程序以及构建党政关系的新机制是国家行动党当前政党制度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相对革命制度党执政时期党政关系的传统模式而言 ,本文把福克斯执政时期党政关系的模式称为非传统模式 (Alterna tiveModel)。党政关系的非传统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模式的矫枉过正 ,而是国家行动党历来对制度建设缺乏重视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局限性等原因造成的。对福克斯而言 ,其施政措施受到议会的很大制约 ;从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上看 ,国家行动党内部矛盾突出 ,党政关系不协调 ;从当前墨西哥主要政党的力量对比看 ,国家行动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产阶级政党的发展与其阶级基础和政治立场等因素有关。拉美中产阶级政党在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中崭露头角,但在近年来普遍面临发展困境。本文以墨西哥国家行动党为案例探讨这种困境的成因,对该党内部派系斗争、社会基础等因素进行历史分析。作为持中右立场的中产阶级政党,墨西哥国家行动党长期面临两大制约。一是来自右翼势力的渗透,导致该党政治定位出现摇摆,从中间立场向右翼摆动,党内长期分裂,党政不和。二是狭隘的阶级基础所造成的地域局限性。国家行动党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小企业发达的北部地区,难以成长为全国性大党和国会中的多数党。在这两种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家行动党选举竞争力不强、执政能力低下,始终无法建立广泛而稳定的群众基础,陷入发展困境。结合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和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的类似情况,本文认为拉美国家中产阶级政党普遍面临相似的困境。能否突破这些结构性制约,是拉美中产阶级政党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庞卫东 《东南亚》2010,(1):85-89
1964年3月1日是新马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日期,是新马由磨合转向全面冲突的分水岭。当日,杜进才宣布,行动党要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参加马来亚大选。虽然杜进才解释说行动党仅是象征性地参加联邦选举,然而这很明显违背了李光耀向东姑作出的郑重承诺:不参加马来亚的选举。行动党宣布参加选举导致其与联盟的关系迅速恶化,并引发了新马潜藏已久的矛盾,也使新马朝向分离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立法体系与人民行动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人民行动党起着引导、控制、促进的作用。人民行动党通过对新加坡立法体系的控制牢牢地支配着新加坡的公共权力。人民行动党通过制订有利于自己的选举制度来控制立法体系;并对立法选举程序运作和立法过程的各个环节也都进行了严格掌控。通过对立法体系的控制,人民行动党取得对新加坡公共权力的绝对支配权。正是在此基础上,人民行动党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执政绩效。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及其人民行动党是时下国际政治的研究热点之一。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研究新加坡政治体制时,人们一般喜欢谈论党政关系,但是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人民行动党与国会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探讨人民行动党与国会关系的特点、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这种关系的价值及由此引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