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工程是以总体的、发展的、联系的视角,探寻复杂问题最优解决方案的管理科学。意识形态管理权是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对意识形态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权力。在推进意识形态管理权制度化过程中,我国意识形态资源当前所呈现的广泛化、效力弱化、网状化的问题,可以用系统工程“总体抓总”-“量化分析”-“分级落实”的管理思维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将系统工程应用于意识形态管理实践中,构建意识形态资源立体监管制度、创建意识形态工作量化管理制度、确立意识形态工作分级落实制度,成为系统性推进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信仰和意识形态都是人类的精神现象,二者有着紧密的关联和相类似的本质功能:信仰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意识形态更多地是一种政治信仰,是强化政治信仰的重要依据。意识形态和信仰主体存在差异,建构方式和侧重点也不同。意识形态应建立在社会成员共同信仰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们在选择信仰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社会整体的价值倾向,即信仰意识形态化。有人看到了其积极作用,有人强调了其负面影响。信仰意识形态化本身无所谓好坏之分,但如何运用却有善恶之别。  相似文献   

3.
文化体制改革承载着对外保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对内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双重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在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中,要警惕"去意识形态化"与"泛意识形态化"两种相反的极端倾向。必须把握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推进文化市场体制与管理改革,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与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党内理想信念动摇、党内意识形态多元化、党员质量有待提高,以及后意识形态化、社会思潮混乱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这些现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5.
陈杨 《理论探讨》2012,(2):57-60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意识形态理论居于重要地位.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应从理解、批判与超越的三维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在理论上,可以更为系统而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在实践上,可以回应形形色色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海龙 《理论导刊》2014,(3):17-19,27
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工具。在当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不断渗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个体的转化;诱导群众抵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影响,既要揭其实质、阻其传播,更要夯实经济社会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想起源很早,但是作为一种思潮,则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形成的。虽然"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从一开始就受到批判,但一直顽强地存在着,并随着时代发展以不同的面貌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主张价值中立,企图超越意识形态,但其本质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做辩护。  相似文献   

8.
一、从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研究到学术性的意识形态研究 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向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思想地位决定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9.
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时代的要求。只有排除“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想干扰,同时深刻理解意识形态的现代走向和正确运用意识形态方法,才能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误解主要是这样一种认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为工具,可以根据作为施行者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对大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这些误解至少以以下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工具化;意识形态操控的主观化;意识形态的唯统治阶级化。对此需要辨清: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掌控不等于对意识形态的掌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不等于统治阶级有意施行的意识形态;对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不等于对统治利益的再生产。最终必须明确,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出发点,是对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而不是对统治关系的再生产;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操控,是具有意识形态的实践而不是具有实践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在主流意识形态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中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贯通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部件,是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牢牢抓紧和长期建设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作用,统一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凝聚力量,画好新时代思想同心圆。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全球化境遇中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性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融与激荡,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交往方式和利益格局,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在全球化浪潮中,以"非意识形态化"为依托的西方思潮及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扩张,挤迫着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滑向"边缘化"与"弱势化"。面对挑战,秉持可接受性与世俗化原则,坚持和而不同中求主导、包容多样中求共识、双向互动中求能力,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现代化转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管理理念是意识形态管理的灵魂。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严重束缚意识形态管理创新。推进意识形态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民主引导、服务群众的"人本理念";绷紧意识形态之弦,开展必要的意识形态斗争,时刻把意识形态管理放在应有位置上的"适度理念";张弛有度,坚守底线,依法管理的"法治理念"和以立为主,重在建设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和规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时代特点,探索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路径。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分析新形势新情况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用"科学的意识形态"来指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指它所代表的方向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现实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具体细节上也有可能出现与"科学的意识形态"不相符合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存在"能否保持科学性"的问题。"科学的意识形态"只是为我们保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提供了可能性,而要具体实现科学性,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努力把握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切实消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的"虚假成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梳理,确立红色意识形态的内涵,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形成的意识形态。新时期,红色意识形态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感性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网络时代感性认同已经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现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感性化、内容表达的感性化以及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信息加工的感性化是网络意识形态感性认同的生成逻辑。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获取受众共情、增强其理论凝聚力、提升话语引领以及筑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都需要其建构更强的感性认同。激发网民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更强的感性认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应做到大众化、通俗化、常态化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3)
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关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的关系,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试论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动因及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和政党政治进化的趋势,执政党都被迫对自己的意识形态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意识形态"中间化"是一条比较好的应对措施,它是政党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发展自己的一种调节行为。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在当前有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文丽丽 《理论导刊》2023,(12):135-139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美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目标同态化、价值目标同质化、情感目标同构化、实践目标同向化等属性,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着转化、解释、深化、创造等功能,形成认识提升、情感认同、意志锤炼等动力机制。美育具有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独特功能,发挥美育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的助力作用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为此,需要通过践行课程教学问题链接、实践教育场景驱动、美育平台云端共享、校园文化形神并举等路径,切实增强美育助益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