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哥     
何渝 《时代风采》2006,(4):52-54
从小学起,我便紧随我的哥哥了。哥哥的同事们见了我,总爱逗我:“你有几个哥?”我立即伸出四个指头一比。“好家伙,四个!”又问:“你身边这个是第几?”我又伸出两个指头。他沉吟片刻,笑说:“哦,我明白了。第二,是二哥!”说完,在旁的二哥和他都“哈哈”地笑了。妈妈早逝,二哥就担当了下  相似文献   

2.
2002年底的一天下午,本刊记者 t 正在赶写一篇稿件,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拿起电话,一名年轻男子开口就问:“你是 t 记者吗?我是黑道上的混混!”因职业习惯,我礼貌地问遣“请问你有什么事吗?”“是这样,有人出钱要我揍你一顿。”“是吗?能告诉我是谁?”“你们《工友》曝了一家企业的光,老板觉得坏了他的形象,同时也因此受到了经济上的损失,所以,老板找我,叫我搞掉你一只手,看你还写什么写。后来他又说,你可能也很有背景,不要把  相似文献   

3.
我烦死了丝瓜,他就像一根尾巴那样,一直跟在我后面,想甩都甩不掉。丝瓜是我同事,2年的同事。如果不是考虑到在一个锅里吃饭,我早就给他点颜色看看了。尽管这样,我还是没有给他好脸色看过,可他却天天不顾同事们的戏弄,跑前跑后地给我洗碗打饭。还喜气洋洋地称这叫锻炼自己的厚度。天,他这是在锻炼脸皮的厚度吧。后来,我就成了酒精炉上的那只青蛙,不知不觉地习惯了被他宠着。他要宠我,是他的事,如何回报,是我的事丝瓜说我对你的好,你别对我凶就行。看着他并不难看的脸,我一把拎住他的耳朵,  相似文献   

4.
开心园地     
《工友》2015,(4):62
自己选择的路被堵在了高架桥上,看着计价表不停地跳,我对出租车司机说:"要不我在这里下车吧?"司机调低了收音机的音量,回过头认真地看了我一眼说:"你自己选择的路,贵也要走完。"手抓我的印度同事说,用手抓才是最正确的吃饭方式,而且不受制于食物,啥都可以抓来吃。我这人就爱专治各种不服,于是带他去吃了火锅。往上拽拽今天因为工作结识了一个女孩,她的小腿特别好看,于是我说:"把裤子往上拽  相似文献   

5.
羡慕     
有位开出租车的同事,辞职后买了一辆“捷达”车,出租车的生意很好,每月有八千元左右的进账。我很羡慕,八千元的收入几乎是我一年的全部工资收入了。有次清早去上海,凑巧搭乘了他的车。他对我说:“我真的羡慕你。”我说:“我每月只有八百元的工资,买不起房子,买不起高档用品,还要担心下岗……你有什么可以羡慕我的。”他说:“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会留在原单位,不会辞职出来开出租车的。”我以为他是要开玩笑。他却认真地说:“开租车风险大,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7,(4):42-43
问:我和老公结婚已五年,有一个四周岁的男孩,一切都很完美。我们感情一向非常和谐,互相间极为坦诚,他工作上的事情,同事之间的相处都会回来和我说。有一次他说单位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同事的老婆,表面开心,其实内心很苦。夫妻已经貌合神离,老公在外玩女人,伤了这女人的心,她很可怜,但表面很坚强。  相似文献   

7.
李良旭 《工友》2015,(4):47
不让自己成为那种空穴来风的风,也是一种成长和尊严。刚工作的时候,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一旦得知什么消息,马上急切地想对别人说。如果别人对我说了什么事,我也忙不迭地对别人绘声绘色描述一番。久而久之,同事们送给了我一个绰号:小灵通。有一天,老板喊我到办公室交待工作。告辞时,老板突然喊住了我。他望着我,像要说什么,但也好像欲言又止。我看着老板,心里一阵发怵,不知老板想要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老板才说道:  相似文献   

8.
时尚不讲理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也有一种东西无理走遍天下,那就是时尚。如今年轻人说话满嘴时髦新词,让人听不明白,我有个朋友就是。早些时候朋友聚餐,上来一道菜,他说:“哇噻,酷毙了!”再上来一道菜,他又说:“哇噻,帅呆了!”我笑他:“酷就酷,怎么又毙了?帅就帅,怎么又呆了?牛头不对马嘴!”他不服气,反诘我:“你说高兴死了,高兴就高兴,怎么又死了!”问得我无言以对。仔细想一想,就悟出了一点道理:原来时尚是不讲道理的。“酷”与“毙”,“帅”与“呆”,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跟“高兴死了”差不多。把“高兴”和“死了”搭在一起说,无论如何经不起推敲,但多少年了,人们就这么说,有谁去推敲它的道理?大家都这么说了,没理照样风行。  相似文献   

9.
开心园地     
《工友》2011,(11):62-62
专家请假 某公司有位专家,一天,他去向领导要求请假一周,可是他垂头丧气地从领导办公室里走出来,同事们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说:"我请假一周,他却只同意给我三天。我说三天不够。他说:‘你是个能干的专家,别人需要七天办的事,你只要三天就能办好了’。”  相似文献   

1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记者董倩对他进行了专访。董倩问:"您幸福吗?"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董倩引导:"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莫言回答:"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11.
心中有花     
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办事的人,大概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来,那个人显得有点局促。他没有找到要找的人,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搬了张椅子让他坐下。他问旁边一位胖胖的女同事:“我要找的那个人去什么地方了?”“不知道。”胖同事冷冷地回答。“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道!”胖同事明显地不耐烦起来。“那……您能不能转告他一句……”“我不管!”胖同事终于大声冲那人嚷嚷起来。那个人尴尬地走出去以后,我问胖同事为什么冲那个人发火,她说:“我看他的一举一动就很烦人。”可是,我回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出那个人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12.
陈孜孜  熊枫 《工友》2010,(2):12-12
在供电所从事抄表与装表接电工作时,所里的同事提起彭振都会说:“小彭是个会做家的人,每次装表时,筷子长的电线他都舍不得扔。”开始时,许多同事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一点点电线,能省多少,再说省也是给公家省,自己又得不到一点实惠”。但在彭振看来节约就是一种生活态度,留意一些生活小细节,  相似文献   

13.
玉庆是我同事中的“爱情高手”,他的潇洒外表和幽默才能使他周围总有花枝招展的女孩绕着他转。可是他私下里对人说,他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未曾动心,他喜欢我这一类富有气质的女孩。我只是把他的话当作开玩笑,我对他有几次将玫瑰花带到我的校办公室里来也毫无反应。我知道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决不是玉庆这种玩世不恭的男人,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和他之间几乎无话不说的“友谊”。我闪电般的初恋故事让玉庆大吃一  相似文献   

14.
聊博一笑     
《工友》2013,(9):62-62
脑电图那天,脚趾头被砸了一下,去医院,大夫说:"你去做个脑电图吧。"本人极为不解:"我是脚趾头砸了,又不是头被砸,做啥脑电图啊?"大夫看了我一眼,语重深长地对我说:"你的脑子要是反应灵敏,怎么会被砸呢?"考驾照同事考驾照,路面考试的时候,她把车开动起来后,考官对她说:"加油。"她回个:"谢谢!"然后天然呆地看着前方。考官再次提示:"加油。"这货没反应过来,又回  相似文献   

15.
看了同事小李写的“他山之石能否攻玉”,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小李的问题是,能否把老家村民开展跳舞活动的模式移植到他现在任职的村子。我的意见是,完全可以,就看你怎么操作。  相似文献   

16.
顾念有度     
佚名 《工友》2012,(7):45-45
我有位同事,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娇生惯养,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办公室,他从来不会给同事帮忙,反倒常常吆三喝四地让同事们为他服务。进公司已有一年,他从来不去饮水机旁倒水,自己杯子里的水喝完了,非要等别人去续水时,他再递上水杯,让别人给他倒点儿。有一次聚餐,他抢着点菜,点的大多都是他自己爱吃的,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大方〕是非多多的余文乐,以前与多个女星传绯闻,最近在电台活动中巧遇旧爱卢巧音,两人仿如陌路;当记者要求合照时,Candy拒绝之余,还当场发脾气。阿乐被旧爱当众嫌弃,虽然显得非常无奈,但自言已经身经百战,不再介意。他说:“我之前不知道会跟她在同一场出现,但我觉得无所谓,会打招呼,做人要大方嘛!”至于被Candy拒绝合照,阿乐则无可奈何,他说:“其实都过了这么久,谁是谁非都已不重要,我也不想再提;这几个月有这么多是非,我都已经习惯了,希望大家放过我!”阿乐在电台访问中透露,跟Candy的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仍留下阴影:“这次是一个大打击,虽然我以前也谈过恋爱,但没有像这次受伤这么深。”  相似文献   

18.
汪亭 《工友》2014,(1):54-54
正我有位同事,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娇生惯养,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办公室,他从来不会给同事帮忙,反倒常常吆三喝四地让同事们为他服务。进公司已有一年,他从来不去饮水机旁倒水,自己杯子里的水喝完了,非要等别人去续水时,他递上水杯,让别人给他倒点儿。  相似文献   

19.
彼此彼此     
宇和宁是同学。宇的家在城里,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家中富有;宁是乡下来的,并不富裕,但他像宇一样爱炫耀,——幸好同学们对他的家境都不了解。一天,宇对宁说:“这个星期天咱俩去大富豪商城买鞋去吧,我听说那儿又进了一批特便宜的新货,我弟弟让我去给他挑一双。”  相似文献   

20.
女村民皇甫的手机没了。2014年8月5日晚,袁庄村发生征地冲突。相比被揪掉头发和受伤送医院的女村民,皇甫丢手机还算好的。问题是,手机被抢走了,至今未还,那抢手机的人是不是涉嫌“抢夺犯罪”?村民说:“强盗行为,没理可讲!”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征地”为何被群众看作“抢地”?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省里很重视,成立了督导组;市、区两级也成立了调查组。然而。8月19日晚,记者接到村民电话说:“差点儿又打起来了……”8月22日晚,村民再给记者打电话,说他们和省督导组的人见了面。对方表示:督导组只能“督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