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不是开车来的,而是乘的士来到乌节路上的董宫与我们相聚.这位背起行囊,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的尤今,却红着脸向我们解释说,由于对新加坡的道路不太熟悉,不敢斗胆驾车前来,否则将会迷路,等会回去时,还得搭朋友的车.一听这话,大伙都笑了.骆明先生像列方程式一样介绍.尤今已在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出版了几十本书,尤今是新加坡首届“新华文学奖”的得主,尤今是3个孩子的母亲,尤今是中学的教师,尤今是优秀班主任,尤今是……然而,站在我们面前的尤今,一头短发,一张笑脸,一副眼镜,活脱脱,轻盈盈,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名女人架子,宛若一位矜持的狮城姑娘.尤今原名谭幼今,祖籍广东省台山县.1950年出生于马来亚霹雳州的怡保,8岁时举家迁往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在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20多年来,我结识女作家数以百计,也评介了百余人,但为之评点出书并召开研讨会者,迄今唯尤今一人。因为我发现“尤今现象”,极具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为什么我这样看好尤今呢?因为她与众不同,一枝独秀,堪称完美,既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其文自然美。她不似三毛胜似三毛超越三毛;她代表文学新路向;她是回流潮中的一面旗帜;她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志在奉献;她的作品质量俱佳不写更累;她既爱新加坡也爱祖籍国是位双爱大赢家;她以苦为乐为荣,跑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了107本书;她坚持走…  相似文献   

3.
尤今是目前在中国大陆最走红的海外华文女作家之一,是位集作家、教师、妻子、良母、孝媳等多重角色成功地融于一身的杰出女性。 尤今的大名及作品,极具“炒作”盗版的价值。署名“尤今”著的黄书,在中国已有10种之多。这使她本人极为不满。 在新加坡文艺界中,尤今是一个知名度颇高的人物。这位现年43岁的多产华文女作家,也是一位酷爱遨游四海的有名旅行家,怀着对世界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著追  相似文献   

4.
1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坛,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80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开始走向世界文坛。许多作家,如尤今、王润华、周颖南、黄孟文、田流、骆明、流军、淡莹等等,他们的作品先后在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并引起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变化,是和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华文文学团体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之一的新加坡文艺协会,在骆明会长领导下,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为振兴新加坡华文文学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在…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女作家尤今自伊朗远游回来,带来她在当地拍摄的七彩照片.相片中的她,站在异国的土地上,用头巾将耳朵、头发、脖子一一包裹住,乍看之下,还真有几分伊朗妇女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第一感觉:热爱新加坡 新加坡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非常的热爱新加坡,内心深处以作为新加坡人而骄傲,甚至有人胆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会引起群情激愤,不惜跟你争个脸红耳赤。 有位来新加坡定居不久的女士说,有天中午与同事们一起吃中饭,大家围坐着一张桌子,有说有笑,谈论着一个同事辞职去澳洲发展的事,她说了一句:“澳洲不错,比新加坡……”话刚说了半句,已经引起一片不满。 一个同事用高了八度的声音说:“新加坡有什么不好?我们有这么好的政府,有世界第一流的樟宜机场,有世界第一流的海港……” 结论自然很明显:“既然你不…  相似文献   

7.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国家,国家干预和国有企业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与众不同的是,新加坡国有企业大多效益良佳。研究新加坡国有企业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改革国有企业体制具有借鉴意义。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其组织形式尽管早期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是政府接管“殖民遗产”改造而成,但其比重极少,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是在国家实现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投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兴建一批新的国有企业,或通过控股,与外资或本国私人资本合股…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三阶段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 ,面积仅682.7平方公里 ,人口约400万。自然资源匮乏 ,惟一可贵的就是它的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到底取决于发展教育事业。因此 ,发展教育始终是新加坡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职业教育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特殊作用。对它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也希望“他山之石”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这些阶段是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一)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新加坡职业教育(1959~1979年)这一时期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首创…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各国写长篇小说的华文作家屈指可数,而新加坡作家流军却是写得最勤、作品最丰的一个。他的小说时常刊登于国内的文艺杂志,也在国内出版,所以国内文艺界对流军先生并不感到陌生。去年10月下旬,流军来到北京。他这次是来治病的。他患的头晕病,看了很多专科医生,新加坡最先进的医疗仪器都检验过,诊断的结果是神经紧张和敏感。新加坡中央医院的脑科医生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医治这种病症的特效药。有个北京的朋友告诉他北京有几个老中医对头晕病很有研究,如果有信心,不妨来一趟。于是他就来了。我认识流军已经整十年,我们…  相似文献   

10.
国际协会联盟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再度获选为亚洲第一大会议城市,而在世界会议城市中则名列第六。这是新加坡连续16年被该联盟评选为亚洲的最佳会议地点。在今年的世界会议排名中,新加坡则是唯一获得最高排名的亚洲城市,在新加坡之上的包括巴黎、伦敦、布鲁塞尔、维也纳及阿姆斯特丹。新加坡旅游局最近发出的文告说,该国去年其主办了131个会议,其中81个是国际会议,其余的都是邀请了国际机构参与的国家级会议;如世界经济论坛等。旅游局展览与会议署长梁觉说,新加坡展览与会议局在1998年1月展开为期3年的“全球汇…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香港召开了一次"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最后一天,大会安排在设备先进的香港市立图书馆,由与会作家、评论家和香港市民就旅游的心得等主题,进行了公开的交流活动。会中,气氛活跃而热烈。先由作家、评论家作主题发言,然后由参予的市民分别向主讲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新加坡著名的女作家尤今女士,在会上说了一句既通俗又深刻的至理名言,她说:在旅游过程中,"当你一旦踏出了国门,你就代表了你的国家"。她的话,激起一阵掌声并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一个人,只要你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与你的国家的荣辱、形象,从没有在你走出国门之后,来得如此密不可分,来得如此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华文文学自开始的移民文学到侨民文学,从侨民文学到马华文学,一直发展到如今在新加坡的文艺团体和文艺杂志中,新加坡文艺协会和《新加坡文艺》杂志算是相当长命的了。新加坡文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新加坡文艺杂志》阶段、1980年新加坡文艺研究会阶段及1990年改为“新加坡文艺协会”到目前的阶段。在1975年,由几名志同道合的文艺爱好者:骆明、烈浦、杨松年、杜城、谢克和王润华等,创办了一份同人大型纯文艺季刊《新加坡文艺》,由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以《新加坡文的新华文…  相似文献   

13.
寄语喻丽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的波士顿,冰天雪地,我们夫妇住在就读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儿子家,除了去图书馆查书看新闻和中国城逛逛外,深居简出,交往甚少。这时接到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喻丽清女士从加州寄来的新书《在海风里飞翔》,内有给我们夫妇的热情洋溢的信和从《星岛日报》上剪下来的近作《我读冰心》。我们着实喜悦、感动而又夹带些惭愧。   在蓬蓬勃勃、馥郁芬芳的华文文学园地里,活跃着一群勤勉而又可亲的女作家。可惜我了解、阅读得甚少,更谈不上研究。只是因编事之便和朋友的介绍,先后认识赵淑侠、戴小华、尤今、喻丽清等几位,也发…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商界名人唐裕先生是有名的企业家,又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致力于架设友谊之桥,为中新及中印(尼)友谊奔忙,成为协调中印(尼)恢复直接贸易的一员和中印(尼)复交的幕后人物。  唐裕是一位传奇式人物,祖籍福建安溪县。1926年生于印尼棉兰,50年代移居新加坡,以其印尼名字创办敦那士私人有限公司,自置油轮经营印尼与新加坡之间的石油运输;70年代成为新加坡航运界领袖人物,荣任新加坡船务公会主席,有新加坡“船王”之誉。  唐裕是个奇才,通晓英、中和印尼文,还能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话。他在1960年曾对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提供…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有20多个民族,其典型特性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在新加坡,占主体地位的大多数华人信仰佛教和儒家思想。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掀起了一场新儒学运动,其核心就是儒家伦理。主要是挖掘儒家伦理资源、编写儒家伦理教材、出版有关儒家伦理的图书、开设“儒家伦理”课、举办有关儒家伦理的国际会议,搞得轰轰烈烈,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与“新”分不开,新加坡人事事要求“新”,“新”加坡族”就是一个求新的“新族”。请看─—在我眼中,新加坡是个与“新”分不开的国家,新加坡人也几乎事事求新。也许,“新加坡族”就是一个求新的“新族”吧。新加坡的“新”是显而易见的。倒不是望文生义,说新加坡是“新加的一个坡”。去历史博物馆看看,由于历史短,博物馆未免显得有些空落:一盒万金油也被当作文物,五百年前有石头就算了不起的“遗迹”了。比起像中国那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新加坡的确很“新”。说新加坡历史短,新加坡人未必高兴;可说到别的方面,新加…  相似文献   

17.
狮城喷水图 得知市政府代表团赴新加坡访 问考察,新加坡的水果大王、复发 中记集团的总裁,也是我市的荣誉 市民余大中先生,热情地承办了一 应事务。为此,先生在收获季节 里,放下繁忙的业务,从中国专程 飞回新加坡,在我们到访的当晚设 宴欢迎。之后,先生说:“各大宾 馆的自助早餐,大同小异,没多大 意思,还是肉骨茶有些味道,不妨 去尝尝”。 第二天清晨,先生因故不能前 来,让他的助手、同年好友黄先生 和曾在泰安合作企业里任过 职的符先生,还有全程陪同 的薛先生相陪。于是,我们 一行走出下榻的濠景大酒 店,穿街过巷,前往…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新加坡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1987年的统计,制造业产值占新加坡国内总产值的27%,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以雇员为准)占总劳力的26.7%。这两个几乎一样的数字在新加坡这一年各个产业的对应比重中都是最高的。这充分显示出制造业的强有力地位和雄厚实力。制造业产值比重之高靠什么支撑?换言之,在制造业内部,哪个(哪些)部门是其发展支柱?我们可从1990、1991两年各部门的附加值份额来阐析这一问题。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统计,这两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新加坡英语(Singlish)是一种通用于新加坡的英语方言,最早的新加坡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由亚洲各地贫苦劳工在街头把母语与英语混合使用而产生。随着新加坡政府在全国推行双语教育,早期的洋泾浜语在新加坡社会各个层面推广,并由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以母语的形式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等逐渐定性,日趋成熟,最终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英语方言。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华商集团的迅速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新加坡的华商集团迅速发展。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并在新加坡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华人企业远在殖民地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后,立即宣布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新加坡很快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华商和华工也蜂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