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非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非洲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非洲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对于探索今天的非洲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非洲社会主义失败的外因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制约,重要的内因是非洲落后的国家能力,直接的原因则是非洲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的政策失误。非洲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实践必须与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坚持开放式自主发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是非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先后有6个非洲国家宣称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非洲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宣称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非洲6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措施,使本国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非洲科学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总理继一九六三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之后,访问非洲十一国,在新形势下,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谱写了新的篇章。 二十年来,非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南部少数地区外,已经有五十个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它们的主要任务已经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转向发展经济来巩固民族独立的新阶段。在赵紫阳同各国领导人的会谈中,经济发展问题很自然地成为一个主要议题。在他访非的第一站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强调指出:“吃  相似文献   

4.
尽管非洲独立解放运动高潮 过后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 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仍是非洲众多国家困扰政府、直接威胁政局稳定的严峻问题。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政府在经贸合作谈判中都首选同中国开展农业经济技术合作,表现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我国已经在非洲的一些成功实践表明,积极支持我国农业传统优势进入非洲市场,不仅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尽快解决它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吃饭问题,而且为中非进一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探索出一条互惠互利的可行道路。开发非洲农业大有可为 非洲地域辽阔,特别是中西非洲和…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浪潮汹涌澎湃,非洲人民的斗争是其中最突出的组成部分。非洲四十多个殖民地取得了独立,独立后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建立什么  相似文献   

6.
阿比让专电 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畔的科特迪瓦是个风光秀丽的国家,独立后的36年间,在发展经济方面走过了一段创造奇迹-陷入危机-全面复苏的马鞍形路程。经过努力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漫长岁月,逐渐增强了缓解自身危机的能力。如今,它又重新实现了经济高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我国的工业化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才能尽快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以及整个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必然逐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必然被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因此,新中国的工业化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在1989年以来席卷非洲的政治民主化浪潮中,非洲国家顶住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压力,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国家多党议会民主的政治模式,开始探索适合非洲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模式。乌干达实行的“无党派体制”就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乌干达自1962年10月独立以来,曾经长期实行多党制,结果,部族矛盾激化,党派斗争加剧,政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从战争夺取政权到和平建设、从少数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到若干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从一个统一的阵营到各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独立探索和实践的曲折过程。在它前进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也动摇了它在其后方的统治。从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和东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迅速壮大,进一步推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有100多个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旧的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为被压迫民族树立了一面旗帜。长期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奴役的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向往社会主义。战后,有57个民族主义政党执政的第三世界国家,摈弃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把社会主义作为本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非洲这块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炎热、干旱、贫穷、落后与饥饿。实际上,非洲大陆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少数地区和国家比较贫瘠和受干旱与沙漠威胁外,大多数国家土地肥沃。只是从十五世纪以后,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非洲,非洲的自然资源被大量掠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经济结构畸形,生产发展受到阻碍,非洲国家和人民才遭到了深重的灾难。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国家先后独立,到目前为止,除了纳米比亚以外,非洲国家已全部获得独立。非洲人民正在独立的国土上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为了增加广大读者对非洲各国的了解,我们从本期起开辟《今日非洲》专栏,陆续介绍非洲各国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一、中非关系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中国与非洲自古保持友好往来。随着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和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一)政治关系日益巩固。1956年中国同埃及建立外交关系,此后有51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目前同中国维持关系的有47个。50年间,中国多位国家主席、总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喜庆之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 七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又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过去那个积贫积弱、外忧内患、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返了,一个社会制度优越、经济持续发展、政治社会稳定、民族紧密团结、人民凝聚力不断增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5)
15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8月15日在坦桑尼亚举行特别仪式,正式宣布解散胜利完成历史使命的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非统解放委员会成立于1964年.此后一直积极支持非洲国家争取独立的解放斗争.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国家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大陆从此实现非殖民化.接着,非统解放委员会积极推动在南非消除种族隔离制的民主进程.今年5月新南非诞生.该委员会作为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非洲解放的专门机构也就完成其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舆论认为,非洲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已经下降,非洲已日益走向“边缘化”。这种论调无视非洲的潜力和日益发展的现实。近年来的事实表明,非洲国家在经历了冷战后初期国际形热剧变所带来的震荡后,正在积极和认真地探索适合于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非洲政局总体已趋于缓和,经济连续3年回升,联合自强、振兴非洲,把一个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非洲带入21世纪已成为所有非洲国家的共识。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渐成陈迹,非洲正在步入一个以谋求稳定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今日非洲,本刊组织了这组专题,从纳米比亚、乌干达、科特迪瓦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感受到非洲国家在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取得民族独立的非洲人民,只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又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出一套适当的政策,非洲各国的发展将令世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6.
回顾我国建设五十年历程可知,尽管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如今,在国内,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同大陆的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及港澳台的资本主义构成一个对立统一的小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整个资本主义同我国等非资本主义国家对立统一于国际大系统之中。因此,考察资本主义同中国的关系史,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意义重大。一、关于小系统内的资本主义具有悠长历史的中国,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在近代更加落后,且最终未能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在国内先后有明中叶的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半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于5月8日至22日相继对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5月13日,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中非关系发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中非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携手缔造和培育的。30多年来,中国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足迹遍及非洲大陆,有48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元首访问过中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与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一贯相互支持、真诚帮助。近年来,中非友谊更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国否决西方反华提案的27个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14个。当然,中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给予了非洲力所能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大体经过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十月革命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巩固、发展时期。其特点是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欧亚大陆十多个国家。这个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第二个时期,从五十年代中期到目前这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不断改革和完善的时期。其特点是社会主义各国都先后在调整自己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这个时期大体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体制改革提出,准备和尝试阶段。例如,1956年我们党在“八大”前后曾经提出了“三个为主”,“三  相似文献   

19.
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曾经先后有45个国家宣称走社会主义道路或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其中有7个国家在宣称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段时间后,因政局变化而放弃社会主义,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理论上,它是结合几种"完全不同但有时又互相重合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随机性和应急性较强、尚需完善和系统的体系;实践上,它是清算新自由主义造成的灾难性影响、独立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结果。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社会主义实践,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对我们深化关于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以及社会主义复兴等认识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