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哲学,他不仅阐明了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的东西”,而且论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哲学,在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  相似文献   

2.
新论摘编     
谁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出现了一股“模式热”。在国际共运史上,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布哈林。他在1922年11月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关于共产国际纲领的报告》时指出: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无产阶级不能成为成熟的社会组织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然要经历一个探索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国家中将产生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模式’”(《共产国际公报》1922年,第14—15号,第8页)。这个论点后来还受过严厉批判。但现在看来,不管人们对布哈林的总评价如何,这一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论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关于阐述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是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终…  相似文献   

4.
布哈林曾经是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一个“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语)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作为思想家和和高瞻远瞩的政治领袖,他的目光远非止于经济领域,他还对文化问题提出过一些有建树的思想。虽然其中也有一种正如列宁所批评过的“繁烦哲学的东西”,但从人类思想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布哈林的有些思想理论观点也是社会科学宝库中有价值的东西。对其整个思想理论遗产,我们应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作出符合历史真实的介绍和评价。遵循这一原则,本文试对布哈林的文化思想作一简略描述。  相似文献   

5.
列宁逝世前,对布哈林理论活动的评价,大体是公允的。列宁指出了布哈林在理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但总的倾向是肯定的,说他是党的最宝贵最大的理论家,是值得全党喜欢的人物。布哈林做为“一位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在列宁逝世后的五、六年中,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从当时俄国的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方面,有过许多论述,革命胜利后,究竟应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他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观点和设想。从这些论述中,反映出来的对社会经济规律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深刻而卓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呼唤与一定时代经验的必然升华。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完备。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里所讲的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运而生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论、国家论、政党论……都是在阶级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的“基本的指导线索”。他还说过:“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32卷第240页) 人类认识阶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阶级和阶级斗争已存在了几千年,但认识阶级的存在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法国复辟时代的一些历史学家,如  相似文献   

8.
时代的实践与时代的理论邓维亮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产生,并能够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和力量。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从它产生开始,就显示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活力。阶段性是发展的重要特征。一种理论能不能在马克思主义发...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彭曙齐 《前沿》2011,(6):56-59
布哈林是前苏联共产党内的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一生除了从事大量的政治活动外,还撰写了很多哲学专著和论文,其中著名的"平衡论"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这个理论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的理论贡献,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  相似文献   

12.
成文化理论上的得失记者: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立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那么,革命导师的文化观是怎样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我们在理论上有什么得失?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缺乏一个系统的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是唯物史观,这个理论没有把社会分作三部分:政治、经济、文化,没有提出这样的理论框架,而是提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中,经济、政治都有较明确的地位,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尚不清楚。毛泽东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是他在《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13.
德里克的“全球资本主义”是对当下时代发展特征的一种描述;他的“后革命”理论则是要找寻一条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解放道路;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被其视为全球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式。德里克的理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进程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现阶段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依据。一、初级阶段论丰宫和发展了关于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o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做服从于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社会实践的理论升华,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实践进行分割,其哲学体系就没有了社会基础,经济社会生活也会缺乏正确理论引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指导生活,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突破。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分重要的基本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否承认发展,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是区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分界线。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水源头,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前行都与时代同行.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与此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也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工业化浪潮由西欧向全世界其它地方推进的时代,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工业化进程中交往的扩大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民族问题的新视角,工业化进程的拓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扩张是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地看待殖民主义作用的立足点,工业化进程的普遍性与民族特性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证民族发展道路共同性与多样性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是指导当代中国解决工业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都是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反应。科学地分析国际环境,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面临的时代挑战结合起来,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体现。一、对当今世界的主题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的准确判断和科学分析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自6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由对抗转为对话、由紧张趋于缓和、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深…  相似文献   

20.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意指理论不象生活那样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歌德在他那个时代,就所见到的各种理论的命运做这样的描述,确有一定道理,因为这些理论都程度不同地和实际疏离、脱节,自然也就难免被发展的实践甩在后头。遗憾的是,歌德没能看到也有一种理论象生活之树那样常青,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