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司法鉴定结论的一种,物证技术鉴定结论是对于实物证据的专门问题的鉴定结果。是委托人所追求的终极目的。从委托人不能解读的专门问题到被鉴定人解读后的鉴定结论。这是一个对证据的认识过程。而这一认识过程的结果也是证据形式之一。对于鉴定结果.委托人必须进行评价和判断。评断的主体包括委托人和有程序决定权的人。评断对象是鉴定结论。这里的结论包括了整个鉴定报告。在评断时从证据能力和证明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同时。还必须对被鉴定的实物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价值先行评断。  相似文献   

2.
笔者现将法医鉴定人出庭的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法医同仁出庭时借鉴。1鉴定人出庭前应注意的问题1.1全面回顾鉴定意见的出具过程鉴定人出庭质证是鉴定人全面阐述个人观点及鉴定意见如何得出的过程,也是让非专业人员包括合议庭成员在很短时间内,消除疑虑、认知鉴定结论的过程。因此鉴定人出庭前要准备充分,首先是调取相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现将法医鉴定人出庭的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法医同仁出庭时借鉴。1鉴定人出庭前应注意的问题1.1全面回顾鉴定意见的出具过程鉴定人出庭质证是鉴定人全面阐述个人观点及鉴定意见如何得出的过程,也是让非专业人员包括合议庭成员在很短时间内,消除疑虑、认知鉴定结论的过程。因此鉴定人出庭前要准备充分,首先是调取相  相似文献   

4.
新实施的《刑事诉讼法》~([1])把法定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且规定用作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须经过法庭质证,同时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刑事诉讼法》~([1])的上述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鉴定意见,特别是如何通过庭审的诉讼活动,保障鉴定意见正确地得以采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出具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并对鉴定意见进行相应的表达,是鉴定人接受质证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常杰 《中国检察官》2011,(15):61-63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其专业知识对鉴定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所得出的判断、认识意见,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明确规定鉴定结论是七种刑事诉讼证据之一。鉴定人依法经过检验鉴定活动形成的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种类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起到了其他证据形式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疗损害鉴定主体,包括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是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改革的起点。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中的专家组并不是鉴定主体,但其合议制的实质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保留。应改革鉴定结论形成机制,允许出具多样化的鉴定结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工作、医学会推荐鉴定人的模式。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极强,鉴定人应当来自于现任专职医务人员。在保证鉴定人中立性、公正性的同时,要重视保证医务人员参与鉴定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陈小嫦  李大平 《证据科学》2011,19(3):299-306
医疗损害鉴定主体,包括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是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改革的起点。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中的专家组并不是鉴定主体.但其合议制的实质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保留。应改革鉴定结论形成机制,允许出具多样化的鉴定结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工作、医学会推荐鉴定人的模式。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极强,鉴定人应当来自于现任专职医务人员。在保证鉴定人中立性、公正性的同时,要重视保证医务人员参与鉴定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正确,司法鉴定程序规则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鉴定活动和实施管理的基础,也是司法机关评断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司法鉴定人在实施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做到程序、方法和鉴定标准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正确,司法鉴定程序规则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鉴定活动和实施管理的基础,也是司法机关评断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司法鉴定人在实施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做到程序、方法和鉴定标准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陈青  汪洋昉  王鹏 《法制与社会》2013,(23):118-119
本文简析"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显现这种修改的立法本意,折射新刑事诉讼法的改革方向,再结合鉴定意见的属性,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有关鉴定人出庭、鉴定意见审查判断的把握,理清鉴定人出庭保护、鉴定意见专家评议等配套措施,以便司法鉴定性证据在实践中能有效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1.
“鉴定意见”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意见"的组合不仅是语词搭配的错误,而且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鉴定意见"等同"鉴定结论"不符合检验鉴定文书的要求。"鉴定意见"替代"鉴定结论"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要求,不利于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不利于鉴定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违背了鉴定申请人的初衷,同时还有可能产生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2.
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人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作出被鉴定人有关法定能力的鉴定结论。经过法庭举证质证的鉴定结论作为案件的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在作案时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应否对其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与其他证据相比,鉴定结论的法律特征在于其具有可选择性。鉴定结论的可选择性是刑事诉讼法所明确规定的。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规定,侦查人员、公诉人及法官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已有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重新鉴定、补充鉴定。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以及诉讼参与人也可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个诉讼案例的简单介绍。就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形成的鉴定结论。所涉及的当事人是否有权自行委托鉴定、自行委托鉴定形成的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证明力大小及鉴定人回避等有关问题。提出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争议鉴定结论的选择适用规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依照合法程序和科学方法对案件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所提供的结论性意见。由于鉴定人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的不同、研究能力大小的差异、鉴定采用的方法和设备先进程度的差别、鉴定对象复杂层次的难易,鉴定标准依据等级的区别,以及其他因素介入的深浅,常引发鉴定结论的争议,一次鉴定难以确认争议的事实,导致在一个案件中同一个专门性问题经两次或多次鉴定出现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为改变鉴定结果质证实效不高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以"鉴定意见"取代"鉴定结论"的表述,并确立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则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新的质证规则,发现并解决可能面临的问题,值得研究。一、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意见质证规则的修订(一)强调鉴定意见言辞证据属性司法鉴定结果是鉴定人的个人认识和判断,有一  相似文献   

16.
审理知识产权案件难题之一是评断科学技术问题。科学技术问题的评断往往要借助科学技术鉴定。而科学技术鉴定较一般的法医学、物证技术。产品质量等司法鉴定有其特殊性,值得研究。本文拟就科学技术鉴定涉及的几个问题,略谈拙见。科学技术鉴定的涵义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法官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无法对涉案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评断,需要借助科学技术领域专门人士的意见,解决案件涉及或争议的科学技术问题。按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其_他形式的专家意见,如果不是鉴定结论的形式就不能成为法定的证据形式。所以,科学技术鉴定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会计鉴定制度改革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的诉讼阶段,独立地指派或者聘请司法会计鉴定人进行鉴定,容易导致在司法会计鉴定问题上的“暗箱操作”。尤其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各自负责的侦查活动中,自行决定就案件中的相关会计问题委任司法会计鉴定人进行鉴定,并将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直接载人侦查卷宗之中。至于司法会计鉴定人的资格、司法会计鉴定的过程以及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可靠性等诸多问题,法院无从参与并加以审查,当事人也无权及时提出异议,而只能在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产生之后,从侦查机关手里获知鉴定的结论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 ,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 ,对案件中涉及司法精神医学问题的内容进行鉴定 ,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果及证据材料的形式之一 ,必须经过法庭审查才能被采信 ,发挥证据效力。本文拟通过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形式的分析 ,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制度展开论述 ,以期抛砖引玉 ,完善我国证据制度。一、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过程 ,是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委托后 ,在约定的时限内 ,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结合对被鉴定人…  相似文献   

19.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是司法会计鉴定人根据司法会计鉴定标准和会计资料中反映出的财务事实,运用会计专门知识和技能,对诉讼过程中委托鉴定的财务会计专门事项作出的判断。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在诉讼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它证据难以替代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种作用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司法会计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件检验中主观思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检验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鉴定人的主观思维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如何运用主观思维,是否掌握运用主观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鉴定结论的准确性。鉴定人要想在鉴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灵活运用主观思维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